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2016 哈雷48美國購車心得簡單分享(新增1000mile保養工單)

costevenco wrote:
美國這裡就是人工貴...(恕刪)


很好的資訊..謝謝提供

剛看了一下..(哈~我之前就訂閱他的頻道)
---------------------------------------

身在台灣只能說...超過兩倍多一些些的價格,含淚吞下去..

至於維修保養..台灣總代理應該也是跟美國一樣算法吧!!

(奇怪~工錢差不多..為什麼車輛差價這麼大呢?唉~台灣萬萬稅)
我比較好奇的是

國外都自行保養

那還有保固嗎

台灣重車廠商都說

沒有回經銷商保養紀錄

就不給保固
我騎車開車搭公車 危險的是人不是車 廢禁行機車 重機上國道 燃料費隨油徵收

小老爺 wrote:
(奇怪~工錢差不多..為什麼車輛差價這麼大呢?唉~台灣萬萬稅)


唉~別再相信車貴是因為 “萬萬稅” 這樣沒有根據的說法了!
台灣大約50%稅金
關稅20%
貨物25%
營業5%
港務稅0.045%
Eclipse 7099 wrote:
台灣大約50%稅金
關稅20%
貨物25%
營業5%
港務稅0.045%


對啊,我也覺得奇怪!
隨便舉例空車價,
難道 HONDA 的關稅、貨物稅、營業稅、港務稅,還有運費,會比較低?

Harley-Davidson
XL 1200X SPORTSTER FORTY-EIGHT
臺灣 NTD $799,000
美國 USD $11,299(x 31.5 = NTD $35.6 萬)
臺灣賣價是美國的 2 倍!


HONDA
Gold Wing F6
台灣 NTD $888,000
美國 USD $20,499(x 31.5 = NTD $64.6 萬)
臺灣賣價是美國的 1.36 倍!


就像國內,FORD 的進口車賣得跟歐洲當地一樣價格,
但在歐洲賣價與 FORD 一樣的 AUDI、BMW、M-B 同級車,
進台灣之後車價卻多了好幾成,
難道這些車的「萬萬稅」也比較高?

小弟是這樣覺得啦!
車商有本事把車弄進來,嫌貴的就不要買。
買車的消費者有能力、花得起,就是花錢買方便、買享受。
車商願意扛資金壓力、扛風險,要賺錢也是理所當然。
但連車商都不敢說「車價高是因為稅重」了,小弟卻還常常聽到這講法,
所以才覺得可以再拿出來討論、討論,到底是哪一段我漏掉了。
阿花仔 wrote:
臺灣賣價是美國的 2 倍!

稅金是一樣的
差別在車商要賣多少?才夠符合利益
有人以量制價 有人就是當精品賣(可能賣便宜反而營造不出高貴感吧?)
代理商跟貿易商會有差價 當然差價不大很多還是跟代理商買差別在保固 感覺代理商比較有保障
但還是有人跟貿易商買 代理商賺 貿易商也是賺 有時差價快十萬



個人認為 定價上又要讓你個人自己進口跟代理商買 差價又不大
若自己進口 差價很大 我想大家就會自己進口或找專辦代理進口商

除了關稅 還卡在一個驗車 讓想個人進口的人 卻步
很多都卡在驗車 這邊 驗不過要一直花錢 誰也不能保證 除非你是專門搞代驗的
我想..所以....難..知道難 所以要賣貴
感覺像 誰在保護誰? 還是同流合汙?. 一人賺一半 ..感情才不會散啦..哈哈



阿花仔 wrote:

就像國內,FORD 的進口車賣得跟歐洲當地一樣價格,...(恕刪)


懶得兔曹太多

歐洲官方建議零售價內含20%VAT

外銷免稅

台灣的佛芯代理用零售價+vat當進口成本嗎?

QQ





nsr150xx wrote:
懶得兔曹太多

歐洲官方建議零售價內含20%VAT

外銷免稅喔

台灣的佛芯代理用零售價+vat當進口成本嗎?

QQ


當然!而且還不只是免稅,拿的還是代理經銷價喔~

所以既然大家的出發點都差不多,但到台灣卻賣得貴很多,
足見關鍵不在於稅囉。


Eclipse 7099 wrote:
很多都卡在驗車 這邊 驗不過要一直花錢 誰也不能保證 除非你是專門搞代驗的 ...(恕刪)


幫忙補個小常識

台灣機車的檢驗規範

變化之快 應該是世界第一

強者朋友某年自辦進口

從9月上岸開始驗到12月中才跑完全部測驗

不小心送件時間拖到隔年一月初

結果被監理所退件

因為本年度新增檢驗項目以及更改某些規範

只好花錢繼續驗....

這樣還有代驗服務嗎?

除非住在巷子裡....

普通車行誰敢保證穩過!!!

幫QQ

國內外購車價格的差異其實不是本文分享的重點。只是有車友詢問入手價格,所以就誠實的告知,沒想到引起這麼熱烈的討論。剛好今天回廠做1000mile新車保養,就分享一下國外原廠保養的價格及項目,提供車友參考。(國內車友應該心理應該可以稍微平衡一下....)


由於本身從事修護工作,工具,原廠手冊都不是問題,機械知識也稍可勝任;只是礙於場地因素,及稍有懶惰,這次就回廠保養看看。雖然之前就知道大概的金額,但付錢的時候,還是有些心痛.....

至於做了哪些項目,也分享一下工單項目。原本想現場監工,礙於忙於公事,不得不早上進廠,下午再去取車。有沒有照表確實檢查,還是隨便勾一下,無從得知;但保養後騎乘感覺是有稍好,檔位也比保養前明確許多,就當作是有照表操課好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