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台灣本田 即將引進12款重機

總是有人要在這商業模式內上下其手
可以讓你摸
但也要有一定的程度吧
aikon029 wrote:
更扯的是,台灣人的收入不高呀!!
代表買一樣的東西,負擔是歐美日的好幾倍
今天不是買不起,而是不想被當盤仔




今天為什麼有這個局面,是因為貧富差距太大



貧富差距的真相



這裡有解釋



參考看看






在地球上罵的政府的絕對不是只有台灣人

lights0910 wrote:
今天為什麼有這個局面...(恕刪)




不過第三個連結有問題?
你的格局決定你看事情的角度

joy1003 wrote:
(恕刪)...一部分如小弟,駕照在手
金錢我有,等一台合理售價的車子而已...

我喜歡重機,但他不是必需品,所以我不需要當盤子

不騎重機,我不會死,當了盤子~我才會嘔死

(恕刪)


真是講到心坎裡...

還有聽過,因為稀有,所以昂貴
車主都不希望調降,因為不希望騎的人變多,影響到稀有性
呼~
(還是只是影響二手價呢?)

機車070 wrote:
許多人用(盤子.潘仔...(恕刪)


機車兄,因為你回文在我下面,所以我想請您再看一次我發的文

我氣的是,廠商把喜歡騎車的朋友當盤子,並非指車友

當然,現在願意買車的是屬於金字塔頂端的車友

或是已經6X、7X,就是喜歡,蛋蛋捏著也要買下去的車友

這個小弟佩服,小弟身邊也很多這樣的朋友,而廠商

就是利用這一點,反而使重機朋友要推行路權更加艱難

自從2002年,大型重機開放之後,到2012年,整整10年

在在證明了,這種玩法,只是把大型重機打成小眾而以

金字塔頂端加上愛車而買車的有多少人?


十年下來,三萬多人而已,直到2012年,山葉以T媽進入市場

開始喚醒這些潛在車友,也才有前幾頁的大大的數據,破百的比例在成長

所以....前面的大大,再說數據,說小眾,其實並不準

市場的大小,取決在廠商要怎麼創造,來讓消費者買單


當然,本田大可像台崎,或是早期的台鈴,跟著水貨商一起高高低低

來經營高端市場,或是像山葉,以及現在的台鈴,以與國外售價

接近的方式,將潛在的客戶通通挖出來,還沒有消息之前

通通說不得準,不過,JOY也確定,對現在的畸型化市場,以及

未來紅黃牌路權,台本的進入,對車友來說,有益無害

對原廠來說,因為變大眾了,加快路權開放,賺到潛在客戶的錢

也是有益無害,這才是真正的雙贏

joy1003 wrote:
機車兄,因為你回文在...(恕刪)

認同
臺本把喜美拉到八九十萬,發現台灣人買不起,所以重新弄 City 來賣,這就是臺本看得見的戰略,身價好不容易做起來了,不會放垮下去。日籍總經理同一個,行銷思維就是同一個。
無所謂啦....不管拉布拉價格.............


價格高....水貨降....連同買的人少...市場車少才會有價值

不要像漢堡人....衝高銷售量....卻慘了2手車價

tappy32 wrote:
不要像漢堡人....衝高銷售量....卻慘了2手車價


非常不認同,台灣目前的2手車價已經有點可以用畸形形容了

其他不說光那個CB400是怎樣....雖然說有人買單就好,但是這本身就是個大問題


不拿神車比,其他車款折舊數度離奇的低...

當然誰都不希望買了折舊快,但是慢成這樣也算是厲害了


還好最近y跟h牌準備進軍,看看網路上很多仿賽都開始拋售了,多少有點壓力吧!

希望台本可以開出好價錢
ProTrader wrote:
我對你提出的質疑完全接受
但你能提出比我更合理的推論邏輯及數據嗎?
如果你常做評估報告 這應該只是piece of cake

比你合理?應該不是跟你評估接下來八年都成長 100% 的這個數據來比較吧?
要提比這個數據更不合理的推論及邏輯反而還比較有難度...XD

以紅牌來說,未來這三年我個人估計沒有意外的話,就是每年 10%~15% 左右的成長率了。
而所謂的意外情況,就是「紅牌可以上國道」的這件事,
估計會再讓開放國道的該年度銷量多個 5~10%,但是不會再多了。

至於黃牌的部份,2012 年成長市 6成4,但是我會把它看成是 128%,
(因為實際影響銷量的事情在 2012/JUL/01 才正式發生)
對比 2013 年整年成長 143%,但是在 2014 年,數字年化之後,僅剩下 70% 左右。

這代表什麼,代表市場的成長已經很明顯的趨緩了,有需要買黃牌的市場已經趨向飽和了,
接下來的三年,除非有意外發生,要不然成長率可能會再腰斬至 35%、25%、20%。

而這裡的意外和紅牌的不一樣,就單純有一個機種有破盤價帶動整體價格下降,
要不然 SYM 再出 100 台新機種,Yamaha、宏佳騰或是 Adiva 的三輪車進來就還是一樣。


ProTrader wrote:Show 出一個你認為未來八年合理的重機掛牌數據給大家瞧瞧吧!
前提是就只有byheart網友提出的那些數據喔(這很重要)

某種程度這就是我佩服你的地方,以 byheart 網友提出來的這些數據,
Data base 不過就是只有八年,你居然可以號稱接下來八年的成長率,而且還都是 100% 的成長!

還是那句,如果你只是在喊爽的,那麼喊個連續 100 年成長 100% 也無可厚非。
但是如果你自詡是用經濟學角度在分析市場,那麼麻煩 show 出實際一點的東西或數字。

僅以 byheart 版友的這些資料,我不會跟你喊出八年後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
因為資料就是只有那麼多,能夠加以分析的程度就是到這樣子而已,再上去就是喊爽的了。
我必須對自己說出來的話,公佈出來的推測負責,而不是喊爽讓大家 high 一下就好。

至於你是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你自己提出來的東西,我個人就不是很清楚了。


ProTrader wrote:
覺得累是因為實在沒有太多時間跟你在這裡筆戰
打字速度又慢 所以除非必要 否則不會再回應你的質疑
這裡網友大多數相信本田或更多國外正廠重機廠商進入台灣重機市場 只會把水貨商長久扭曲的價格導向正軌 逐漸恢復合理價格 這就夠了!
如果您還是堅持台灣重機市場就是應該這樣 價格沒得談 那也請你提出你能說服大家的看法

相信不只這裡,重論以及其他機車論壇,幾乎都希望重機價格能夠調降,但是很明顯的與事實不符。
這就說明了一個事實,眾人所希望就僅只於眾人所希望所相信,但是它未必會是現實。

我一直很相信一個說法就是,價格是市場決定的,而市場永遠都是對的。
其實要重機調降價格又何需本田進來才做得到?全台的車友沒人要買車,不用三個月車價就會降了。
但是現實就是大家做不到,所以導致車價不會降,本田進來就能徹底解決這個現象嗎?

站在「消費者」及「車友」的立場,我很樂意看到本田帶頭帶動整個市場價格帶的移動,
但是這個畢竟是單方面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市場是由「買方」和「賣方」去組成的。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試著站在車商或是你現在所處位置的對立面去想想,如果是你,你會不會降價。
假設你也不會,那麼憑什麼你覺得本田或是其他車廠就應該要考慮你想要買便宜產品的心情,
所以調降價格讓一堆人去「圓夢」,一堆人去「避免當盤子」??

講實在話,要不負責任在這裡喊爽的,應該不差我一個人贊聲才是。
對我來說,有一些現在就已經面對購車與否抉擇的人,能藉由我的分析,
幫助他再多瞭解這個市場一點,這也就夠了。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