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腹內是 Repsol HMEOC 10W30,加進曲軸箱七個月只跑了 1200km,不皺眉頭直接漏掉。
(2) 加入 Repsol Moto Racing 10W50 MA2,跑了 30 分鐘 (沿路拉 160~190kph,我不住台灣),總共跑 27km,放掉。順便換 K&N Oil filter (已裝 K&N Air filter)。
(3) 加入 Silkolene Pro 4+ 10W50 MA2,紫色的油。
小弟用 Repsol 10W50 來洗引擎,避免舊油污染新油,也降低新舊油打架的機會 (照理應該用 Silkolene 來洗,但是小弟居住的區域,Silkolene 1 公升要台幣 800,只好用 Repsol 來洗)。
心得如下:
(a) Repsol 最讓小弟不滿意就是 10W50 的 VI 並沒特別高,但是 cSt 過高導致拉轉很不乾脆,引擎運轉的內阻大,溫度上升的很快,常飆到 106 度,最低也 90 幾度。如果用 10W30 就能解決內阻過高的溫度問題 (至少低 3~10 度),也比較省油,但 VI 超低又感覺潤滑不足,尤其今天再次對照 10W50 [我一直都用 Repsol,冬天 10W30,夏天 10W50]。
(b) VFR800 里程數迄今 9122km,我感覺還在磨合。10W50 騎了 30min (27km) 就換下來,雖然不環保,但引擎還真髒,油已經黑了,還帶點金屬光澤。
(c) Silkolene 的 cSt 和 VI 看似很高,但油不會太黏。或許是 Ester 的關係,拉轉不猶豫,馬力出來的很快也很大,簡單來說引擎像睡醒了。如果用量化來表示,同樣油門開度在同樣的路段,120kph 變 130,150kph 變 160 (VFR 錶非常準)。另外就是開 VTEC 的引擎聲變了,現在有股轟隆隆的共鳴聲,比較熱血。

(d) 都是 10W50 的 SAE 號數,Repsol 的黏度 (cSt) 和 Silkolene 有得拼,潤滑度 (VI) 卻差很多。至於 Motul 7100,我預估表現和 Repsol HMEOC 10W30 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