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台灣本田 即將引進12款重機


orea2007 wrote:
其實這就看本田是要來開拓市場的還是只是來分杯羹的。
要開拓市場,初期勢必要有合理化的價格。甚至破盤價來搶市場。之後再找理由,
像是改款,來調整價格。

大大應該是在說台崎吧
初代菜市場車ER-6F 牌價27.8萬表示:我改款好幾次所以現在賣43.8萬
鎂國好像漲不到1500鎂,台灣到是漲了16萬

大大就是在說台崎對吧
南澳 wrote:
沒錯..現在很多人不買紅牌只是很單純的不想買.不是買不起..

剛好路過, 插嘴一下.

市場是看大多數人的, 大多數人是怎樣我不知道, 我自己是: 有錢會想買車.

路人甲㊣ wrote:
剛好路過, 插嘴一下...(恕刪)


所以說~人有百百種...

我身邊擁有重機者.一定都是有汽車+白牌機車.我自己本身也不例外...

人生到了某階段.實不實用變的不是很重要.起毛子才是重點...

當然.居所地點很重要.有地方停.能力也夠的話.誰不想全都擁有呢?
路人甲㊣ wrote:
剛好路過, 插嘴一下...(恕刪)

不要說2輪跟4輪性質不同,就算同性質的,
為什麼有人西裝要好幾套,明牌包包要好幾個,甚至於4輪也要好幾輛
romario

koko22022 wrote:
大大應該是在說台崎吧...(恕刪)


10r 以前我賣50萬 現在賣78萬 變成全台灣最貴日系跑車也是合理 因為我有兩年保固...

難怪現在10r都沒人買...........

kyo96748 wrote:
10r 以前我賣50萬 現在賣78萬 變成全台灣最貴日系跑車也是合理 因為我有兩年保固...
難怪現在10r都沒人買...........

Aprilia RSV4也有兩年保,也賣7X
這其中一定有什麼誤會
只要超過當初Yamaha預期的數字都能說是好
我知道的是有追加過
有沒有超過一千台我不敢說, 600 你在說笑話吧!

TMax 為什麼會降價, 那牽涉到某個經銷商的大動作
我也只是聽說, 沒憑據不方便表示什麼

不懂就笑小聲一點, 比較不會有太多人知道你不懂.

motolove wrote:
tmax 這種量叫好...(恕刪)
我的主題歡迎討論LDS,但是我不跟豬打架~一但發言讓我覺得無法溝通/酸的沒內容,一律黑名單伺候.
romario wrote:
成長10幾%很困難嗎?市場規模很大時要10幾%或許沒那麼容易,
但如果很小,那就很容易,原本賣一輛要翻倍很容易,100萬輛就很難

母體少時成長率衝高很容易,母體多時成長率相對就不易衝高的這種事應該大家都清楚的很。

不過你有去算過他所說的的目標,從現有台數八年後要衝到 50 萬台,
要持續每年都平均幾%才能達得到嗎?
如果有算過,你應該不會說出成長「10幾%」很困難嗎?的這句話才是。


romario wrote:
一切要看價格彈性,現在紅牌重機每年只賣了4000輛左右?為什麼這麼少?
台灣人不想買?不是,因為價格貴的離譜不想當攀仔,

價格貴的確是台灣人不想買紅牌的「其中一個」原因,
但是看來某些版友卻是把價格貴認為是台灣人不想買紅牌的「唯一」原因。

我個人是建議,不要只有去思考「有考慮買重機」的人的想法,
因為有考慮過買重機的人,可能只有佔你認識的人中幾個 %,而其中幾個 % 的人是因為價格問題。
但是有更多的人,即使一台 CBR 1000RR 只賣 40 萬的水準,還是壓根都沒想過要買重機。

如果你沒有去思考過為什麼,永遠只去聽那些抱怨重機價格貴的人的意見,
那麼很正常的,你所能解析出來紅牌重機銷量不好的原因,永遠就只有是因為價格因素了。



DSNT wrote:
母體少時成長率衝高很...(恕刪)

8年要衝到50萬台,所以一年要多少你算過嗎?
所以我說10幾%不算啥,你怎麼拿我反駁你的話來反問我呢?
而且你不能用平均成長來看(又不是投資基金),
因為你自己也知道母體大時很難,所以短期要獲高成長是可行的。

還有你那利潤說是錯誤的,不一樣的成本也可以拿來比較。

本來決定需求的因素就有很多種,我有說價格是唯一因素嗎?
但價格絕對是很重要的因素,除非你想推翻經濟學基本理論,
要不要賭賭看如果他降個15%銷量不增加嗎?
價格是不是決定因素,試了就知道,不然在這裡空談其它因素又能證明啥?
romario

romario wrote:
8年要衝到50萬台,所以一年要多少你算過嗎?
所以我說10幾%不算啥,你怎麼拿我反駁你的話來反問我呢?

所以很明顯你沒有算過了。
以現有資料黃牌 22,724 units + 紅牌 40,488 units = 63,212 units 來看,
就算每年都成長 19%,給你持續個 8 年也不過是 254,200 units.
要達到他所說的 8 年到達 50 萬台,每年都要成長 29.5% 才達得到好嗎?

10幾%不算啥?..10幾%的確是真的不算啥呀....


romario wrote:
而且你不能用平均成長來看(又不是投資基金),
因為你自己也知道母體大時很難,所以短期要獲高成長是可行的。
還有你那利潤說是錯誤的,不一樣的成本也可以拿來比較。

當然不能用平均成長來看,但是今天是在做基本分析,用一般最能讓人理解的方法即可。
而一般最能讓人理解的說明,就是以每年持續以多少 % 的成長來看最簡單。
你要跟我用比較貼切現實的方法也討論也是可以,但是請先秀一下你對這個市場的理解程度如何?

比如說,就請你說說看,如果要一年一年來看,請你提供一下你預想的每年成長率,
最後能到達 8 年後 50 萬台為目標的每年成長率,而不是用錯誤的 10幾% 不算啥來帶過怎麼樣?


romario wrote:
本來決定需求的因素就有很多種,我有說價格是唯一因素嗎?
但價格絕對是很重要的因素,除非你想推翻經濟學基本理論,
要不要賭賭看如果他降個15%銷量不增加嗎?
價格是不是決定因素,試了就知道,不然在這裡空談其它因素又能證明啥?

降個 15% 銷量當然會增加,這有什麼好賭的呢?
問題在於,為什麼人家要降價 15%,求得是什麼?(尤其在降價 15% 之後銷量要增加 82% 才能打平)

或許你可以解釋一下,為什麼現在水貨商們不降個 15% 讓銷量增加呢?
如果水貨商有不降價的理由,為什麼這個理由本田就可以無視,一進來就降價 15% 求售呢?
可以請你解釋一下嗎?

另外我還是要再說明,價格是一個因素,那是在對於「已經有考慮買重機」的人而言。
對於沒有考慮要買重機的人而言,價格是個影響非常小的因素。
而這些人有多少,大家可以試試去對身邊的朋友做個小 survey 試試看。

你只是在價格上做功夫,影響得到那些本來就完全沒有考慮重機的人嗎?
但是你要衝掛牌量做大市場,是否靠目前「已經有考慮買重機」的人就行?我相信大家自有見解。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