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機油的選擇

各位大大~我車是新勁戰,已有五念多了,我聽說超過五念以上機油就要用好一點,我之前都使用美孚1號10w-40的,但最近我朋友建議我改用5w-50的。請問各位大大們,是否要如同我朋友所說的換油呢?我都900公里換機油。 謝謝各位大大~感謝!
2015-08-21 9:4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機油 選擇
50的太黏了,10W40就夠了,大廠油就好了用到50除非每天都在跑長途
!!!!!!!!= = !!!!!!!!

MinG -00 wrote:
50的太黏了,10W40...(恕刪)


5W-50

前面的5W才是指黏度,後面的50是指耐高溫時間
5W是很不黏的(跟10W比)

黏度 不黏到黏分別是 0W-5W-10W-15W-20W
機油黏度表示跟時間沒關係

這是複級黏度表示方式
市面上常見的有 SAE 20W-50、SAE 10W-40、SAE 15W-40 .....等

複級黏度機油W後面的數字定義和單級黏度一樣,是以100℃時的黏度來作測示、數字愈大代表黏度愈高。

而W即英文字即冬天之字首,W前的數字代表低溫時所測得的黏度、數字愈小代表愈低溫時的機油仍然不會結凍(低溫流動性良好)、也就是說數字愈小、愈可以在更低溫環境下使用。



蔡阿宏 wrote:
前面的5W才是指黏度,後面的50是指耐高溫時間

這種對機油號數的錯誤解讀
在台灣竟然有辦法可以從幾十年前一直流傳到現在!!

SAE複級機油前後的號數 , 指的都是"黏度(viscosity)"
前面是低溫黏度 , 後面是高溫黏度


個人認為 , 以前之所以有人會把後面的號數當成耐溫範圍
是因為二三十年前受限於機油的煉製技術 , 導致如果要耐溫 , 只有不斷提高機油黏度一途而已
才會出現環境幾度,尾數就要對應到幾號這種說法
現今機油煉製技術早已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
但台灣民風保守又念舊 , 幾十年前的錯誤老觀念能流傳到現在 , 想想其實也不意外

在台灣 , 一般使用狀況 , 40尾的機油已綽綽有餘
如果引擎吃機油可使用高黏度稍微治標
想治本還是搪缸換缸最徹底
如果引擎沒問題 , 改用高黏度機油只是白耗汽油而已 , 保護性根本沒差
個人認為機車的機油差異性不大,在怎麼騎都是時速100以內較多,不像汽車可以在高速公路奔馳,
所以都去大賣場買個一箱用美孚1號10w-40的機油,好用又不貴!穩穩騎個十年後才換車!
引擎的負載高低是看轉速與壓力

並不是車速
(因為車速不等於轉速)

汽車要跑100KM只要3000轉就可以了
小羊有的拉到9000都不一定能上100KM


油質有差
也看車型與操的程度


像我的車因為小排氣量靠高轉速才能擠出扭力與馬力
上路幾乎一路都在8000轉在跑(而且因為有限速才沒辦法破8000)
車速不快轉速高

如用原廠礦物油20w50
跑1000KM後放出來比5W30還水

所以油質有差
機油能省沒多少錢.但修吃機油是夭壽貴數十倍
別拖久才換



這年頭沒有油質也沒有黏度的機油非常多
中油就是各中翹楚
HONGDOG wrote:
個人認為機車的機油差異性不大..(恕刪)

其實~~~~若是以SMAX來說....全原廠都未改.....最直接改變其性能差異的....就是機油!!!
差異性大不大....那就見仁見智了!!!!
自己獨跑或許沒感覺~~~~
但是一遇到同SMAX.....跑跑看就可以見分曉了!!!!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我自己本身騎G6-150,目前公里數 1萬公里,新車到現在都用原廠專用油,一瓶250~300之間,DIY自行更換,沒吃機油問題,狀況良好,本身也問過5~6家以上車行技師跟上網爬相關文章,重點 有些車行技師為了賺錢,常推更貴的機油 或 來路不明的進口機油,看都沒看過,尤其是買到 平行輸入的機油,容易買到 沒國家認證 及 用低階的潤滑油添加其他添加劑當 高階油使用賺取更高暴力,PO 幾個影片,自己去判斷,我也非專業,讓專業的去解釋會比較清楚


保護引擎關鍵 慎選機油延長壽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KtWpl_p7RU



KYMCO 光陽 愛車研究所 油泥篇 TV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PJhnUr3TiM

機油不能只有潤滑和散熱,如果清潔性不佳,會讓引擎油泥持續累積,影響效能。KYMC­O正廠機油有效融解油泥,讓引擎發揮最佳表現!


會PO光陽的機油篇,是參考,不是叫你換光陽的機油,而是每廠牌的車都有自己適用的機油,有些車設計出來不適合用黏度厚的機油來使用,反而容易增加引擎內的油泥,導致車子沒力。


2011年6月,行政院消保會採樣27件市售機油,81%標示不符規定。




代理商疑賣假機油 認證涉偽造-民視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UWSXT7idVo

~>這篇給我的論點,使用代理商(非原廠)購買的平行輸入機油也會有風險,不管代理的是真假油或車主駕駛習慣激烈不良導致引擎損壞,重點在遇到問題了代理商就是閉門不見或拿假的公文來卸責,這會是車主想要的答案嗎?


題外話,像打籃球一樣,穿一般NIKE籃球鞋打球,自己跳起來頂多碇板,賣鞋的說,你換穿JORDAN鞋可以跑得更快可以灌籃,結果發現自己被唬了,有點不相干,做一點比喻。



蔡阿宏 wrote:
5W-50前面的5W...(恕刪)


那一堆turbo的車都加0W-20 不是早就燒掉了...
對 我就是這麼說 謝謝!!!

這只是復級機油的黏度表示方法
依照不同使用習慣跟環境來用油
至於那不耐用還是看廠牌跟配方

相同黏度的油也有不同的價位
黏度域越廣的機油添加劑也比較多
各廠牌品質差異會比較大一些

黏度低的機油散熱性比黏度高的好
但有可能油膜抗剪性會比較差
但也有前面說的給turbo用的低黏度機油

選油很簡單
不外乎大廠
然後黏度再依照你騎乘的情況做調整即可
不要買那種來路不明的機油或是神油就好

大廠是指什麼?
有機油公會認證 有車廠認證
而且在他們資料庫中找的到檢驗結果的油

其他阿立不打的混油 沒有coco就不要嘗試

PS:油泥絕對不是光陽說加新的機油就能清潔的
已經可以挖到"泥" 一般都要拆引擎清洗了...

所以記得更換機油才是上上策
至於多久換一次 還是看車種跟使用環境還有用油品質
這又是另一個可以吵的點...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