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X的缺點就是碰到比較差的路面,前把手的抑震跳動的很厲害。
很多人是改前叉彈簧或是阻尼來改善。
不過個人是不喜做太大的改裝,因為改了這個又會有其他的問題也許出現。
之前在換了DUNLOPE SCOOT SMART聰明胎後,感覺這胎的胎壁支撐很好。
於是將前胎壓只打到26-28之間,騎起來對於抑震跳動的效果,感覺有相當程度的改善。
前幾天到機車行,突然想起網傳平衡端子加重可以有抑震減低跳動的效果,想說試試會不會更理想。
找了可直上的FZR的端子一邊約400克,結果一整個後悔。
把手變得比較重,過彎的靈活度變差,把手抑震跳動的感覺是有變好,不過因為龍頭變重之後,整個騎乘的效果變得不理想。
於是我就把前輪胎壓再把它補到28,還是覺得前龍頭不夠靈活。
再打到30磅,總算稍微好一點,不過抑震也變得稍微比較差了。
之前用原廠的端子,前輪打28抑震跟現在比差不多,但整個龍頭的靈活度及轉向沒那麼吃力。
騎了幾天適應一下,總是抓不回之前騎乘比較舒服的感覺,而且在市區騎起來相對比較吃力,手也容易酸。
看來加重平衡端子不見得對我會比較理想,看來還是乖乖把原廠配置的端子換回來好了。
以上報告,換比較重的平衡端子的狀況。
yessteven wrote:
SMAX的缺點就是...(恕刪)
其實,SMAX的把手易感覺震,是跟設計有關!!
比較直立,比較短的前傾角和拖曳距{SMAX:26° /82mm}

如果沒這樣設計,SMAX 1405mm 的軸距,很難靈活操控!!!
通常發生於旋轉中的物體,動平衡沒做好,或是物質間共振頻率相同
造成連續性共振。
共振傳達到手把後,會有跳蛋般的酥麻感。
而兩端加上重物,會將共振點移至端子端。用此原理降低手所擺放位置的共振程度。
但端子重量與其共振頻率會有關係。沒有儀器就只能用賭的方式。
一般而言越重中獎機率會高一些。
所以..
手把沒有軟弱到受到路面一點跳動就能變形來降低震動。
所以當然對抑制路面跳動是完全沒有效果的
方向一開始就錯,後面當然一定走錯。
以速可達前叉行程而言
要完全抑制跳動是不可能的。只能妥協而已。
要完全抑制一般路面跳動
行程一定要夠長
預載要在行程的一半以下
壓縮,回彈阻尼不可過於強烈。
沒錯,就是越野車的設定。才有可能過坑如無人之地。
但相對的,在高速,轉彎方面就會顯得非常沒有安定性。
有一好沒兩好。所以才說只能妥協。
更別提速可達前面短的可以的行程。
根本無法做到過多的伸、壓側行程。
yessteven wrote:
加重端子的經驗是為...(恕刪)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