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 Cruiser 或美式機車一般人想到的大多是美國車廠,但對於全球摩托車市佔率最高的 HONDA Motorcycles 來說,這塊市場仍然擁有相當多愛好者,因此 HONDA 在 Cruiser 車型中也有許多著墨,例如 FURY、SHADOW 就是其中很經典的例子。

而新世代的 Rebel 500 誕生於 2016 年底,在 2020 改款中獲得更多優勢,同時填補了國內的黃牌 Cruiser 進口車款角色,讓它成為該級距門檻最低、軸距最短、重量最輕的進口車款,同時也讓喜愛 Cruiser 的新手騎士有更平易近人的選擇。

這次總代理台灣本田重機一共引進三款顏色,由近至遠分別是 Mat Jeans Blue Metallic、Millennium Red、Grapgite Black,本篇文章裡小編試駕的車色為中間的 Millennium Red。
引擎型式:水冷並列雙缸引擎 DOHC 8V
缸徑x行程:67mm x 66.8mm
排氣量:471 c.c.
最大馬力:39.5 HP @ 8,500rpm (台規)
最大扭力:4.2kg-m @ 4,500rpm (台規)
壓縮比:10.7 : 1
供油系統:HONDA PGM-FI 全電子噴射系統
變速系統:六速,往復式變速箱
傳動方式:O-Ring 油封鏈條傳動
車台:鋼管搖籃車台
前避震:41mm 潛望式正叉,行程 122mm
後避震:雙槍避震器,行程 96mm
前輪煞車:NISSIN 單向雙活塞浮動式卡鉗,碟盤直徑 296mm
後輪煞車:NISSIN 單向單活塞浮動式卡鉗,碟盤直徑 240mm
前輪尺寸:130/90-16 M/C 67L
後輪尺寸:150/80-16 M/C 71L
長度x寬度x高度:2,205mm x 820mm x 1,090mm
軸距:1,490mm
座高:690mm
裝備重量:191kg
油箱總容量:11.2L
|
|
- 左側

- 右側

- 車頭

- 車尾

- 比例側面

- 比例正面

- 車頭設計

- LED大燈組

- LED定位燈

- LED方向燈

- 後照鏡殼

- 後照鏡

- 騎士視野

- 儀錶板

- 儀錶板按鍵

- 控制介面-左

- 控制介面-右

- 駐車燈

- 啟動畫面

- TOTAL

- TRIP A

- TRIP B

- TRIP A 油耗

- TRIP B 油耗

- 即時油耗

- 右側拉桿

- 雙油門線

- 左側拉桿

- 側面線條

- 車台飾蓋-前

- 車台飾蓋-後

- 鎖頭位置

- 鑰匙孔特寫

- 鑰匙

- 油箱造型

- 側面線條

- 油箱蓋

- 油箱廠徽

- 油箱前端

- 側面指滑條

這次小編試駕的車款顏色為 Millennium Red(千禧紅),在引進的三款顏色裡是最搶眼的顏色,油箱兩側也有亮粉漆色的 HONDA 經典翅膀廠徽,而我們時常在三角台看到的 HONDA 小徽章這次則放在油箱前端的車台上,油箱下方車台上也有兩片橡膠止滑墊,方便騎士在騎乘時固定身體。
- 前後椅墊

- 前端收窄

- 後座椅墊

- 椅墊側面

- 前椅墊鎖點

- 後椅墊鎖點

- 坐墊下方

- 隨車工具

- 左側電系

- 右側電系

- 六角板手

- 油箱鎖點

- 進氣口特寫

- 車尾造型

- 後土除結構

- REBEL 字樣

- 車牌架

- LED尾燈

- LED方向燈

|
|

若以美式摩托車的標準看來,Reble 500 的確不在大排氣量之列,不過這具 471c.c. 並列雙缸引擎卻讓它擁有相當的優勢,首先這具引擎能使坐高進一步降低(相對 V-Twin 引擎有優勢),降低重心與降低保養維修成本也是它的優點,並透過窄化的車身提供更高的騎乘自由度。
- 前懸吊

- 前叉頂蓋

- 前土除

- 輪框造型

- 前輪制動

- 卡鉗特寫

- 霍爾效應傳感器

- 散熱水箱


從前面幾張圖與車身比例應該可以發現 Rebel 的輪胎特別寬、特別高,這就是俗稱的胖胎風格(fat Tyres),原廠配胎為 DUNLOP D404,尺寸為 130/90-16,是一條斜交層結構輪胎,擁有高使用里程、高排水性等特色,獨特的胎面花紋對於這類輪胎也是重點。
- 引擎右側

- 節氣門機構

- 引擎護蓋-1

- 引擎護蓋-2

- 機油濾心

- 引擎左側

- 左側腳踏

- 右側腳踏

- 後座腳踏

- 後輪組/後搖臂

- 標示資訊

- 鏈條齒/盤

- 間隙調整機構

- 後輪懸吊

- 彈簧預載調整

- 後輪制動

- 煞車卡鉗特寫


後輪原廠配胎的型號為 DUNLOP D404,尺寸為 150/80-16,同樣是俗稱胖胎的型式,前後輪皆為 Tubeless 無內胎設計,讓維護與穩定性方面更加容易,D404 的胎紋與不連續的小型溝槽有利於減少水膜形成,對於溼地抓地力有一定幫助。
- 排氣管造型

- 排氣管角度

- 尾段出口

- 排氣管前段

|
|

對於騎習慣習慣運動街車或跑車的小編來說,Rebel 500 的確是很有趣的體驗,比起過去試駕的同類車款來說,超低的座高與不到 200 公斤車重都很新奇,因為過去你不會想過 Cruiser 也能這麼輕盈,低速迴轉時更能體驗到"地板離我好近"的感覺。

Rebel 500 在進口 Cruiser 當中屬於入門的級距,除了價格帶比同類型車款更低之外,在動力與操控門檻方面都更平易近人,極低的座高與瘦窄的車身帶來良好的安心感,傳統對於 Cruiser 又大又重的刻板印象幾乎不存在,對於喜愛這類車款的重機新手或女性騎士無疑是很大的吸引力。

這具源自 CBR500R 的引擎在加入 S/A 輔助滑動式離合器之後手感非常輕盈,低轉速的扭力也相當線性,在市區或快速道路上能輕易擺脫車陣,油門與引擎的反應也相當細緻,低速扭力雖然不比大排量 Cruiser,但操作起來不太有負擔。
當然也因為排氣量與引擎設計的關係,若需要更大的動力就需要提高轉速,這時引擎表現又會像是雙缸街車,這方面是與大排量 Cruiser 較明顯的差異,但以容易駕馭的出發點來說,Rebel 500 仍然非常好上手,若排氣聲響再宏亮一些應能帶來更多樂趣。

Rebel 呈現的是一種叛客不被拘束的精神,座位稍微偏後再加上寬手把的關係,過彎時手部的動作會比一般車輛明顯一些,尤其在角度較大的彎道就更能體會出來,手部的動作在過彎時扮演重要的關鍵,1,490mm 短軸距也連帶讓轉向更輕鬆,稍微習慣一下就能享受在操控樂趣當中,半天的試駕過程中也沒有發生磨到腳踏的問題。

低矮的車身造就偏短的懸吊行程,在台北市騎乘半天下來,懸吊的表現稍微偏向硬朗,但在路感與吸震之間取得不錯的平衡,整體來說仍屬於舒適的範疇,但畢竟半天的試駕行程稍嫌緊湊,若能長時間騎乘相信能更完整的體驗懸吊反應,而制動與抓地力方面也很讓人安心,雖然前輪僅有單碟搭配單向雙活塞卡鉗,但 Cruiser 車型本來就有更大的後煞車比重,在前後煞車同時使用狀態下也能應付多數狀況,並不會覺得煞車特別沒力。
|
|

過去進口 Cruiser 車型往往被貼上昂貴、笨重的標籤,對於女性或新手來說無疑增加了門檻,而 Rebel 500 打的就是這塊市場,除了是少見的進口黃牌 Bobber 車型,低於 30 萬的價格搭配低座高、短軸距以及不到 200 公斤的車重都相當有競爭力,讓喜愛 Cruiser 巡航車款的新手騎士有更觸手可及的選擇。
- Bobber 風格

- 改裝坐墊

- 短風鏡

- 復古油箱貼

- 皮革馬鞍包

- 硬式馬鞍包

- 軟式馬鞍包

- 行李袋


▋回文抽獎活動
- 本次獎品

- 偏光眼鏡

- 專屬皮套

- 眼鏡背面細節

相關報導:【採訪】HONDA Rebel 500 台灣本田重機 2020 年式新車發表!
相關報導:【EICMA2019】HONDA 展前發表會!CRF1100L、Rebel 500 接力登場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HONDA 造型偏光眼鏡得獎者: ettvyang65
抽獎實況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