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台灣本田 即將引進12款重機


DSNT wrote:
那個是在台灣以外的國...(恕刪)


說得好

打臉那些最好進來向國慘價看齊, 白牌都不玩了這層不上不下拼不過國慘,

小型塑膠車拼不過

當然還是走高級檔車

我如果是台本開跟水貨同價, 但主打二年保固, 待料免等, 訴求精美保養維修吃不完的點心飲料=但保養費用

向進口四輪看齊, 有錢者根本不會有啥影響, 光前面總代理+二年就把翅膀愛好者趨之若騖啦

vicence wrote:
亂入一下
賣不出去,又有資金壓力時...
哪管賺幾%,賠錢賣也要脫手週轉~~

這個是當然,問題是,就算是本田進來了,除非是本田的價格完全沒有利差,
要不然水貨商的存在是一種必然的情況。

而重點在於,本田進來後的價格如何。

很多人都在講,本田為了要搶市場,價格必然要壓多低就有多低,
我只能說,這個是「消費者」的想法。
對製造廠來說,如果是賣一台虧兩台,那麼就算給你 90% up 的市佔率也是一點意義也沒有。
製造廠的想法,一定是「銷售利益 x 銷售台數」的最大化。
會用低利潤甚至是賠錢賣的,是還沒有打出名號的車廠。

本田需要這麼做嗎?我不這麼認為。
更別說其他的種種因素:「ARTC、關稅、初期簽約金、Dealer 意向、台本的經營策略....etc」
你說要幻想本田進來之後大殺四方,造福了台灣的普羅大眾,我還真的只能科科科了。

不過,我個人是滿期待,有人能從經濟學角度分析,
再來說明一下台灣重機未來市場價格走向是怎麼走的呢..
(不會有人要告訴我降價 15%,只要自家市場成長 15% 就可以打平的這種話吧...XD)
always CoCa Cola wrote:
國外一些名車廠做甚麼...(恕刪)


先不說這些了....

你知道目前全球做ECU的廠商有幾家嗎??
做汽車變速箱的更是只有那幾家...

台本啊...本質價先加10%啦!

DSNT wrote:
這個是當然,問題是,...(恕刪)

實在很好奇為什麼YAMAHA進TMAX要比水貨便宜個10萬
不過就我所知..內湖已有本田的展示中心在裝潢了

聽說是要進12個車種.........


tappy32 wrote:
不過就我所知..內湖...(恕刪)


用內湖展示中心四輪部旁再開一個獨立區域嗎?

又在堤頂附進, 那邊太古哈雷也在不遠呀

也許日系塑造近似哈雷的高貴質感或者向其看齊...

不然風格氣勢就弱掉了, 為了把質感作起來, 應該要先投資不少

這下如某些人期望的大開佛心的總代理應該...

內湖都是高級車超跑重點戰區呀

對了太古哈雷不也是數大家族數十種車款擺在展示中心

學哈雷也不錯, 年度預購車款一個月享有優惠加贈一些本田精典部品套件, 一個月後回到原價; 太古哈雷不二價可能台本也要學說不定, 只有定到第二台享一些折扣, 重車再怎增加數量不可能如年度四輪一年四十萬新車對等, 量少還是不爭事實, 台本二輪可以像四輪一樣現金空車價折讓嗎?

不知台中展示中心在哪還是在彰化某個有錢鄉鎮開?
DSNT wrote:
這個是當然,問題是,...(恕刪)


修正一下喔,如果降15%,那麼市場要成長1/0.85=1.176...,也就是說市場要成長17快18%才能有一

樣的獲利。


囧野人 wrote:
所以沒有 CB110...(恕刪)

居然忘了cb1100這台好車,把cb1000r剔除吧
XDD
讚喔 重機朋友有福氣了
竹東 TCR 1 wrote:
剛看到的消息..轉貼...(恕刪)

竹東 TCR 1 wrote:
剛看到的消息..轉貼...(恕刪)

竹東 TCR 1 wrote:
剛看到的消息..轉貼...(恕刪)

byheart wrote:
修正一下喔,如果降15%,那麼市場要成長1/0.85=1.176...,也就是說市場要成長17快18%才能有一
樣的獲利

很可惜,這個答案是錯的。

你可能沒有 follow 到完整的問題,請容許我再發問一次:

「假設水貨商現在一台車是賺成本的 50%,為了對應本田要進來,所以降價了 15% 在賣,
正常來說要多賣幾 % 的量出去才能夠跟之前的獲利一樣呢?」

談銷售額是沒有意義的,我們要談的是獲利。

其實知道正確解答的人應該也知道,降價求售不應該是最初手段,而是最終手段。
也就是說,當一個廠商開始降價求售時,表示基本上他已經沒有步了。

當然,以「消費者思考」來看,降價是最有效也是唯一的促銷手法沒錯。
可惜的是這個不應該是一般製造商會有的思考邏輯,更不會是像本田這樣子大廠的思考邏輯。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