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歐洲一直都是不少重型機車同好想去朝聖的地區,特別是義大利這個國家。如小惡魔之前介紹的,非常多車廠都是源自義大利,畢竟仍為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論外型設計、機械機構、造車工藝等等,都獨具風格,所以也讓DUCATI贏得『重車界的法拉利』的美名。 剛好兩者的企業識別色又都是紅色,不免讓人常把兩者拿來做討論、比較,DUCATI在車壇中會如此引人注目不是沒有原因的。

小惡魔難得到義大利,當然也有規劃到位於義大利波隆那的DUCATI大本營參觀。以導覽的方式介紹DUCATI總部實況,而這些參訪行程除了公司RD設計部門與生產線不能拍照之外,在DUCATI義大利官網上都可以提前做預約的,並非只有媒體可以前去參觀,多數都是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的官方行程,一些研發重地因保密考量才沒有開放。DUCATI在這部分的做法十分開放,給人的親和感十足,車迷朋友也能藉此更深入瞭解DUCATI過去、現代、未來的狀況。

本篇報導分為:
1. 參訪行程 啟動
2. DUCATI 歷史回顧
3. 工廠RD設計部門/生產線 介紹
4. 博物館巡禮
5. DUCATI專賣暢貨中心
6. 旅遊資訊分享

把畫面帶到參訪當天早上!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在小惡魔過去的參訪經驗中,DUCATI工廠規模算是較小的,但卻是給外界的企業識別色最為鮮明的車廠,一行人在還沒抵達工廠前,就已經被紅色的大招牌給吸引住了!

Ducati Company 義大利大本營形象短片@Mobile01

被喻為摩托車界的法拉利車廠,DUCATI。從過去工廠轉型改為製造摩托車開始,不斷開拓出屬於DUCATI的道路,從古至今推出無數經典之作。無論是仿賽車款、滑胎車款、多功能車款,都能滿足摩托車各種族群所需。僅以這支形象短片,作為探索大本營的開場。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就是這塊紅色大招牌,總算飄洋過海到達義大利本部了,準備展開一整天的參觀行程了。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另一頭舊廠房上的大布條,宣傳著DUCATI SBK賽車,使用DUCATI車輛參賽的車隊一直都有亮眼的表現,而西方人對於賽車文化也比較有認同感,所以在賽事上的廣宣效果都滿不錯的。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終於看到今日的第一個參訪目標,DUCATI 博物館。在這個廠區內有博物館、工廠生產線、動力實驗室,人員進出管控十分嚴格,採預約制度僅能按規定時間內進出。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總算輪到參訪一行人進入廠區,一進入大門口就看到AUDI A1的DUCATI特仕版,而我們知道DUCATI日前由AUDI接手經營,有這樣的車款出現倒不意外。

參訪行程 預約報到


抓緊時間 預約卡位
在廠區門口排隊等了一會兒,終於聽到工作人員喊到我們的名字,因為這邊都是正常營運的狀況,需要嚴格控管進出人數與時間。若是個人想要來參觀的話,一定要事先上網進行預約登記,現場完全不接受任何報名,即便你是哪國人都一樣。義大利人相當守規矩,總之就是順著官方流程走準沒錯。誠心建議各位要早一點預約,像這次的行程大概提早一個月去申請,才有順利安排到理想的時間,官方活動的檔期很滿。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一早約10點抵達,小惡魔預約到11點的梯次也只能乖乖在門口等待。另外,參訪行程有分為義大利文、英文解說兩種版本,小惡魔當然選擇英文解說的梯次,購票進入後便可以到服務台索取聽取說明的耳機,才能夠清楚聽到講解員的對話。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原則上一整天的參觀梯次不多,整趟行程下來博物館約30~45分鐘,工廠生產線的導覽則大概30分鐘內,而實際上這次我們走博物館、工廠生產線全部時間大概一小時左右。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外頭給人等待時使用的休息室,滿滿都是具紀念意義的貼紙、衣服,相信光這樣的擺設就能讓車迷朋友研究老半天了。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博物館門口,展館雖然不大,但每一部車都代表著DUCATI科技演進的里程碑。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原則上是一個360度圓形的展區,按照年份擺放。依序介紹歷代車款的變化。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廠區的另外一頭,還有車輛物理實驗室,有各種車輛機構原理介紹。主要是配合學校參訪使用,由工程師向學生介紹DUCATI車款所使用的科技原理。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其中也包含許多物理測試的模擬機器,如何利用模擬機去測試不同車輛設定條件下,所產生的性能差異。「物理實驗」是從事車輛設計相當重要的一環,透過這些模擬測試去驗證、簡化測試過程,研發週期才能更有效率。

DUCAT車輛實驗室體驗活動 @Mobile01

影片內文為義大利文,主旨介紹DUCATI針對青少年所舉辦的車輛實驗室體驗活動。講解引擎零組件原理、作動方式。加上一些可以動手試玩的設備,更清楚瞭解車輛各部機構的作動原理。可惜這部份,小惡魔在預約採訪時,活動檔期沒有搭配上,無法親身替各位介紹其中的內容有哪些。

DUCATI歷史回顧

1926年DUCATI家族工程師Antonio Cavalieri Ducati在義大利波隆成立無線電器材製造公司,從事無線電通信技術的研究和生產。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工廠同樣毀於戰火,但基於人民在戰後對車輛需求量的上升,才決定轉踏入摩托車工業領域。在我們回顧歷史前,先來看看過去DUCATI經典設計有哪些?這三項獨特設計,到現在都還是其他車廠難以超越的特點。

獨特設計 歷久不衰
1. L 型雙汽缸引擎
L型引擎幾乎已經成為DUCATI的代言詞,當年的新設計廣受討論,當時多數人都認為這不是一項好設計,但經過多年的賽事驗證,證明DUCATI的設計是沒有錯的。在60年代末,當各車廠都轉向大排氣量引擎研發時,DUCATI放棄了當時流行的更大馬力輸出的4汽缸、5汽缸和6汽缸引擎的誘惑,想出了一個方案不止能贏得比賽,也能轉移技術作為生產量產車用,這就是90度L型雙汽缸引擎的設計構想起源。V-Twin引擎相較於當時日本摩托車車廠主張4汽缸引擎截然不同。 引擎結構上體積較狹長、重量更輕盈,對車輛操控性能和外型空氣力學方面有優勢,且V-Twin的馬力輸出特性更廣闊和牽引力的不同,能容許騎士們在出彎更早開油。

2. Desmo汽門機構
Desmodromic Valve Control,DUCATI車輛另一大特色。多數摩托車的引擎是依靠傳統彈簧來完成汽門開閉動作,但如果引擎轉速增加,汽門的機械動力損失差異變得更明顯。Desmo是利用搖臂來強制開關汽門,所以機械動力損失較少,彈簧式構造本身反作用力較強,讓引擎的拉轉加速以及高轉時的尾速表現都不錯。DUCATI雙汽缸引擎之所以能超過 10000 轉,也是因為 Desmo機構的關係。

3. 桁架式鋼管車架
經過這數十年的競賽成績和科技發展,DUCATI已經證明早年創新的車身設定方式和修正後的的車架型式能贏得比賽。桁架式鋼管車架設計大量使用在每部DUCATI機車上,鋼管車架有輕量化、支撐性、美觀性的特色,獨創的Trellis(桁架式)鋼管車架設計,以ALS 450鉬鉻合金鋼管組成。每一根鋼管的焊接都以三角形狀的幾何架構,鋼管車架搭配L型雙缸引擎是DUCATI車款的金字招牌。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1939年DUCATI工廠員工大合照,數百員工已經成為當地數一數二大的工廠規模。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設計師 Fabio Taglioni,當年設計出許多關鍵機構,至今仍為傳奇之作。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1957年已經轉變成效率更棒、更高產能的生產模式。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第一具引擎,1946年DUCATI推出企業史上的第一具單汽缸引擎Cucciolo。這種引擎主要是配置在一般的單車上,在全世界總計售出了25萬件。雖然只是裝置腳踏車上的小型引擎,卻讓DUCATI從此踏入摩托車製造的領域。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1956年的第一套Desmodromic valve system,這個設計圖也被轉為一個DESMO機構的意象圖騰。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1972年DUCATI參加IMOLA 200 MIGLIA大賽,比賽車搭載DESMO的雙缸引擎,最終在該項賽事中獲得一、二名的佳績。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長久以來,在各類型摩托車賽事中奪得無數的獎盃,也讓DUCATI從賽事中淬鍊出不少新的車輛科技,進而技術轉移到市售車款上。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在WSBK中有著亮眼表現的DUCATI,歷代賽車上都可以看到科技演進的痕跡,同時賽車也是測試、驗證研發技術的好平台之一。

工廠RD設計部門/生產線

接著,在參觀博物館之前,先來看到工廠的核心-設計部門與工廠生產線。這部份是禁止拍照跟攝影的,而小惡魔則是透過義大利官方的協助下取得部分照片,讓各位看看工廠內部運作的狀況。

工廠設計部門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工廠外觀,當你實際去內部參觀過一圈之後,會發現DUCATI工廠規模不會很大,跟想像中的有差距。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一部全新摩托車從繪圖板到展示車需要花3年時間,義大利人相當注意細節,每一個零件都必須不斷地檢視再檢視。官方說明人員表示DUCATI的特色元素之一,就是每一部車都具備撼動人心的新設計。無論是車輛性能平衡性、不斷進化的引擎動力、極度輕量化的零組件、騎乘樂趣和親和力十足的操控性,都讓Ducati設計師沈迷其中,而設計成果也造福無數車迷朋友。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車輛外型設計,是義大利設計師的拿手絕活。每一輛新車設計都起源於外型,是車輛研發的創新重點之一。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設計草圖的部分,都以藝術創作展現出獨特風格。這些概念草圖在設計師的巧手之下細節變得越來越細膩,直至生產最終實體車輛。這部份每個車廠的作法都是差不多,差別在真正實現的新科技到什麼程度,而各家的特色就在這些差異中展現出來。

引擎、車體組裝 工廠生產線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引擎組裝線,每一顆引擎都由專屬人員按部就班的組裝著。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曲軸、齒輪的安裝,每一個步驟都不馬虎,每個車廠都有堅持的地方,而工廠組裝品質一直都是每年精進的重點項目之一。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每一個螺絲、螺母都按照規定的扭力磅數鎖上,引擎組裝後都會先進行初步功能檢測,組裝沒問題之後就進入到車體組裝的部份。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開始進行引擎周邊配件的組裝,排氣管、節流閥、空濾箱都在這邊組裝上引擎。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引擎組裝完畢之後,很快就跳到車架組裝,前叉、後搖臂、煞車系統的組立都在這部份完成。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電系的安裝檢查,基本上已經接近成車的狀態,只差殼還沒裝上去。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成車組裝到這邊告一段落,這邊工程師會一台一台進入Dyno動力測試,逐一檢查車輛各項性能是否無誤,確認後才會進入裝殼、裝箱的階段。其實每家工廠生產線能參觀的部份都大同小異,差別在於組裝線的編成順序,以及零件倉儲管理上的不同。而DUCATI工廠自行生產許多引擎零組件,在品質上控管得更嚴格,目前也有很多原廠零組件也有發包到台灣OEM生產,最終量產車經過義大利人嚴密的檢查才會販售到車迷朋友的手上。地球村的現代,基於成本考量大概只有品管部分會是原生產國家的人員,其他零組件的製造多數會發包出去,這同時也是現代工業整合能力的成果囉!

見證歷史 參觀博物館

博物館開館於1998年6月12日,同年度WDW(世界DUCATI週)在10月16日正式成立。博物館保存了半個世紀的賽車歷史,包含從1926年開始的公司歷史介紹,以及其中具代表意義的量產車款。而1952年DUCATI推出了第一部排氣量175cc並配備電動啟動馬達和自動變速系統的摩托車-Cruiser,便正式成為摩托車的製造廠。博物館有兩種參觀路線,一種是按照年份時間排順序的圓形步道,另一種則是環繞在周圍的七個主題房間,而每一個房間又分成九個部分去深入探討這些主題的內容,介紹得相當詳細。可惜內容繁多,實在無法一一詳細介紹。

Ducati Museum 博物館簡介@Mobile01

DUCATI 博物館簡介短片,是義大利DUCATI官方所提供的,可惜不知何故影片音效沒有出來,讓效果有點打折,最後還是決定提供給各位欣賞。博物館其實不大,大略把各年代經典車款介紹一遍,大致上就把整個博物館看過一輪。車款繁多,後段介紹僅針對代表性車款做解說。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按年份順序排列的圓形賽車場展示路線,為第一個參觀路線。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1946年隨著二次大戰的結束,交通工具的需求大增,搭載Cucciolo引擎的車款因此誕生。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油箱需航里程約為100公里,以當時代步需求而言已經相當足夠,也讓這款車在當時聲名大噪。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以腳踏車為基本架構,裝載上Cucciolo引擎而成,算是DUCATI在歷史上第一款暢銷車款之一。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Ducati 「Siluro 100」贏得46個世界冠軍!單缸摩托車估計為12匹馬力,引擎最高轉速為10,000 rpm。當時也以171.910km/h創下最高時速記錄,在維持時速50km/h的比賽裡,更有六小時的續航力,當時各項性能表現都創下劃時代的新紀錄。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早期的跑車外型總是脫離不了這種神韻,小惡魔個人相當喜歡這類外型的設計感。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1968年推出的450 Mark 3 D(極速高達170km/h),是DUCATI第一輛搭載DESMODROMIC閥驅動方式的機種。同時還有250/350的車款,同車架不同引擎的設計。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早年的儀表板設計、把手開關、防甩頭,都相當陽春。轉速表的面板紅線部分感覺還是用手畫上去的,很妙。誰又能想到不到一個世紀的演變,現代車款上的液晶儀錶一台比一台資訊豐富,時代進步的速度讓人歎為觀止。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三角台上面的手轉開關,就是當時的防甩頭裝置,鎖越緊龍頭越沉穩。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整流罩左側的網球,據瞭解是讓車手用來擦拭風鏡使用的,不過單手操作應該也不是很方便才是..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雙加油孔,據瞭解是為了加快加油速度所做的設計,一邊空氣進入一邊汽油吸入。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在參觀途中解說員表示,其實DUCATI最初的企業代表色是銀色,是後期才改為現在所用的紅色。這個講法倒是第一次聽到,也讓筆者滿訝異的。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越野達卡站所投入的越野車款,這部分是讓DUCATI車迷較為陌生的,而DUCATI在後續相關車款的研發步調也較其他車廠慢一些,所以在這方面的車款性能較不突出。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1994年,推出的916更是DUCATI劃時代的革命性作品,還獲得了世界經典名車的殊榮。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歷代Super bike...十多年前的配備,大約等同於現代的市售車款性能,不禁訝異當時的賽車科技相當先進。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Troy Bayliss替DUCATI奪下無數的WSBK單站冠軍,同時也是2008年的WSBK年度冠軍,他的騎士裝備也擺設在博物館內供人欣賞,也算是DUCATI旗下的傳奇車手之一,其優越的賽事戰績眾多。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2007年由Casey Stoner替Ducati獲得Moto GP年度冠軍之後,近幾年Ducati持續力求表現,不斷研發新車架、新引擎,雖然成績普遍不佳,而其強勁的團隊合作能力是大夥有目共睹的。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近兩年的Desmosedici GP賽車 都有擺設在博物館內供人欣賞。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車隊獲得的Moto GP獎盃都會集中到博物館收藏,這些都是見證車隊實力的證明,對車廠而言是無比的榮耀。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DUCATI獲得多次WSBK世界冠軍,於1988年開始參賽,當時是參賽隊伍中僅存的兩家歐洲車廠,以雙缸車對抗日本車廠(YAMAHA、HONDA....etc)。90年代一度稱霸車壇,一再證明L型雙缸與缸管車架的性能,也因此讓世人開始認同DUCATI的實力。

DUCATI專賣暢貨中心


車迷朋友的夢幻之境
DUCATI專賣暢貨中心,是到義大利參觀DUCATI工廠,一定要去的地方。這些有大量、獨特的DUCATI騎士用品,從手套、安全帽、皮衣、車靴都有。甚至是小朋友的衣物、馬克杯、打火機等等,有些產品可能只有義大利原廠才有。而且持博物館門票所搭贈的折扣卷,在暢貨中心消費還可折抵5歐元,可以多加利用。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離總公司徒步約3分鐘的路程,就能看到暢貨中心囉!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在暢貨中心外面看到一個很有興趣的東西,一支利用MONSTER車系零件所打造出來的怪獸。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車頭就是用MONSTER車款的油箱組成,四肢都是前叉避震器改裝而成。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爪子的部份是曲軸連桿粗胚串連製成。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身體核心為MONSTER車款引擎本體、骨架為排氣管前段加上連桿組裝而成。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後腳掌為後輪搖臂改裝而成,完全就是由MONSTER車款零件改裝而成的紀念雕像! 第一次看到實體感覺很新奇。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走進店裡頭,整面的DUCATI衣服,不論男女老幼都有適合的衣物可以挑選。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雨傘、圍巾、旗幟都是DUCATI特別版。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不論是連身皮衣、半身皮衣也都有專屬的DUCATI聯名版,也讓不少死忠車迷可以搭配自己的愛車。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跟PUMA聯合推出的DUCATI車靴,在暢貨中心裡頭都有特價活動,難怪現場也有不少義大利人在試穿準備購買。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小朋友御用DUCATI腳踏車,相信也會有熱血的車友買回家給小朋友玩。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這...沒意外應該是小型DUCATI電動摩托車。 細節做得相當細膩,實車質感不錯,若引進台灣應該也是有不少車友想購買。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DUCATI引擎本體在暢貨中心裡頭竟然淪為裝飾品,這是在台灣絕對無法看到的景象,或許也有瘋狂的車迷也想把這個打包走也說不定!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雖然參觀當天為非假日,但是現場還是有不少的民眾在選購,可見DUCATI不凡的魅力。

同場加映 旅遊資訊分享

旅遊資訊分享: 如何抵達波隆那!?
小惡魔整理成三種方式可以到達DUCATI大本營! 提供給各位參考。

搭火車
波隆那中央火車站是在義大利主要的鐵路系統之中,所有重要班次都有經過。從米蘭或羅馬出發的話,往波隆那火車站的班次幾乎每一個小時就一班車。從火車站往DUCATI工廠,可乘坐計程車約15歐元而車程約20分鐘。也可以轉搭36號巴士往工廠,在Borgo Panigale站下車,站牌約距離總公司200公尺,雖然從中央車站出來,巴士的班次非常多感覺很方便,但是回程在工廠旁的站牌不好等車,會建議搭計程車是最便利的交通方式。而搭火車到波隆那是最省錢的作法,但行程必須受限於班次的時間,時間上較不自由。

租車
波隆那位於義大利東北部,距離佛羅倫斯約1個小時,離米蘭約2個小時,高速公路的交通都算發達。若行程允許,自己租車前往也是可以列入考慮的。一般在歐洲租車,租普通轎車兩天的費用約300~400歐元之間,假設同行人數夠多,加上油資平均分攤下來,其實整體開銷費用還算滿經濟實惠的。

乘坐飛機
可從米蘭、羅馬搭國內線飛到波隆那,從波隆那機場轉乘計程車到工廠約8歐元,約10分鐘車程。這是最快速的方式,但相對所需的費用較高,都可視個人需求去規劃行程。畢竟這類參訪行程多數為自助旅行居多,台灣官方所舉辦的活動也是一段時間才舉辦一次,更別提有旅行社有規劃相關的套裝行程。若是特別到義大利是為了參觀車廠,建議還是靠自己規劃行程最自由,也看得最多、玩得最徹底。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簡單分享小惡魔這次從佛羅倫斯搭火車去波隆那的經驗,基本上火車班次非常多,時間上很好安排。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原訂行程約40分鐘,不過這次竟然遇到誤點,多花了24分鐘才抵達。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點此看大圖】
佛羅倫斯往波隆那大致上的路徑,距離不會很遠,米蘭、波隆那、佛羅倫斯三個位置是呈現三角型的地理位置。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到波隆那中央車站之後,花了5分鐘等計程車,這邊洽公人士非常多,建議等待計程車的時間要規劃進去。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其實也不用太刻意去找工廠地址,這邊計程車司機一定都知道DUCATI,上車向司機表達目的地之後,在當地早上10點多的交通概況下大概15分鐘的車程。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
【點此看大圖】
參觀完DUCATI之後,則是轉搭汽車回米蘭,單趟距離約為210公里左右,依義大利高速公路交通狀況來估算,大約1.5個小時會回到米蘭,考量搭火車、轉車時間、計程車等待時間,到回程才發現自己開車是最方便又省時間的。以小惡魔這次參觀的經驗來說,自行租車前往是最理想的交通方式。

參觀心得

DUCATI在歷史上留下非常多經典的創舉,已經在車壇中佔有一席之地,不論在MotoGP、WSBK上也都有非常亮眼的表現,即便遇到許多困難仍展現出義大利人的堅持與態度,其明顯的紅色企業識別色,我想會永遠在刻劃在車迷的心目中。透過回顧博物館的一些經典車款,能夠觀察到DUCATI造車工藝的演化過程。性能不足的地方,會去想辦法修正。好的設計則是不斷延續下來,是從古自今都沒有變過的設計原則。

雖然這一年多來,DUCATI所推出的量產新車特色並不是那麼地突出,車展所發表的2013年HYPERSTRADA搭載水冷引擎感覺創新感普普,是否因為AUDI集團的加入,也稍微動搖了DUCATI的原創精神了呢?現在誰也說不準,試想過去DUCATI每一項獨特的設計,有哪一個在一開始是沒有受到批評的呢?也只能待時間也驗證新車款的價值。而回顧DUCATI幾項經典設計,L型雙缸引擎結構、DESMO汽門結構、桁架式鋼管車架經過時間的驗證,從賽事成績、市場銷售成績也證明這些都是很成功設計,也讓DUCATI在重車界的地位屹立不搖。

博物館比想像中規模小了些,看到一些原型車很新鮮。反倒是工廠賽車的部份,可能比較常接觸,感覺沒有新的收穫。而工廠參訪行程整體來說也是很棒的,在工廠自製的零件部門算是最料想不到的地方,沒想到工廠有這樣的研發能力(曲軸、連桿加工組裝...等等)。沒有預約到物理實驗室行程實在可惜,強烈建議有意願去參觀的朋友一定要想辦法預約到。綜觀這一切,雖然部分內容可能可以透過某些電視節目就可以看到,但是現場感受到氛圍是無法用文字跟影片表達出來的。有機會去現場走一趟,相信能更瞭解義大利DUCATI的魅力所在。

DUCATI Superbike 1199 Panigale研發精華@Mobile01

最後分享DUCATI Superbike 1199 Panigale研發精華回顧,從最初設計初期進入到實車測試,不斷地測試、修改、再修改,新車到正式上市之前都經過無數嚴苛的賽場實測,確定修正到最理想狀況,才會推出新車正式販售。以此短片作為報導的收尾,謝謝各位的收看。
鏡頭能記錄下多少兩輪世界的東西呢? 把握當下吧!
2013-01-14 11:20 發佈

Wmax Hsu wrote:
每一輛新車設計都起源於外型,是車輛研發的創新重點之一...(恕刪)

這句話要好好給兩羊看一下
敢問一句:moto GP 跑的這麼糟,用了一大堆賽車科技,也一直提高售價 哪招?

這家工廠不就是以機械故障率高而出名的?

羅西沒摔的話大概也都是因為機械又故障了!

重車法拉力? 也對法拉力也常在燒

Wmax Hsu wrote:
在暢貨中心外面看到一個很有興趣的東西,一支利用MONSTER696零件所打造出來的怪獸。


車頭就是用696的油箱組成,四肢都是前叉避震器改裝而成。


爪子的部份是曲軸連桿粗胚串連製成。


身體核心為696引擎本體、骨架為排氣管前段加上連桿組裝而成。


後腳掌為後輪搖臂改裝而成,完全就是由MONSTER696改裝而成的紀念雕像! 第一次看到實體感覺很新奇。


應該是695吧



骨架、油箱、搖臂怎麼看也不是696

不錯哩!!可以安排這樣的參訪
再順便多安排幾天去附近的各大名車廠逛逛更是一大快事(反正都離很近)
有時你會發現,觀點改變障礙就會消失, 但唯一的難題就是,人們心中偏執固執的觀點。

elekkadom wrote:
應該是695吧骨架、...(恕刪)


不好意思,這部份資訊筆者再去做確認
已經先將車款型號拿掉,避免誤導。

感謝您的指教
鏡頭能記錄下多少兩輪世界的東西呢? 把握當下吧!

shiuanmax wrote:
敢問一句:moto ...(恕刪)


售價我想一部分是用料較高檔(可參考1199s的用料)
另一部分應該是堅持手工裝配吧
就如同拿Ferrari旗下車款和R35的售價來比較
在探索頻道看過Ducati和日本廠的出產率相比實在是低得可憐
至於在賽道的表現上
上一季motoGP轉播中聽Robin分析到(以Honda和Ducati比較)
可能是車廠結構(行政...等等)上的不同
本田的社長直接參予賽程
所以車手的反應和回饋可以馬上給予修正
而反觀Ducati似乎就不是如此了(我想不知道是不是因被併入Audi旗下的關係)

Wmax Hsu wrote:
歐洲一直都是不少..
重車界的法拉利 探索DUCATI大本營(恕刪)




太棒的體驗!..

寫的很詳細!..還把各類資訊都PO出...



Audi進入..DUCATI...應該會錯吧!.....

‧°∴°☆﹒°☆﹒﹒‧°∴°﹒☆°∴°☆﹒﹒. °.﹒‧°∴°☆‧°∴°﹒☆ ☆°.﹒‧°∴°☆°
shiuanmax wrote:
敢問一句:moto ...這家工廠不就是以機械故障率高而出名的?

羅西沒摔的話大概也都是因為機械又故障了!

重車法拉力? 也對法拉力也常在燒(恕刪)


呵呵 大大說的真直接 ..

其實 很多人 都不知道 ducati 以前公司的金主 是美國一個金控

專門把品牌炒高後 再高價賣給別人

這種品質 跟 品牌 .. 嗯嗯 ..

反正在台灣 只要掛個 歐 牌 就能賺取極高利潤

一堆歐牌的料 也是台灣人辛苦代工的 結果錢都被歐洲人賺去 自己才來領 22k
wow!! so cool!!
夢幻行程
ducati真帥,但我喜歡日系車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