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牽了YAMAHA 的新車,很認真地看了使用手冊,裡面有提到新車0~1000 公里油門不要轉超過1/3,1000~1600公里不要超過1/2,有必要寫的這麼"深奧"嗎?還是要我畫刻度才能達成...... 想請教有經驗的大大,1/3和1/2 大概是指多少速度?
deass wrote:
小弟最近牽了YAMAHA...(恕刪)
馴車原則是,引擎和傳動在各轉速都跑一下子不要固定在一個轉速範圍,有問題還在保固範圍内不需要擔心,出問題的話原廠也無法查證車主是否超過某個速度或轉速,對吧?
deass wrote:
當然也知道訓車就算讓車的壽命多幾年,等到老車時大概也無法求證是否是訓車的影響
真的讓車活得久的,是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交給車行決定的婆婆媽媽,不是訓車機油什麼都斤斤計較的年輕人
訓車是很矛盾的概念
針對引擎,說訓車能讓磨合平均,矛盾的是引擎有機油保護避免磨損,如果新車就需要鐵磨鐵的磨平均,引擎就直接廢掉了
針對傳動,傳動本來就是要定期更換的消耗品,訓車是要訓什麼?
汽車機車在新車出廠都要進行測試(甚至送檢驗單位抽檢油耗排氣噪音),引擎都是全油門輸出的,所以只要幾天熟悉車輛特性就可以了
以前還看過有人說,汽車訓車前幾千公里不可以跑高速、不可以爬山、不可以長時間怠速,這樣買車有意義?
與其注意訓車,還不如注意日後維修車行的技術,很多時候車子是被修壞的....
deass wrote:
我只是想知道手冊寫的圈數有沒有實際換算成速度的
油門圈數的意義是引擎馬力扭力輸出大小
因為每次上路的狀況不同 (載重不同、路況不同),所以沒有你要的[換算成速度]的標準公式
只能說正常男生體重騎125CC,1/3油門大概就是市區順順騎到時速40-50左右
deass wrote:
一個就是我的國產汽車使用手冊也是有訓車的,1是新車時不要大腳油門,2是時速不要超過120
機械性能好不好大多數是出廠時就已經決定了(零件品質與公差),後續只要按時按標準保養就能全力發揮
大腳油門,這個定義模糊 (住山上的不用買車?營業貨車買來不要載貨?)
時速120,這個是很無聊的為了寫而寫 (在限速內合格行駛,台灣沒有任何一條路可以超過120,寫辛酸?)
這兩條加起來,我的理解會是在 [車輛熟悉+輪胎磨合+煞車磨合]
另外想到一條機車的,現在很多機車都是標榜"永不磨損的陶瓷汽缸",這樣還要訓車訓缸?
台灣的環境造成的很多獨特的保養迷思
早期物資缺乏,一台汽車或是一台機車都彌足珍貴,所以把車當命看的人比例高,衍伸出維修保養的過度消費(機車1000換油、汽車5000換油.....)
到國土面積大的國家,對大多數人來說汽車機車只是代步工具,甚至因為保養困難(保養廠太遠,工資太高)而衍伸出很多在自家車庫做DIY簡易保養的,原廠怎麼說就怎麼做,保養不用提早也不會延後,按時保養還出問題告死原廠就好了,這種環境反而能養出很多健康的老(或古董)車
除了汽車機車,台灣人在其他機械的保養就沒這麼"用心"
飛機、船舶、重型機械一定是按時保養按規矩保養,也不會刻意更換更高級油品,沒人敢亂來,飛機船舶耐用壽命都是30年~50年甚至更高
有些小型機械甚至用幾年、十幾年,用到壞了才知道要保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