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舊勁戰移植新勁戰儀表的安裝全紀錄之後
再次分享給各位全新的創意 表面完全免補土
舊勁戰直上GTR Aero高反差液晶儀表 安裝全紀錄
再次的將同門兄弟異車結合更細緻的步驟呈現給各位
GTR Aero儀表比新勁戰儀表整體尺寸小上許多
但是錶面上下高度卻比起舊勁戰原先的指針儀表略小5mm
導致儀表安裝上車手內蓋時下方會有5mm空隙產生
若要填滿縫隙 表面勢必需要使用補土將空隙填滿起來
但是此區塊就會沒有咬花的紋路 整體完成度就降低了許多
個人相當不能接受 這樣子美中不足的遺憾缺點
朝思暮想 堅持不餒 終於想出方法使 原先的儀表孔位縮小5mm
補足遺憾達到最高完整度猶如原生版本 諺語說得好 江湖一點訣! 講破沒價值!
前面點破梗大家就按下上一頁逛別篇摟 請繼續看下去巴
施工所需材料與工具
首先使用鑽石切片 切除原本儀錶板的固定鎖點
接著再將原本儀表板的肋給刨除掉
新勁戰車手內蓋與GTR車手內蓋比較
GTR車手內蓋 原始尺寸101mm
勁戰車手內蓋原始尺寸105mm
經過縮小手術後的 勁戰車手內蓋尺寸 100mm
接著拿出預先設計好的模板 黏貼於車手內蓋上面 並沿線挖除即可
做的正順手一次完工兩個
車手的固定處理好了 儀表板不趕緊弄個高反差順便換背光 就跟不上潮流摟
將儀表背面螺絲拆下 就可以將上下蓋分離
接著將液晶模組與背光模組給拆卸下來
極小尺寸的 SMD LED 總共六顆
猶豫抉擇 到底該選哪個顏色好呢
最後決定百搭款白色背光 組合前先測試一下是否正常
將儀錶板依序組裝回去即可
接著將撕下的偏光板垃圾胡亂貼上
鏡面高反差完成摟
車手內蓋挖好了 儀表板也改好了 那就該組合起來摟
指揮艇假組合~! 密合度100%
你可以再靠近一點看我
左後四十五度角
左前四十五度角
右前四十五度角
右後四十五度角
勁戰改GTR AERO GTR改新勁戰 勁戰改新勁戰 全員集合亂入
這次要來真的組合摟! 請出塑鋼土雙胞胎
GTR AERO儀表上鎖點需稍微切除
用塑鋼土補滿空隙 固定於車手蓋上
補土時需注意 別把補土補超出範圍而把儀表整個固定死
三項材料準備齊全 終於可以安裝上車摟
不可或缺的幕後功臣 沒有他轉速表就無法動作
安裝到車上所需使用的工具
還有不可或缺的 舊勁戰一輛摟 沒有他要怎麼改呢
車殼拆卸步驟 先由盾牌拆下
接著拆除H殼
接著拆除車手蓋
拆除車手蓋的內部一覽
要拆除車手內蓋 別忘記這顆螺絲
右邊也有一顆 同樣的也需要拆下
原車上面的所有線路必須分離開
碼錶線別忘記拆摟 這樣子就可以將整組車手內蓋卸下
兩者車手內蓋比較 右邊科技感增添許多
將左右開關移植到新車手內蓋上面 如果要改成新勁戰三段開關也是可以的
安裝上車 發現有些微的不密合
檢查後發現 儀表板下方通風孔卡到車手架
修改後就可以順利安裝上去 百分之百吻合
碼錶線別忘記鎖上 不然就沒有辦法顯示時速摟
原車左右開關接頭接回原車線組
剩下兩個紅色的接頭 是要連接儀錶板轉接線組的位置
將三者互相對接直上即可
內部整體安裝好的樣子
藍紅兩線沿著原廠配線位置走線
紅色連接至電瓶 一般我都是安裝在這邊 省去拆裝電瓶的過程
藍色轉速訊號 需要拆下側條才有辦法安裝
將藍色線接於 白藍線(同白綠線)上面即可
車殼依序安裝回去 步驟就略過摟
龍頭後四十五度角整體照
靠近一點點
開啟電門右後方四十五度角
正後方的樣子
前方的樣子 看起來就像原廠的一樣
不懂車的人 或許會以為是原廠的
開啟電門爽度直升一百趴
GTR AERO 與 勁戰 兩兄弟合體成功!
讓大家動動腦 一起討論 一起猜猜看 縮小手術是如何達成的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