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自從20年前入伍後,機車就只是從A地點移動到B地點的代步工具了。
因此這些年來,從未關注過什麼車是什麼造型、有什麼優缺點、有什麼車上市了。
以前總是把每輛機車都顧得閃亮亮,現在則只在乎能順利發動、騎到目的地。
高一時,就每天騎著家裡的「勁風 50」上下課,就只是代步、方便;
高二時,開始追求速度、造型,所以打工存錢買了一台「迎光 150」,再小改一下;
大一時,愛上的跑山路的快感,所以買了一台「FZR 150」,三不五時就跟同學往山裡跑。
那時,下雨騎「迎光」,好天氣騎「FZR」,一直到入伍當兵,就把機車給賣了。
退伍出社會後,因為主要的交通工具都是開車(開始改汽車),
因此當時購入的「頂級迅光 125」,就只是代步而已,一路騎到現在。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表達小弟一直是 YAMAHA 的忠實顧客,
有購車需求,一定就只選 YAMAHA。
最近,那車齡十多年的「頂級迅光」開始一大堆問題,
於是興起了換車的念頭,開始請教公司年輕的同事們,
條件限定一定要前後雙碟,最好要是 YAMAHA 的。
沒想到同事們異口同聲的說:現在的 YAMAHA 不能買啦,問題一大堆!
叫我自己上網做做功課,於是開始會點進 01 的機車版研究研究,
發現「新勁戰」完全就是我想購入的車型,但在網路上被反應的問題還真不少,
而且從上市沒多久就開始出現問題,一直到現在。
我相信,YAMAHA(台灣山葉機車)一定會解決問題的,只是遲早罷了。
但個人不解的是,這樣一間具規模的知名企業,濃濃的日本背景,
一輛新上市、價值八萬的「新勁戰」,在網路上討論得沸沸揚揚,
YAMAHA 居然一點回應都沒有(官網未見有任何說明或反駁)!?
若網路上說的是假的,「台灣山葉機車」不是應該要 “主動” 出面嚴正駁斥嗎?
若網路上說的是真的,「台灣山葉機車」不是應該要 “主動” 公告表示正在研擬解決方案,讓已購車者安心?
若網路上說的是真的,機率又這麼高,「台灣山葉機車」不是應該要 “主動” 暫停販售,以免讓瑕疵車輛繼續流入市面?
若網路上說的是真的,機率又這麼高,但已經解決了,「台灣山葉機車」不是應該要 “主動” 公告讓消費者安心購車嗎?
怎麼感覺就只有新聞媒體一篇小小的報導,
但 “感覺上、網路上“ 看起來是有瑕疵、有問題的車,卻仍然讓大家繼續買、繼續騎?
這就像是:食品廠做的食品被發現食材有問題,卻仍繼續賣,即是有人吃了肚子痛。
但各地店家向廠商反應了以後,食品廠仍然繼續出貨,有瑕疵的食材繼續用,大家就繼續擔心自己會不會肚子痛。
而食品廠就繼續裝聾作啞,既不回應、也未見改善,但繼續賣?
各地店家明知可能有問題,也繼續賣?
知道或不知道的顧客上門,也繼續買,然後知道的就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肚子痛?
不知道或沒有當下肚子痛的顧客,也不知是否同為瑕疵食材,若幾年後也開始肚子痛,責任歸誰?
所以好奇請問各位比較清楚也熟悉「台灣山葉機車」的前輩們,
是什麼樣的一個概念,會讓這麼具規模的一間國際級企業,把台灣的消費者吃得死死的?
或是針對網路上各種不實的指控,這麼具規模的一間國際級企業,卻一點反應也沒有?
好奇怪!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