• 6

台本的定價邏輯

不過說實在的,也不用太去罵台本了,
連台灣自己本土機車廠都再猛敲自己同胞了,看在外國人眼裡不跟著敲才奇怪不是嘛!

舉例..三陽的maxsym400i abs 在同樣嚴格排放標準下賣跟台灣一樣的車,

在運到英國賣4999歐元大概是17萬台幣而且是保固3年喔

在台灣賣26萬...保固..你知道的..只有兩年

所以...自家國人廠商都把台灣人當大盤子敲了就別對台本太苛求了..唉...何時是個頭兒阿...

@潛水夫@ wrote:
不過說實在的,也不...(恕刪)


你比的國家,人家的人口是台灣的多少倍

有量才有價

代理商跟日本本田訂購1000台和100台的價錢會一樣嗎??

跟汽車也不能比

汽車也是幾千幾千台在賣的

在加上台灣的關稅

別一昧的怪台本

你怎麼知道是不是日本不重視台灣市場

不肯壓低給台本的售價呢?

Yamatogawa wrote:
stanley321...(恕刪)


Ctx700n我不確定產地是哪裡,
產地如果是泰國本地,那價格就會便宜些,
Cb1100ex是日本產的,泰國也是要從日本進口,價格就貴,所以該國如果有本田工廠生產,價格自然就低。

neilsister wrote:

你比的國家,人家的人口是台灣的多少倍

有量才有價

代理商跟日本本田訂購1000台和100台的價錢會一樣嗎??

跟汽車也不能比

汽車也是幾千幾千台在賣的

在加上台灣的關稅

別一昧的怪台本

你怎麼知道是不是日本不重視台灣市場

不肯壓低給台本的售價呢?


照你這種說法,美國一瓶罐裝可樂賣價約35台幣,台灣約30上下

人口基數差那麼多,台灣可樂原料也是從外國進口,怎沒賣得比美國貴

你的說法並不完整,1000與100汽車,喊出來的貿易價差你認為一部會差上多少錢

譬如100部廠商要賣你一部100萬,你買1000台他會便宜你超過一成嗎..別傻了,又不是零售。

單部利潤最高出現來自於終端零售,而不是生產工廠,生產工廠靠總生產數量來獲利

而且..我說的是..(也不用太去罵台本)...你餓了嘛
台本敢開這價錢不意外

拿MT07來當例子好了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查下日葉也不難
MT-07 ABS 749,520円(台幣18.5萬) [消費税8%含む](本体価格 694,000円/台幣17.1萬)
結果在台灣開賣,一堆人說便宜、佛心
更別說SYM的SB300,聽說賣得不錯

那,台本開這價很奇怪嗎


已經無心再看台本戲碼~~~

品牌上還有許多選擇

不需要費心在台本打轉
這個問題
我想了很久
一天外出騎車突然想通了

台本開的價格
跟“價格無關“
這跟台本理想的銷售狀態有關
簡單講
其他開放市場
價格競爭激烈
尤其當地售價
本田並非唯一最好的選擇
降價降到出人意表
而台灣是未開發的處女地
先進場的人有優先定價的優勢
所以台本把定價定在這個高水位
是本田理想且期待的價位

這樣想就通了
Yamatogawa wrote:
想問問台本
你的定價邏輯到底是甚麼?...(恕刪)

如果我是獨佔廠商,一件商品,我會定在「再多一元,消費者就不買單」的價格~
由於目標客群小,因此不在目標客群之列的消費者的「不買」或「抵制」是沒用的!

而且我覺得德、法、英、韓的價格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產地國」的價格!
我國重機進口稅金雖然高,但那也不是造成進口車價高居不下的主因!ARTC才是!

沒記錯的話,泰國的小忍250好像不到台幣12萬,如果消費者可以自由引進,加計50%的稅率為18萬,小忍在我國的價格,最高好像來到28萬之譜!這已經不是高稅率、驗車費可以解釋的!
而且消費者「多花」的十萬,政府其實一毛也沒抽到~


我國二輪市場(國產與進口)的定價邏輯是什麼?
結論:
沒有邏輯!
端看目標客群的薪資結構與消費習慣之變化罷了~
與你同一天看車的那群顧額不是說「好便宜」嗎?他們要嘛不是台笨目標客群的頂端,要嘛就是台笨自己人在唱雙簧~

xboy200 wrote:
如果我是獨佔廠商,...(恕刪)


泰國之前ninja250是賣162500,但現在因為要更區分排氣量,與cbr一樣不再賣250的,
所以只有賣ninja300了,價格是182500,
坐個船到台灣加上稅與ARTC就變成鬼島價了。
在這裡滅火的, 除了無良的商人, 還有其他人嗎? 連看都不想看
看別人不順眼, 是自己修為不夠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