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運動性、加速性能與重機韻味,這些特點都是台灣山葉機車 YAMAHA Force 155 全新級距車款的概觀,在 10 月初發表時即造成一波轟動,台灣山葉 Force 155 的設計中主打年輕族群,專攻帥氣外觀與更講求引擎性能,儘管底盤設定與 SMAX 155 接近,但 Force 155 以較輕的車重及更新的 ECU 版本,讓加速感增強,同時也符合台灣最新的六期環保法規標準,這次帶來的介紹中,不單只有針對外觀與操控等,我們也帶來加速實測、傳動組拆解介紹以及油耗測試,最後還有回文抽獎活動,獎項就是限量 15 份的 YAMAAH Art of Racing 2017 月曆,錯過就沒囉!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本篇文章也將進行分章節介紹,有興趣者歡迎點選下列連結進行跳章:
一、外觀與底盤
二、0-80km/h、0-100km/h 加速測試
三、傳動組解析
四、公路試駕
五、油耗測試
2016 YAMAHA Force 155 規格表

引擎:單缸水冷四行程 4V
缸徑x行程:58.0mm x 58.7mm
排氣量:155 c.c.
壓縮比:11 : 1
供油系統:噴射系統
變速系統:CVT 無段變速與乾式離合器
車台:鑽石型車台
前避震:33mm 潛望正立式油壓前叉
後避震:中置避震器,無可調
輪框:鋁合金鑄造五爪輪圈
前輪煞車: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碟盤直徑 267mm
後輪煞車:單向單活塞浮動卡鉗,碟盤直徑 240mm
前輪尺寸:120/70-13 53P
後輪尺寸:130/70-13 57P
長度x寬度x高度:1990mm x 715mm x 1115mm
軸距:1405mm
座高:805mm
乾燥重量:132kg
油箱總容量:7.4L

一、外觀與底盤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Force 155 的車輛左側與右側部分,有別於常規 150 級距速可達都是有龍頭蓋設計,Force 155 與 SMAX 155 相同,都是使用裸把設計,因此大燈與方向燈等都在車頭車殼上,另外也因為短尾設計,車尾造型更俐落,不過坐墊方面也能看得出來落差較大,後座可能要先習慣這點。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車頭與車尾則是另一大特色,車頭宛如 YZF-R3 造型設計,的確在短短幾個月的銷售期間內吸引不少車友目光,另外因為是全時點燈左右遠近分離設計,只要開啟電門就會亮單邊的近燈,車尾則有類大型重機的車牌架設計,尾燈組則是鹵素尾燈。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YAMAHA Force 155 從外觀上看起來就給人與常規講求運動性的速可達不同,採用更銳利的車頭造型,也因為是新的設計,其實市場接受度還有待商榷,但從最新出爐的銷售資料中,Force 155 也拿下今年 11 月的 150 等級國產車款銷售冠軍。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車頭設計使用與 YZF-R3 非常相似的造型,但有著更多層次設計,也因為沒有風鏡於大燈上方,Force 的車頭也改用整面亮面且充滿曲度的車頭造型點綴,中央還有小燈設計,上方造型進氣口內為喇叭,且還會因為不同車色而有不同的進氣口周邊色調。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Force 155 使用的大燈為 H7 55W 單燈絲設計,面對車頭的左邊為近燈,右邊則是遠燈,開啟電門後因全時點燈設計就會連帶開啟近燈,不過切換至遠燈後,並不會讓雙燈恆亮,而是單純點亮遠燈並關閉近燈。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大燈照射角度實際拍攝,亮度透過相機設定,調整至與最接近人眼現場觀看的亮度來做比較;Force 155 的燈型在近燈表現方面就經驗而言比較集中,左右兩邊並不會有多餘照射面積,不過光型控制非常好,完全沒有多餘溢光,切換至遠燈後燈型明顯遠很多,卻也與近燈相似,燈型不夠廣,如果開啟遠燈同時近燈也會保持恆亮,那 Force 155 的光型就會更漂亮囉!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大燈下方還有類似氣壩的造型設計,兩旁車殼銳角設計讓車頭看起來更有動感。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大燈上方的進氣口部分,進氣口僅有造型用途,裡面實際上安裝的是喇叭,不過進氣口有著跟車體相同特殊色調的造型圈,看起來也更有活力。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車頭側面部分也有著銳利的線條,且從側面也能看到車頭的線條如此有型。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從騎士的視角看過去,Force 155 也許對一般習慣速可達要有內裝與龍頭蓋的車友們來說會有點不適應,但隨著時間久而久之就會開始覺得 Force 155 龍頭這塊造型很吸引人,且充滿無限改裝可能。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左把手的部分與 SMAX 155 相似,Force 155 把手尾端沒有配置平衡端子,開關部分則有遠燈/近燈切換開關與方向燈開關、喇叭按鈕,標準化設定。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儀錶板為全數位顯示,包含轉速錶、時速錶都在這組液晶儀錶板中,一旁則有四顆燈號,分別代表引擎故障、水溫過高、遠燈以及方向燈狀態顯示。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儀錶板在夜間時的背光是橘紅色背光,實際使用感覺稍微有點偏暗,除了可以顯示時速與轉速,Force 155 的儀錶板還可以顯示總里程、單趟里程 1/2、機油更換里程、時鐘、目前電壓與平均電壓等功能,但缺少水溫顯示。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Force 155 為全時點燈系統,所以右邊把手僅有電啟動按鈕,沒有其他開關配置,但很可惜的是連警示燈開關都取消,另外油門把手使用雙油門線設定,具有比較高的安全性。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龍頭下方的配置部分,由於 Force 155 的車殼設計特殊,YAMAHA 也在兩旁多出類似氣道之造型,龍頭中央還有防跳脫掛勾,中央置物空間可以放入一杯大杯手搖杯飲料。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車輛左右邊的氣道造型,相信應該有很多車友會在這邊做出不同花樣。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鎖頭配備多段合一功能,也是目前標準的功能,包含電門起閉、龍頭鎖、免熄火開車箱、油箱蓋,並且配備磁石防盜設計,鑰匙體積比起以前 YAMAHA 常用規格來得更小,摺疊功能一樣不缺。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前方置物空間沒有分隔左右設計,僅有深度差異,中央掛勾具有防跳脫設計,左半邊為小置物空間可放毛巾等物品,右半邊則是飲料杯空間,常用的 600ml 寶特瓶輕鬆置入,手搖杯飲料則可以放入大杯以下等級,超大杯等就…乖乖用掛勾吧!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Force 155 前方空間因為沒有龍骨設計,所以具有非常平坦的腳踏空間,載電腦主機或者包包等物品可說綽綽有餘,當然作為學生族群考量優先的新款車種,腳踏踩踏部分當然也要有包含斜踩與平踩的多角度踩踏囉!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Force 155 的坐墊部分保有類似 SMAX 155 之設定,但是比起來更有特色,因為 Force 在前後座的分隔點變得更明顯,且也有小幅度調整海綿厚度,讓乘坐舒適感更好;小編在文章後端有進行連續近兩小時的試駕油耗測試,中間完全沒有離開坐墊,Force 的坐墊品質表現不錯!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車箱空間因為將電瓶改至前端,所以前端空間稍微犧牲一些,但獲得更好的操控特性,而後端的安全帽置入空間,大多數情況都能放入 3/4 安全帽,如果是比較偏小的帽體如 SOL SF-3 或者 SF-2 等款式全罩式安全帽,則可以輕鬆置入且蓋上坐墊唷!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當然也有少部分帽體因為設計特殊,而無法置入車箱下的空間,YAMAHA 在前端也有提供兩組掛勾,讓車友們能夠將安全帽掛在這邊,省下當帽奴逛街的需要,不過也因為產品定位關係,自動坐墊開啟在 Force 155 上是沒有配置的。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坐墊下的店瓶蓋打開後,內部電瓶為 YTX7-BS 電瓶,俗稱七號薄型,YAMAHA 大多數的 125 / 155 等級都是使用此電瓶。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另外,Force 155 作為首批完全支援六期環保的車款,在發表會時也有說明支援 OBD 規格資料讀取,雖然端子使用為特殊規格端子,但經過轉接後,就可以使用標準 OBD 的 16Pin 端子囉!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這就是經過原廠轉接線所轉出來的 16 Pin OBD-II 端子,雖然端子走 OBD-II,資料流則是走 OBD-I,這點一定要特別注意,避免買錯規格無法讀取 ECU 資訊。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像小編之前準備的 V-Gate 二代或者三代藍牙 OBD 發射器,就可以透過轉接線插在 Force 155 上,這樣就可以透過手機來讀取車輛狀態,如果只想讀取數據,就省去改裝 ECU 與 ECU 專用藍牙發射器之必要。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這個畫面是透過 Android 手機安裝 Torque 軟體讀取 Force 155 的 ECU 從 OBD 端子提供之數據,可以看到電壓、點火正時、水箱溫度、引擎負載、油門開度以及引擎轉速等。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且因為 Force 155 是首輛完整支援 OBD 並符合六期環保要求的 155 國產速可達,就連時速資料也會送入 ECU 內,也因此其實 Force 155 的 ECU 是可支援油耗計算顯示的,當然未來別台車也使用此顆 ECU 的可能性也更高囉!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在坐墊旁邊車殼處,可以看到一組下凹的車體線條,這組線條看起來讓 Force 155 看起來更有特色。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不過 Force 155 的前座坐墊舒適度雖然不錯,可是後座的高度比較高一些,如果後座乘客比較嬌小,上下車會有一些困難。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雖然 Force 155 定位比起 SMAX 155 來得稍微不同,但為了舒適性的飛旋腳踏當然不可或缺。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車尾線條也是 Force 155 的一大特色,充滿機械感造型與多重線條,讓車尾看起來更帥氣吸引年輕族群,車牌牌照架更是類似重機造型設計,與車頭有著相互呼應之感,但尾燈使用鹵素燈泡是比較可惜之處,還好訪間已經出現許多對應改裝品,對於喜愛 Force 155 的車友們來說,那些尾燈應該也是相同引人注目。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車牌牌照架部分,遠看有些類似 TMAX 530 之設計,近看則又有其獨特風格,兩旁方向燈也蠻可惜的,若是能使用 LED 燈具組,將會看起來更簡潔。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前輪部分,Force 155 使用 KENDA K6007 輪胎,屬於 KENDA 與 YAMAHA 合作之專用胎款,具有較耐磨同時兼顧過彎時抓地力之設計,前輪規格為 120/70-13 53P,並搭配 267mm 的固定式煞車碟盤。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前輪煞車卡鉗為單向雙活塞浮動式卡鉗,卡鉗本體與 SMAX 155 使用之款式相同,同時也可以看到 Force 155 的前輪輪速感應使用霍爾效應傳感器,捨棄傳統鋼索,可獲得更精準之時速資訊與免除碼表鋼索斷裂之可能。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前輪懸吊使用 33mm 設定,在操控性與穩定性上取得平衡,而前輪的支撐性更硬朗一些,所以面對重煞車時,車頭也不太容易沉過頭,配上五爪的烤漆輪框,相信這應該都是針對年輕族群而生。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155c.c. 強制水冷引擎,撇除組裝問題外,在 SMAX 上獲得不錯且穩定的風評,不過 Force 155 雖然在引擎本體設定沒有改變,可是引擎的供油曲線調整蠻多的,也因此 Force 155 在前段的加速度更好。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能夠顧及傳動效率與壽命的濾網冷風進氣口,可以將空氣過濾後再吸入傳動箱內,免除傳動箱吸到異物而造成內部高速旋轉組件受傷之可能。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一體式水冷設計是 Force / SMAX 這顆 155c.c. 水冷引擎之特點,少掉一大段繞至車頭的水冷管線,也少掉吃電的強制氣冷風扇,這種設計當初在台灣推出時,即讓人擔憂,不過事實證明目前這設計除了組裝造成的問題以外,很少看到車友們在路邊炸水箱等救援的畫面。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在水箱的外側還有設計一組氣流導引片,能透過導引片來讓新鮮冷空氣吸入主水箱散熱。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Force 155 為了操控性,維持使用中置避震器設定,Force 155 的後避震器設定也與 SMAX 不太相同,設定上 Force 的預載偏硬,但阻尼則較軟一些。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排氣管因應六期環保法規,內部的觸媒與隔板設計與 SMAX 也稍有不同,可是最讓 SMAX 車友們羨慕的,應該就是 Force 的防燙蓋體,Force 防燙蓋設計得非常帥氣。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不過,幸好鎖點與 SMAX 相同,也有 SMAX 車友更換這組全包覆式防燙蓋,看起來質感更棒了呢!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Force 為了減輕洗車的痛苦,在後輪上方也新增土除設定,能夠抵擋大部分直接捲起的水與泥土,至於 SMAX 能不能裝?答案是不行的,因為使用的固定點不同。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Force 155 後輪煞車系統也是碟煞,配備單向單活塞浮動卡鉗與 240mm 固定式碟盤,煞車手感還不錯。

二、0-80km/h、0-100km/h 加速測試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既然在標題提到 Force 加速提升有感,那到底 Force 的直線加速成績如何呢?小編一樣請 70kg 之騎士進行 0-80km/h 以及 0-100km/h 的加速測試,每組測試三趟,並把三趟的成績都公開給大家欣賞。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我們就不賣關子了,經由 QSTARZ LT-Q6000 10Hz GPS 測試儀,可以看到 0-80km/h 僅需要 10.194 秒即可完成,但 0-100km/h 最快則需要 22.780 秒才能完成。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先來看 0-80km/h 的加速度成績,三趟中最快為 10.194 秒,最慢則是 11.017 秒,不過就算最快或者平衡,這個數值比許多 125 主流運動車系還要快,也許會說 155 比 125 快很正常,但別忘了 Force 155 的乾燥重量就達 132kg,若算上機油、電瓶、水箱水、汽油等加入後,能有這種成績非常驚人!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但是 80-100km/h 這段就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因為 0-100km/h 這段成績再怎麼快都需要兩倍以上的時間,最快 22.78 秒才能完成,與剛剛的數據比較即可發現不論距離或者時間都多很多,可說明 Force 155 將動力調整得比較接近前端輸出,而較不著重尾速之延伸,測試時很可惜無法借到全原廠且里程相近的 SMAX,不然若把兩數據相比之下應該會更有趣!

三、傳動組解析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對於引擎族相同的 Force 155,卻有不同加速表現的設定,在發表會與之後媒體試駕日時,大家都很好奇傳動組是否有明顯變更,才能造成這種表現,所以也引起小編的興趣,藉此章節拆開傳動組,來一探 Force 155 的傳動設定吧!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先從空濾著手,好的加速動力一定要有大面積的空濾效果,才能在需要時提供大量新鮮空氣給引擎使用,Force 155 的空濾棉片與 SMAX 耗材完全相同,所以兩者可以互相通用。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拆開空濾片後,空濾箱的容積非常大,對於加速需要的大量新鮮空氣,以原廠排氣量而言,Force 155 不太需要再另外改裝這部分。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接著就先把傳動箱的外蓋拆除,外蓋僅需兩顆螺絲即可移除,移除外蓋就會看到金屬的內蓋以及旁邊的傳動箱進氣口。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傳動箱使用濾棉式濾網設計,SMAX 也是使用此相同設定,能夠延長傳動箱內的壽命,避免異物入侵造成內部高速旋轉件受傷。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傳動箱後端則有熱氣排出孔,CVT 無段式變速與乾式離心式離合器及外套都會產生高熱,所以若允許的話,保養時也記得請車行檢查進氣濾棉以及排氣口是否有髒汙堵塞。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把傳動箱內蓋移除,Force 155 的傳動總成映入眼簾,而這些設定就外觀上來說幾乎與 SMAX 完全相同,但有些東西無法光用看的確認,所以接著繼續拆除這些傳動件。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傳動蓋本體部分,螺絲非常多,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長短順序,裝錯的話會無法將傳動外蓋確實蓋緊唷!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前傳動組楓葉盤上可以看到 1DK 字樣,這點與 SMAX 相同,但我們更好奇的是後方普立珠或者普利盤等料號是否有改變,所以待會把這邊拆開來再看看!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另外,為了讓大動力輸出更順暢,Force / SMAX 的傳動也有使用軸套墊管,將齒輪延長至傳動蓋上,可以將應力分散,軸心抖動也會減少更多,而且為了避免傳動箱過寬,軸套墊管與螺帽設計也經過巧思調整。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傳動蓋上容納軸套墊管用的孔位,這部分實際上是培林,將墊管延伸至此後,就能讓應力分散在傳動蓋上,在大型速可達非常常見,中小型車款則比較少見。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傳動組大部分解之後,從配置上可以看得出來與常見的傳動組稍微有一點點不同,不過那是在後軸墊管部分。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前傳動組楓葉盤的編碼為 1DK,這部分與 SMAX 完全相同,依照使用痕跡來說,背後大約剩下 2.5mm 沒吃滿,同時也可以看到楓葉盤中央有凹槽,用於改變中心軸的接合部分。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普利盤的部分,一樣是六普利珠設計,同時在料號方面也是 1DK,代表普利盤也與 SMAX 相同,同時也可以看到普利盤有許多肋條,用於強化普利盤的耐用度。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普利盤軸套部分,軸套的總長度為 54mm,直徑則有約 24mm,這個規格也與 SMAX 相同。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普利盤壓板與普利珠部分,普利盤壓板上也能看到 1DK 的零件編號。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普利珠的規格為外徑 20mm,厚度為 11.9mm約 12mm,這個規格同勁戰車系,當然也同 SMAX 使用部品。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最有可能造成起步與加速有變化的設定在普利珠部分,但經過測量後,Force 155 的普利珠重量為單顆 12g,六顆總重 72.24g,這數據與 SMAX 使用的普利珠完全相同,令人意外呀!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至於皮帶部分,也是使用由日本三星 Mitsuboshi 製造的皮帶,編號同樣與 SMAX 相同,為 1DK-E7641-00,基本上這樣說的話,從前組到皮帶部分都與 SMAX 相同,置於後組呢?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傳動組後組的離合器及開閉盤總成部分,從離合器上的編碼也是 1DK,可以確認離合器總成部分也與 SMAX 相同。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因為測試車輛的里程還沒破三百,離合器蹄片上的磨耗程度還無法作為參考,但可以看得出來受力分散得不錯,大約 2/3 的面積都有作用到。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離合器蹄片的寬度大約在 27.03mm,長度則約 65.79mm,可用摩擦面積比起一般常見規格寬上且長上許多,因此也能將更多動力確實輸出至後輪。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離合器外套部分,也就是俗稱的碗公,碗公的打印也是 1DX,與 SMAX 完全相同。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為了對應高轉速的使用,碗公也有做到打洞鑽坑平衡,讓碗公的平衡程度更好,轉動時就不易產生震動。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翻到背面部分,設計可說與 SMAX 如出一轍,也就是說傳動組的設定與 SMAX 完全相同,但卻能造就出不同的騎乘感受,這點相信 YAMAHA 在 ECU 與周邊搭配上應該還有更進一步的差別。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碗公的內徑規格為 125mm,這點與大多數俗稱大組的碗公相同,但是真的能通用嗎?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說時遲那時快,手邊剛好有一顆 KYMCO GY6 車系的碗公組,將正面與背面擺在一起拍照,兩者就造型上幾乎如出一轍,但是其實細看就會看到幾個大差別!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首先在連接軸心部分,SMAX / Force的長度比較短,且對應軸心的齒痕完全不同,所以就這點來說,GY6 及後續衍伸車系與 SMAX / Force 的零件是不可互相通用的。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另一部份就是這裡,為了讓大面積離合器蹄片能有更好的咬合面,SMAX / Force 的離合器不單只有軸心高度降低,連咬合面的厚度也增高,因此能夠獲得更大的摩擦面積,換取更多動力輸出至後輪。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這樣的設計,加上後軸套管做內縮螺帽處理,造就雖然咬合面積比同級距車款大很多,卻能夠不增加左傳動箱太多厚度,這點必須讚一下 SMAX / Force 的引擎設計,不過也因為如此,兩車的設計非常接近,卻能夠有騎乘感的不同,YAMAHA 調整車輛的設定可真有兩把刷子。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傳動箱內部還能看到與 SMAX 相同的濕式啟動盤,使用濕式啟動盤也能延長啟動盤本身的耐久壽命。

四、公路試駕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有著 SMAX 身影的 Force 155,在賽道上的試駕已經讓小編非常驚訝,因為就 YAMAHA 的定位來說,兩輛車走著不太相同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YAMAHA 也成功把沉穩的 SMAX 架構變得更活潑,也就是更有活力的 Force 155 登場,不過來到公路上又是另外一回事,公路的品質不比賽道,理論上會感受到更多 Force 155 帶來的操控回饋。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攻略彎道時,Force 155 的彎道特性非常容易掌握,車體更靈活輕巧好操控,且指向性準確,前後懸吊調整得很讓人放心,尤其是前懸吊的部分,處理得很好掌控,能夠感受到路面震動,卻又不會過度偏硬朗。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Force 155 的加速表現讓人激賞,尤其在 40~80km/h 這段加速感很強烈,加速動力可說隨傳隨到,在市區或者在山路上需要這段速域的加速力道時,這種設定很棒!要超車等都不會很辛苦吃力,但是也因為比較強調起中速,尾速延伸性等就不太吃香。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制動性能與輪胎的表現,因為 Force 155 使用前後碟煞組,所以在煞車表現還算不錯,但手感要是能夠在硬朗一些會更棒,而輪胎的表現在公路上與賽道時表現差異蠻大的,公路上因為要顧及耐用度,所以在直線的表現需要較多的熱胎時間,彎道也需要更多熱胎時間,熱胎後表現不俗。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雖然 Force 155 定義得比較年輕活潑,那是不是代表這車很輕浮不穩定?那也未必,因為 Force 155 還是有著 SMAX 那種穩定底的設定,在中置避震器設定上有維持下來就是最佳證明,雖然日後改裝市場很大,不過若是 Force 155 能夠配備可調整預載的中置避震器,也許會更符合外觀帶來的感受。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另外就是乘坐舒適度部分,Force 155 在前座海綿部分有加厚,這樣的設定讓坐墊變得更好乘坐,且後靠墊部分夠厚實,所以乘坐舒適度也有提升,但後座乘坐時,頭部會高出騎士許多,比較偏向大型速可達的感受,這點可能要先與後座溝通良好,建議可以的話還是帶著後座乘客一齊體驗看看再來決定吧!

五、油耗測試


影片-YAMAHA Force 155 油耗測試;小編對於這輛符合六期環保法規的 Force 155 來說,能有好的動力輸出,那就更讓人好奇油耗的表現是否在依定水準之上囉!所以小編進行一段長約 60 公里的連續測試,中間路段包含山路、市區道路、郊區道路等複合路段,以符合大多數騎士的需求。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在出發點先加滿油之後,開始進行測試,到最後回到加油站時總共已經行駛 60.6km,加油站加油成績為 1.56 公升,也就是說平均油耗為38.84615384615385 km/l,大約等於每公升汽油可行駛 38.85 公里,這數值其實非常驚人,因為以一輛主打性能的 155c.c. 車款來說,能有這種油耗已經遠遠比部分 125c.c. 車種還省油呀!當然這個數值僅供參考,油耗會因為右手的安分與否及路況而改變。

回 文 抽 獎 活 動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一年很快的又過去,新的一年又要來了!大家準備好新的月曆沒呀?如果還沒準備好沒關係,只要在這邊回答兩個問題,就有機會可以抽到 2017 年的 YAMAHA Art of Racing 月曆,總共數量有多少份呢?不是四份,不是五份,當然也不是只有十份,Mobile01 總共會抽出 15 份!有什麼理由不馬上回文來參加抽獎呢?

贈品數量
YAMAHA Art of Racing 2017 月曆 x 15 份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Art of Racing 2017 月曆贈獎活動規則:
1. 只要回答下列兩個問題,即具有抽獎資格!
2. 回文活動有效日期為 2016/12/16(五) 至 2016/12/21(三) 23:59:59(發文時間為主),得獎通知將在 2016/12/22(四)更新於本篇文章,並同時發送私人訊息通知中獎者,期限為2016/12/28(三),逾期未填寫收件資料視同放棄得獎唷!個人資料僅供活動聯絡使用及日後得獎連絡和寄送使用。
3. 贈品寄出日期為2016年 12 月 29 日,請確實填寫收件人資料,並確認聯絡電話保持暢通。
4. 本活動保留變更及解釋權利,若有更動將於本篇文章公布,不另行通知。

問題內容:
1.YAMAHA 今年在台灣滿 30 周年,30 周年過程中帶來許多特色車款以及新車款,看完這一整年的新車款,大家對台灣山葉的期許為何呢?
2.2017 年 YAMAH Movistar MotoGP 廠隊選手換人做,有沒有什麼話想對兩位選手 Valentino Rossi 以及 Maverick Viñales 說呢?

延伸閱讀:
[採訪]街頭新鋒潮 YAMAHA 台灣山葉水冷運動風 Force 155 發表會
新銳外表衝勁十足 YAMAHA Force 155 賽道試駕

得 獎 名 單 公 布

加速提升有感 YAMAHA Force 155 深度試駕
恭喜以上十五位網友獲得限量 YAMAHA Art of Racing 2017 月曆一份,請收到私人訊息後請盡快回覆收件資料,逾期視同放棄唷!
2016-12-16 10:01 發佈
頭香?

1515151551515
1.YAMAHA 今年在台灣滿 30 周年,30 周年過程中帶來許多特色車款以及新車款,看完這一整年的新車款,大家對台灣山葉的期許為何呢?

把後勤和組裝再精進


2.2017 年 YAMAH Movistar MotoGP 廠隊選手換人做,有沒有什麼話想對兩位選手 Valentino Rossi 以及 Maverick Viñales 說呢?

來台灣會會車友好嗎?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1.YAMAHA 今年在台灣滿 30 周年,30 周年過程中帶來許多特色車款以及新車款,看完這一整年的新車款,大家對台灣山葉的期許為何呢?

期望引進更多有競爭力的車款


2.2017 年 YAMAH Movistar MotoGP 廠隊選手換人做,有沒有什麼話想對兩位選手 Valentino Rossi 以及 Maverick Viñales 說呢?

猴王不死,GOGOGO
--Gordan Tseng--
1.YAMAHA 今年在台灣滿 30 周年,30 周年過程中帶來許多特色車款以及新車款,看完這一整年的新車款,大家對台灣山葉的期許為何呢?

作好車、車好賣、祝大賣,當然消費者希望有便宜又好的車。


2.2017 年 YAMAH Movistar MotoGP 廠隊選手換人做,有沒有什麼話想對兩位選手 Valentino Rossi 以及 Maverick Viñales 說呢?

有機會來臺灣秀一下車技,是說臺灣的場地OOXX!
1.引進2017 R6

2.VR46贏得世界冠軍
我騎車開車搭公車 危險的是人不是車 廢禁行機車 重機上國道 燃料費隨油徵收
1.YAMAHA 今年在台灣滿 30 周年,30 周年過程中帶來許多特色車款以及新車款,看完這一整年的新車款,大家對台灣山葉的期許為何呢?

期望引擎 外型的更新之外.能夠在安全設計上更加強.全面ABS


2.2017 年 YAMAH Movistar MotoGP 廠隊選手換人做,有沒有什麼話想對兩位選手 Valentino Rossi 以及 Maverick Viñales 說呢?

羅西已屆退休年齡.再跑也沒幾年.看一場少一場. 期盼安全為主 為賽車生涯畫下完美句點
1.YAMAHA 今年在台灣滿 30 周年,30 周年過程中帶來許多特色車款以及新車款,看完這一整年的新車款,大家對台灣山葉的期許為何呢?
手把怎麼還是這種陽春配置
怎麼沒有運動感
從好幾年前的手把到現在都沒變

2.2017 年 YAMAH Movistar MotoGP 廠隊選手換人做,有沒有什麼話想對兩位選手 Valentino Rossi 以及 Maverick Viñales 說呢?

我真的不認識這兩個人
1.YAMAHA 今年在台灣滿 30 周年,30 周年過程中帶來許多特色車款以及新車款,看完這一整年的新車款,大家對台灣山葉的期許為何呢?

小弟從高中到現在大四騎了三台車都是Yamaha RS gtraero force
yamaha 品質就是好 不像我鄰居某羊的常常送修
希望山葉能夠繼續保持它的好品質
期望能夠在安全設計上更加強.例如全面ABS、全面有警示燈


2.2017 年 YAMAH Movistar MotoGP 廠隊選手換人做,有沒有什麼話想對兩位選手 Valentino Rossi 以及 Maverick Viñales 說呢?

羅西讚讚 另一個不認識哈哈哈
1.YAMAHA 今年在台灣滿 30 周年,30 周年過程中帶來許多特色車款以及新車款,看完這一整年的新車款,大家對台灣山葉的期許為何呢?

從以前到現在都是騎騎了Yamaha
說真的還滿欣賞yamaha 品質
安全性就不用說了
雖說一分錢一分貨,不過還是期望能夠價錢上多多優惠一點更佳



2.2017 年 YAMAH Movistar MotoGP 廠隊選手換人做,有沒有什麼話想對兩位選手 Valentino Rossi 以及 Maverick Viñales 說呢?

都不認識,換人做就是想要改變,不管誰做只要對公司有利就行,加油吧
  • 11
內文搜尋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