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排氣量的打檔車市場,尤其是運動跑車車款對於年輕世代可說充滿吸引力,尤其在台灣的駕照制度下,150 上下的輕檔車既容易負擔又充滿樂趣,YAMAHA 台灣山葉機車看中這份市場潛力,正式宣布引進 YZF-R15 系列輕檔車,從之前的 YZF-R15v3 到這次的 YZF-R15v4 與 YZF-R15M,目標都是瞄準年輕世代族群,希望能透過指標 R DNA 精神的輕檔車,帶動更多車友跨入 R WORLD 運動跑車世界,本次在台灣山葉的邀請之下,我們前往麗寶卡丁車賽車場進行賽道試駕,幸運的是我們抽到的試乘車輛為 YZF-R15M,與 YZF-R15v4 相比,除了外型融合當家跑車 YZF-R1M 的外觀配色理念之外,更重要的是 YZF-R15M 在操控方面多出 QS 進檔快排系統,讓換檔的時間差異縮短,成為更具有競爭力的車款!

排氣量:155 c.c.
引擎形式:單汽缸單凸輪軸 VVA 可變進氣汽門揚程水冷引擎
缸徑 x 行程:58.0mm x 58.7mm
壓縮比:11.6: 1
最大馬力:13.5kW (18.4ps) @ 10,000rpm
最大扭力:14.2 Nm (1.4kgf-m) @ 7,500rpm
供油系統:燃油噴射式
點火系統:電晶體控制點火
起動方式:僅電啟動
變速系統:往復式六檔,配有輔助滑動式離合器
最終傳動:鍊條傳動
車台形式:鋁合金鑽石型車台
前懸吊:KYB 37mm 倒立式前叉。
後避震:KYB 單槍中置多連桿避震器
前煞車:BYBRE 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搭配 282mm 固定碟。
後煞車:NISSIN 單向單活塞浮動卡鉗,搭配 220mm 固定碟。
前輪規格:100/80 R 17M/C 52P
後輪規格:140/70 R 17M/C 66H
油箱總容量:11L
長 x 寬 x 高:1,990mm x 725mm x 1,135mm
座高:810mm
軸距:1,325mm
最低離地高:170mm
濕重:142kg (台灣山葉版本)
|外觀與功能
- 左側
- 右側
- 車頭
- 車尾
- 比例側面
- 比例正面
- 雙腳著地
- 車頭
- 風鏡
- 頭燈
- 擾流翼
- 整流罩
- R15M
- 方向燈
- 騎士視角
- 左把手
- 儀錶板
- 鎖頭
- 鑰匙
- 右把手
- 總里程
- 里程1
- 里程2
- 殘油里程
- TCS
- 電壓
- 水溫
- 瞬間油耗
- 平均油耗
- 平均時速
- 賽道模式
- 計時畫面
- 油箱組
- 側邊線條
- 雙色設計
- R15M徽章
- 坐墊組
- 前坐墊
- 後坐墊
- 尾燈組
- 煞車燈
- 後方向燈
- 牌照架
|引擎與懸吊

YAMAHA YZF-R15v4 以及 YZF-R15M 在引擎與懸吊方面,絕大多數的性能數據都是相同的,因為同樣都是使用 155c.c. 的水冷 SOHC 單汽缸 VVA 可變汽門揚程引擎,能提供不同轉速域需要的進氣量,另外在懸吊方面,YZF-R15v4 更用上了 DELTABOX 鋁合金車台與新設計的鋁合金搖臂,搭配 KYB 前 37mm 倒立式前叉,以規格來說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設計,至於更多細節就請繼續看下去。
- 前輪組
- KYB標誌
- 前叉頂蓋專屬裝飾
- 前輪左側
- 前輪制動
- 前輪卡鉗

前輪配胎為印度的 MRF 製造,型號則是 NYLONGRIP ZAPPER-FX1,規格為 100/80-17 M/C 52P,胎紋可以參考右側,是一條具有非常多排水紋路的道路通勤用胎。
- 引擎組
- 引擎左側
- 水冷排
- 左腳踏
- 快排感應器
- 右腳踏
- 後座腳踏
- 手動收折
- 後搖臂
- 鏈條傳動
- 後輪右側
- 防捲裝置
- 後避震器
- 多連桿懸吊
- 排氣管
- 專屬防燙蓋
- 雙色尾管
- 後輪制動
- 後輪卡鉗

後輪配胎雖然同樣是由印度的 MRF 生產,但型號則是 revz-S 系列,規格為 140/70R17 M/C 66H,胎紋可以參考右側,比較偏向運動胎型的胎紋設定,與前輪使用的輪胎大不相同。
|賽道試駕

這次在台灣山葉的邀請之下,我們昨天於台中麗寶卡丁車賽車場內進行賽道試駕,以數據來說 YZF-R15M 飾非常具有競爭力的車款,這也讓我們非常好奇 YZF-R15M 的賽道表現究竟如何,實際試駕體驗之後,YZF-R15M 可以說是白牌運動跑車的全方位指標性車款,各項表現都有著很好的體感,能夠符合大多數人對於運動跑車的崇景。

在動力表現方面,YZF-R15M 雖然不是什麼公升級猛獸,但是順暢且容易拉轉的引擎輸出表現,加速時很容易就讓車輛在高轉速的有利範圍中運轉,VVA 可變汽門揚程切換時幾乎無感,車輛可以順暢的從中高轉速持續延伸至高轉,再加上車輛操控比較輕盈,出彎後的靈敏度也很足夠。

懸吊系統則是另一個讓人刮目相看的地方,通常東南亞製造的輕檔車,尤其是運動跑車樣式的車款,都有著比較偏舒適的懸吊系統,但是 YZF-R15M 的懸吊可說支撐性非常好,出彎時的車尾從未在賽道中扭動,進彎時的重煞車,前懸吊也能妥妥撐住,讓人期待遇到坑洞時是否也有很好的吸震效果。

不過在制動系統方面,雖然 BYBRE 的卡鉗有著不錯的制動手感,但是在制動能力感覺在賽道上還有可加強的餘地,煞車是能夠煞得進彎,可是要提早多久煞,以及進入的時速要不要降一下,都會成為騎乘 YZF-R15M 於賽道上因制動能力而需要多思考的問題,好在這問題好解決,可以先從更換來令片著手。

YZF-R15M 標配的 QS 進檔快排系統,可說是讓 YZF-R15M 成為預算充足的最佳選擇,一來是因為 YZF-R15v4 是無法透過選配的方式安裝 QS 進檔快排系統,再來就是這套 QS 調整的進檔時機以及舒適度等都很有水準,不再像以前都會有種「被鬼踹」的進檔感,而是順暢且穩定的換檔完成,所以如果預算充足,建議直上 YZF-R15M 是必要的。

以操控性來說,YZF-R15M 面對其餘競爭對手的來勢洶洶,第四代車款在更多的細節進行強化與最佳化調整,操控時的滿意度真的很難讓人忘懷,不論是在加速的反應,搭配快排的表現,以及進出彎懸吊系統的支撐強度,都讓 YZF-R15M 有著很好的競爭能力。
|結論
YAMAHA 台灣山葉機車這次在國外發表後沒多久,即宣布跟進引進 YZF-R15v4 以及 YZF-R15M 兩款車,對於國內的消費者以及車迷朋友來說絕對是好事,畢竟這次有公司貨就找不到理由等貿易商貨,配備誠意十足,車輛外型又繼承了 R DNA 的家族化運動跑車造型風格,同時加上車輛的騎乘整體表現實在印象深刻,對應現代需求也加入了更多電控輔助,甚至還有智慧型手機連線功能,YZF-R15v4 / YZF-R15M 也許看似價格昂貴,但這就是有沒有騎過就會知道對應的價值範圍在哪,真要說只能羨慕現在的年輕族群,剛出社會就能有這麼棒的車款能選,而且還有更多競爭對手能多加比較,不過就如同前面所說,規格與配備想要在同級距找到對手很困難,有著自家頂規運動跑車造型的樣貌更難,因此如果預算充足,YZF-R15M 絕對是值得推薦的首選。

以上文章/報導/試駕分享內所有規格、數據僅供參考,實際規格請以實車為主。
相關報導:
【快訊】台灣山葉宣布 R15 V4 / R15 M 正式引進開始接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