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15款哈雷大滑翔5000英里骑行感受

13年全家搬去美国东岸,对于一个JEEP爱好者,我关心的是怎样继续我牧马人的活彻底生活。但是慢慢的开始发现重机巡航车在逐步进入我的视线,从最早的突突声到开始研究车型的种类,慢慢的也就开始走入哈雷的世界。终于在15年我牵回了我在美国的第一辆哈雷滑翔车(买车的时候还没摩托车驾照,绝对是快毒发身亡的节奏)。买完车才急急忙忙开始准备考摩托车驾照,由于英文很烂,所以考摩托车驾照一事真的让我很是头痛(此处省略10000字)。不过教官给我这种强烈的不怕死精神给打动,几次给予我特别照顾,最终给我全部一次通过笔试和路考,突然觉得哈雷绝对是拉近不同文化的最好桥梁。

15款哈雷大滑翔5000英里骑行感受
为了纪念我的教官,特地发张我们的合影纪念一下。


未完待续~~~
2017-10-25 13:22 發佈
其实我第一次骑车是在20岁的时候,是一辆二手走私的雅马哈TZR250(单缸两冲程),那时也开的屁颠屁颠不亦乐乎。以后近20年就再也没骑过了。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心中再次燃起骑重机的火焰,趁着还不算老,趁着还能折腾,终于把哈雷重机梦给圆了。这辆旅行重机看上去给人一种很厚重的感觉,开起来后又觉得操控起来很灵活,根本不像一辆有800多磅的重机。因为低扭很有力,所以起步基本没有什么摇晃的感觉,车子一旦开起来后就真的有那种在滑翔的感觉了,特别时速到50英里后,犹如当年飘柔洗发水广告中说的那样丝滑柔顺。由于经典蝙蝠头的缘故,头盔以下几乎吹不到什么风。旗舰滑翔毕竟还是有料的,高保真音响,定速巡航,带ABS的联动刹车,蓝牙连接,语音控制,几乎能装的都给装上了,要不然还真对不起这$26000的车价,老美的钱还是比较难骗的的,毕竟老美月光族的也不少。




















以上是水果机随拍的,未完待续~~~
讚~

原來你是住美國的華人,我以為你住中國

能在美國擁有台哈雷真好

我一直對哈雷化油器的Rocker C很著迷

2007年台灣總代理還有賣化油器款,當時我記的一台Rocker C應該是1,230,000台幣


可惜台灣哈雷售價是用精品等級在定價的,是有錢人買的玩具,

我這薪水階級的只能用看的耍耍嘴砲當當鍵盤車手!
现在09款的Rocker C成色好点也要$12000左右。算是台比较有个性的哈雷。
梦想还是要的,那样才会有目标,有了目标就会有动力。

勇绿状态 wrote:
赞~

原来你是住美...(恕刪)


在骑行时候最大的享受就是边巡航边听音乐,这种感受的确会让长途骑行变得更加轻松惬意长途骑行中最让人心烦的风阻在这辆车上几乎成了微风拂面的画风,由于音质的优良,一路几乎除了音乐360度的围绕外也没有发动机过多的杂音(除非换装高音量类似V&H的排气),不过在加速时还是可以很享受的听到来自排气管低沉有力的节奏,这时才让人感觉到大排量机车的那种特有的爆发力。双手除了开启导风板外也基本没有风的困扰,就算冬季骑行在没有加热手把的情况下也毫无压力当初怕坐姿的原因所以选了低座板,但是现在觉得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本人身高183cm),反而因为座垫被做薄后影响了我长途乘坐的舒适性(连续3小时骑行后会慢慢开始感觉臀部的些许酸楚)。所以建议大家以后完全可以购买正常坐姿的滑翔,因为开哈雷根本不用担心身高(极个别车型需要考虑腿长)因为我的超级滑翔具有水冷循环,所以就算长时间城市低速行驶也不会感到来自发动机很明显的发热,这点是我之前对哈雷“烤蛋鸡”最大的意外,另外腿部的导气格栅也能更好的起到对发动机的冷却。对于长途骑行另外一个大问题就是车子的储物能力,这点我相信在没有外接设备的情况下大滑翔应该能算是个翘楚了,至少我在骑行过程中还没碰到有我装不下的状况,我备用的哈雷长途旅行包还从来没用上过。每次外出骑行,我都会成为其他摩友们最贴心的“云仓库”。所以说,如果一个人做超长途旅行的话,这辆大滑翔的储物能力也已经足够了(本人正在计划从美东大西洋一个人骑到美西太平洋)说了这么多大滑翔的优点和长处,接下来说说个人感觉的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要说说大滑翔的避震,虽然后面已经是软硬可调型避震,但是在非平坦路面上的过滤还是属于比较差的那种感受(特别是在乘坐两人的情况下),相信如果长时间行驶在颠簸路面的话,那肯定是种煎熬的心情。其实感觉这个价位的哈雷完全可以使用OHLINS级别的避震(哪怕像雅马哈XT1200那样不写品牌),那样的话肯定会大大提升整个骑行的舒适度,个人觉得特别对于美国这种高速并不太好的路面情况来说更加的有必要。其次就是他的养护费用,在美国一辆哈雷的养护个人觉得还是蛮大的一笔费用(排除自己有超强动手能力的情况外),当初我只更换了一套把手、左右脚踏、排挡杆和刹车踏板,就这些东西的更换人工就要400多刀(不含材料的价格)。当初800英里常规保养加系统检查的费用是600刀,中间2000英里的养护加全车检测费用是600刀,这次5000英里的养护加全车检测是800刀,这简直是和明强没啥区别了反正有种不把你口袋掏空就誓不罢休的感觉。所以老美都是被逼自己动手的最后一点大滑翔的停车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曾经好几次因为没经验,所以停完车后自己就傻了,因为靠自己的能力是不可能把车挪出来了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状况真的很尴尬,所以很多时候停车也是骑大滑翔的骑手一定要深思熟虑的事
以上就是我对大滑翔骑行5000英里后的一些个人感受,当然因为骑行时间还不算长,所以其中很多感受未必准确,有未尽之处还望大家包涵和指出,希望能通过这个论坛认识更多骑友,能共同分享骑行中的知识、经验和乐趣



骑行去美国的大农村




骑友们等待渡轮时合影




在我的“怂恿下”又有几位华人骑友偷偷购入哈雷重机,停在我家车库不敢开回家,都是“剧毒缠身”的骑友




总之,哈雷是一种精神,更是一个平台,他能让人更加自信的展现自己的思想和风格。让哈雷的突突声掩盖掉所有的烦恼和疲惫,让骑行的见闻更加充实我们的生活。




我的夢想之一就是騎台哈雷
裝個邊車,裡面載老婆&行李 從美西騎到美東

不過現在沒老婆也沒哈雷
你在美西?
vdml wrote:
我的梦想之一就是骑台...(恕刪)


對了 我的夢想還有個問題 我人在台灣
大大怪 wrote:
你在美西?...(恕刪)

所以才叫夢想咩

大大怪 wrote:
13年全家搬去美国东...(恕刪)


很細緻的介紹,讚一個
朋友?有危難時會出手相助的才是朋友。
最後一張是藍嶺公路嗎?
聽說風景很棒,不知道實際騎起來如何?

美東也有很多我想要騎自己的車去的景點
但西岸到東岸間的距離還是太遠了
沒排一個長假實在沒辦法做到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