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在機車界就我所知,應該是世界第一的品牌.連BMW還是杜卡迪都在本田的下面..換句話說,在機車這個領域,本田如果認第二名,那就沒有第一名.http://forum.jorsindo.com/thread-2469578-1-1.html而CB400 在400級這個級距,當第一名已經超過二十年了..在香港以400級車皇來稱呼CB400 ~http://www.ibike.com.hk/01_bike_report/08/honda/08_cb400_revo/revo.htm至於在日本當載貨車,賓士在德國還當計程車用..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AC%E7%94%B0%E6%8A%80%E7%A0%94%E5%B7%A5%E4%B8%9A「世界第一,就是日本第一」一九五四年,原本一片榮景的日本,突然遭受不景氣的波濤襲擊。當時,四十七歲的本田宗一郎以「如果不是世界第一,就不是日本第一」為目標,率領著創業八年,卻只有單一機型摩托車少量出口的HONDA,參加堪稱是全球摩托車「超級盃大賽」的英國曼島TT摩托車賽「旅行者大獎賽 」。這場賽事的參與者,都是世界頂尖的製造商。若在比賽中取得優勝,就足以證明自己是世界第一的摩托車製造商。然而,這項挑戰對於從小鎮工廠蛻變而成的HONDA 來說,未免太過艱鉅。但本田宗一郎卻一心認為:「世界第一,就是日本第一。」目標愈高,就愈能燃起幹勁。一個月後,HONDA 的全體員工收到一封公文,上面寫著:「為了參加TT賽並取得優勝,我發誓與各位一同傾注熱血,竭力發揮創意。感到痛苦時,更需要夢想的支持事情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參賽前,他們的主力產品出了問題,公司遭遇到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重大經營危機。即使這不是個適合參加摩托車賽的時機,宗一郎卻認為:「正因為痛苦,我們更應該擁有夢想。」便強行帶著視察團前往曼島觀賽。第一次親眼目睹聞名世界的TT賽,讓宗一郎驚訝於比賽的魄力。那些摩托車的馬力是HONDA 機械的三倍。他忍不住說出喪氣話:「我沒料想到,參賽者的水準竟然這麼高。」不過,對宗一郎來說,每當聽到「辦不到」、「太勉強了」、「不可能」,反而會更加興奮,因為對他來說,絕對沒有「放棄」這個選項。然而,也因為他樂觀地挑戰有勇無謀的夢想,使得公司內部有了奮鬥的動力。儘管如此,通往參賽之路的過程卻比想像中艱辛許多,連續報名四年參賽,都被拒於門外,直到第五年,他們才終於獲得參賽資格。其實,在持續追求世界第一的過程之中,HONDA 摩托車的生產數量已榮登日本第一。如果把目標放在世界第一,那麼,成為日本第一,就一點都不困難!對宗一郎來說,「日本第一,稱不上是日本第一;唯有獲得世界第一,才算是日本第一。」終於,他們在第二年參賽時,令眾人跌破眼鏡,以參賽新手之姿奪得優勝。外國媒體皆盛讚這是「東洋的奇蹟」。「The Power of Dreams」指的就是夢想的力量。若能全心全意地朝著夢想前進,所有問題將不再是問題。經營不振等所有難關,終將成為送入熊熊烈火中的柴薪。想要成為日本第一,就要以成為世界第一為目標;先被日本認可之後,再卯足全力地朝世界邁進。本田宗一郎剛創業不久時,曾在朝會時間站在橘子紙箱上宣示:「總有一天要成為世界第一」。受到這個故事激勵的軟體銀行(SOFTBANK)社長─孫正義,也在創業第一天就站上橘子紙箱,發表演說:「五年內達到一百億日圓,十年內五百億,總有一天,要成為資產一兆日圓的企業。」聽說,當時有位兼職員工,聽到他過度畫大餅的夢想後,隔天就辭職了。宗一郎的右手非常漂亮,但左手卻滿是傷痕。因為右手是執鎚子的手,而相反地,左手的每一根手指都曾被鎚子敲到受傷,手指幾乎要脫落了。不過,那滿是傷痕的左手,卻隱含著通往成功之路的祕訣。本田宗一郎曾說道:「剛接觸新事物時,一定會失敗、會感到挫折。正因如此,反而要縮短睡覺和吃飯的時間,持之以恆地嘗試。」傷痕累累的左手,象徵著宗一郎滿滿的不甘心,但也因為這種種的不如意,才造就出HONDA 這個享譽世界的品牌。-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4033#sthash.9YJMrmpr.dpuf
樓上講的,我14年去茂木Honda Collection Hall時,有看到這張照片:1954年 本田宗一郎曼島TT出場宣示文是說,本田一年生產一千多萬台機車,如果本田不是第一,我也想不到第一是誰。那個博物館很值得看,有空來寫一篇介紹文。
HONDA 機車2014.11.25突破三億台, 總量是世界第一 。然而近幾年,新機種,求降低成本,走中低價車款,以機海戰術為主力。老機種,萬年不變引擎,換新殼。社長伊東孝紳(Takanobu Ito)於今年6月卸任轉任顧問,由日前的公司執行總監常務執行委員八鄉隆弘(Takahiro Hachigo)接任社長一職。國外媒體推測原因不外乎車輛召回事件,跟近幾年HONDA 車款沒有突破性亮點,包含汽車與機車,都沒有過去輝煌的成績,業績年年下滑有關。 ---- 以上摘錄自友站另一友站公告 --- 日本HONDA招回29,232各式摩托車日本HONDA於即日起將招回全日兩萬九千多部本田機車主要原因是部分車款的啟動磁閥開關.沒有做正確的密合或固定因發熱可能產生的周邊電線燒毀或滲水導致損壞且看號稱服務好的台X,如何出招,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CB400 目前唯一的對手,同樣是四肛的GSR400這二台是目前為止, 還在生產中的400 C.C 唯二的四肛車..至於為什麼是唯二,理由很簡單,生產這種車不賺錢,跟600 C.C同樣的成本..從這二台可以看出本田與鈴木還是有良心的車廠,不是只向錢看..影片裡二台並排時,看的出CB400 看上去比較大台,胖的很明顯.主要是油箱比較寬
看到樓上某些人的言論都是在砲價格,那後續維修怎麼沒順便砲?去台中本田看到有2台進廠維修的水貨車,問他們人員那兩台的狀況,狀況都是跟台中水貨商買車,換了一堆零件還是修不好,最後來台本給計師看馬上就抓到問題,那兩台是之前有入VIP,那之後買的車水貨商修不好,台本拒檢查,就真的只能被迫自行修理找料,我知道跟水貨商買車很便宜,但是我也會考慮到後續保養、維修以及水貨商當天的心情爽不爽那才是重點,問到保養費用跟TMAX530的保養費用跟本沒差多少,當然就直接下訂CBR650F,可惜台本沒驗過600RR,不然我就牽600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