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2021 BMW Motorrad R 1250 RT 試駕|搭載 ACC 自動跟車,劃時代科技休旅登場!

音響系統、加溫坐墊、無線充電置物盒等,這些真的是旅行的好物
集科技大全為一身 真棒。
但是如果前方有撞到 光那個中置前避震和雷達 感覺維修費可觀。。。
有個警車的影子 還是別選白色
好帥!我都想換成重機了~~
hi4u32a204 wrote:
倒數第二張圖是彩蛋嗎XDD...(恕刪)

被你發現隱藏彩蛋了
lala chen wrote:
不知台灣大型重機車牌鎖的下與否?(31*16CM)

應該是不影響的,因為車牌架的位置是比側箱更靠後,加上側箱後方內緣有做內收,有機會的話小編再幫你量量看。
mittermeyer wrote:
出手重的人煞車皮會不會磨很快,再加長程會不會過熱


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小編試駕時是沒有遇到煞車過熱的問題,至於是否磨得很快沒有長期測試也不知道,不過 RT 的煞車力道基本是很足夠的,任何檔車要避免煞車過熱我覺得不是難事(除非在賽道上),除了有正確煞車使用觀念之外,配合檔位的引擎煞車也可以善用,這樣就能避免煞車過熱的問題了。
ajuggrutaiwan wrote:
ACC全速域的話⋯會自動跳檔嗎?

首先這台 RT 的 ACC 沒有全速域,但 30~160km/h 已經算滿方便了。

至於是否是雞肋功能,要看你的騎乘條件是否以長途為主,完全在市區平面道路行駛的確沒有開啟 ACC 的必要,但快速道路或車少省道、濱海公路就很好用了,至於換檔的問題,有了 Shift Assist Pro 進階換檔輔助之後,升降檔只要踩或勾一下就可以換檔了,連離合器都不用拉,都已經幫你自動維持油門、維持車距了,連換檔都不願意自己來,是不是真有那麼懶
hx7662 wrote:
acc在機車上沒什麼用吧⋯⋯

那就要看你在什麼道路情況下使用嘍,實際上還是可以分擔一些體力與精神消耗的,西濱連續騎個 100~200 公里轉油門的手還是會痠的,ACC 幫你維持車距也會更輕鬆。
piggy0909 wrote:
這種車座高沒800以上不好看,個人意見


同感!以小編 175cm 身高來說,感覺 805mm/825mm 標準做高會比較剛好,不過台灣消費者好像特別喜歡要雙腳平踩,加上亞洲人身高普遍沒有歐美那麼高...不過某種程度來說,這樣的低座高也解決體型嬌小騎士的座高恐懼。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