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問機油迷思?

chiayingcool wrote:
應該是反串應該啦XD...(恕刪)

同感
而狗弟我認為akirahung01是網友反串的機率有9成以上...
甚至於我認為akirahung01網友反而有非常正確的機油保養的觀念

為什麼我也說不上來...嗯..這樣說好了...
其實討論到現在..還是有許多網友還是不太贊同機車使用高認證低黏度機油比較好..
譬如說網友小笨賢..或網友ywwr等等....
但他們的討論之中..都非常的自然~就是把彼此的想法~很自然的表達出來..

但是這位akirahung01網友~顯然非常的故意把臺灣錯誤的用油觀念一一點名出來..
有一種特別諷刺臺灣傳統用油觀念的感覺
甚至於可以說是故意在酸某些落後觀念的網友~或特別去諷刺機油常見的鬼打牆現象...
所以我認為akirahung01網友是反串的機率極高

當然..以上純屬猜測
如果猜測錯誤我反而開心~因為小黑狗又可以借題發揮出動啦
就看akirahung01網友會如何回應啦~


ywwr wrote:
單點機油油溫=整體引擎溫度?
引擎局部溫度高過110C的地方可多了
這也是機油會衰退,HTHS要重視的原因.(恕刪)

對了~針對這點我還是回應一下給大家參考好了
正常使用下只有氣缸頭與燃燒室內會超過130度~而這些都是不需要大量機油潤滑的地方
也就是說如果您的燃燒室會有很多機油跑進去那您的機車吃機油的速度絕對驚人
而在那些地方你看HTHS根本沒用

在HTHS定義的量測溫度下...機油根本不會揮發
但車子卻必定會吃機油~吃多或吃少的問題~到底怎麼回事?
因為在燃燒室裡面~機油常常會遇到比150度更高的溫度!!不管你用5W20或10W60都一樣會燒掉
所以就有講要看閃火點的說法~~

然後大家又可以發現~~10W60的機油閃火點未必比5W20高
目前市面上容易取得的高閃火點機油是Mobil 1 ESP 5w30~閃火點達254度C
而SHELL Helix Ultra Racing 10W-60這罐閃火點卻只有210度C

厚不等於好!!稀也不等於差~~基礎油~添加劑等等...都大大影響品質~
而看認證既簡單又容易~

機油稀~除了冷啟動保護力以外~高溫下保護力一樣頂瓜瓜~這才是技術~這才是科技~這才是進步~~
突破物理特性???很了不起嗎??對現代的機油大廠科技來說很難嗎??(對雜牌或原廠機油很難)
衛星都可以脫離地心引地在大氣層飄浮了~~ywwr您真的活在2013年嗎??
在2天就2014年了~新的一年衷心希望您可以跟上新觀念的腳步
小黑狗騎老虎的奇幻飄流 wrote:
對了~針對這點我還是...(恕刪)


如果買機油像買電腦一樣,spec 看一看就可以決定,那就太好辦事了.
這也是一堆鍵盤車手的世界,只有一堆數字,比比大小罷了.

比大小的時間到了
12>11
3.5>3.1

如果機油商夠厲害,為何同一廠商兩隻一樣5W-30黏度機油,一隻有MB認證(ACEA A3/B4
) 100C黏度要12才能符合HTHS>3.5,另一隻只有API & ACEA A5/B5 100C黏度11 HTHS3.1.

提高黏度還不是為了HTHS => 這是這個世界的物理原則.

當然,常人不能了解動物世界的物理原則,即便是2014.
「独裁者は出現させる側により多くの責任がある。積極的に支持しなくても、黙って見ていれば同罪だ……」
ywwr wrote:
如果機油商夠厲害,為何同一廠商兩隻一樣5W-30黏度機油,一隻有MB認證(ACEA A3/B4
) 100C黏度要12才能符合HTHS>3.5,另一隻只有API & ACEA A5/B5 100C黏度11 HTHS3.1...(恕刪)

本來就是看看認證就可以了,是你搞的太複雜,又沒弄懂HTHS

你列的A3/B4,和A5/B5 ,2種認證,剛好是不同的導向,一個是以保護為主,一個是以省油為主

HTHS 本來就已包括在認證的規範裡了,高認證就有規定HTHS的最小值,消費者只要看認證選油,沒什麼不對,認證就是第3方機構驗證,並不是機油商自己寫的

鍵盤物理.....不是拿個物理原則就沒事了,把你的物理實驗過程全寫出來,讓大家看看導的對不對,實驗過程有沒亂弄,物理實驗不是只用鍵盤就有結論的,前圖的HTHS 是別人用物理實驗畫出的線圖的

你的實驗結果在那? 提高黏度為了HTHS ,那HTHS 高為了什麼,請證明之?
拿機油商自己的HTHS數字?機油可不是看看SPEC就可以的哦,你想偷懶吧
機油商說的你也信,等你做實驗驗證...你沒實驗你怎知HTHS 多少?
先實驗證明油商的HTHS值是否正確,再下去比和磨損的相關性
請把實驗假設定義和過程,還有實驗機器為何全寫出來,要就用論文標準,做不到別講你的什麼物理原則
你不過是把油商自己實驗的HTHS 拿出來比大小而已,那小學生也會,別講什麼物理原則,你那個明明是小1的比大小數學,說是物理??

以上我說的這些實驗定義和過程,認證機構都有做哦,現在就等你花幾千萬也做一個實驗來推翻...

希望你的不是鍵盤物理,我也想看你有什麼驚人的實驗發現,因為說不定可以上國際科學期刊,為台灣爭光






yyyfu wrote:
因為說不定可以上國際科學期刊,為台灣爭光(恕刪)

yyyfu大哥~
其實ywwr兄曾經發表過一個很特別的論點~
他說過:稀機油對氣冷引擎只會加速將引擎上缸的熱量迅速傳導到各金屬部件上(如傳動,馬桶變更燙).
在散熱不良的市區路段只會加速傳動熱衰
原文在13樓
用稀機油會讓傳動,馬桶變更燙!!??...實在是太有創意了!!
跟換煞車皮一定要拆坐墊實在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從他那次發言以後~我都好幾次想公開懇求ywwr兄..
可不可以不要在參於有關於機油的討論啊...?
因為!ywwr兄發表的論點~常常會害我呼吸困難
還會使整個討論串~整個瀰漫著一股愚蠢的氣息...
我前一樓說過:新的一年衷心希望ywwr兄可以跟上新觀念的腳步...
目前看來..我是對他太苛求了~更別如yyyfu大哥您說~~要讓他為台灣爭光了

PS:至於對HTHS有興趣的網友們~我覺得我們前幾樓已經講的很詳細了~
在此就不多做發表了~有講錯或講不好之處~歡迎各位不吝嗇指教
小黑狗騎老虎的奇幻飄流 wrote:
其實ywwr兄曾經發表過一個很特別的論點~
他說過:稀機油對氣冷引擎只會加速將引擎上缸的熱量迅速傳導到各金屬部件上(如傳動,馬桶變更燙).
在散熱不良的市區路段只會加速傳動熱衰
原文在13樓
用稀機油會讓傳動,馬桶變更燙!!??...實在是太有創意了!!
跟換煞車皮一定要換坐墊實在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恕刪)

這....

那不就變成冬天可以加熱的和成免治馬桶....


該怎麼說,他也不能算完全無料,但有點走偏了,沒把科學邏輯原理和驗證方式給弄懂....
大膽假設是可以,但要很多資料數據和實驗去佐證,不然就只能叫幻想

很多科學原理的確是幻想來的,但能被大眾接受的必需要經過嚴謹的實證和接受所有人挑戰,而且挑戰不倒
小黑狗騎老虎的奇幻飄流 wrote:
對了~針對這點我還是回應一下給大家參考


小弟跟大家保證,聽小黑狗大大真的沒錯
小黑狗有給那些大廠的高認證,可以知道好機油用的就是安心
上次聽小黑狗大大到現在已經騎了1萬公里,固定3千公里多換機油,1千公里公里檢查機油尺
怕的話可以先2千公里試試
Mobil 1 ESP 5w30真的很好騎
機車總公里56***公里了,一樣頭好壯壯

2014快樂
akirahung01 wrote:
看看原廠手冊吧
幾乎都是建議10W-40以上
要騎長久的,50以上才是王道
而且最好是用SJ,頂多SL就好
MB229.5和504/507這種認證,是新式汽車引擎在用的
跟小機車沒關係
看改裝名店用什麽,跟著選準沒錯!
版上有些推薦用30號數的,只能說不懂要多爬文
使用里程千萬不要超過1000km才換,看有人建議機車2-3千換油??
台灣的氣候,溼氣與空氣品質,是不能這樣搞的

閣下請不要誤導大家

台灣這麼惡劣極端的氣候和路況
熱比撒哈拉沙漠還熱,冷比南極還要冷,潮濕比亞馬遜雨林還潮濕
路況比非洲第三世界國家的非鋪裝路面還爛,塞車比紐約洛杉磯還塞

原廠規範1000km換機油是給那些平常只騎時速20~30公里的婆婆媽媽看的
這樣勉強才能撐到1000公里
正常的使用狀況下機油300km就已經掛了 , 有胚車的機油最好100km就要換掉
閣下竟然鼓吹1000km才要換機油 , 是想要讓大家的車縮缸嗎?
原廠寫1000km換是要讓你的車早點壞掉賺修理費的陰謀 , 這都不懂嗎?

閣下竟然還說最好要用50尾的機油 , 更是大錯特錯
怎麼能建議大家用這麼稀的機油咧?
在台灣這種極端氣候 , 用盲腸想都知道只能用20W60 , 底限也要5W60以上
價錢也建議不要用太便宜的機油 , 最好能用到一罐超過1000元的機油
就算再怎麼省也建議不要用到低於800元的機油 , 千萬不要為了省一點機油錢搞到炸引擎
閣下怎麼連這種最基礎的基本常識都不知道 , 還來誤導大家?

還有閣下還建議大家API認證要找SJ和SL?
到底是懂不懂啊?閣下想要害多少人的車炸汽缸啊?
API不管哪個等級的認證都是用汽車引擎下去做的 , 根本完全不能用在機車上
請問閣下的機車是裝汽車引擎的嗎?
原廠建議用API認證的機油也是要讓你的車早點壞掉賺修理費的懂嗎?

告訴你怎麼挑好機油吧!幾個要點把握住就行了
1.鐵罐 2.有酷炫圖案 3.有寫很多日文 4.API認證查詢找不到
其中第4點最重要
因為現在有很多不懂機油價值只看認證的魔人要看API認證才會買
所以好機油的油商無奈只好隨便印個API認證在罐子上 , 不然好油大家用不到很可惜
查詢API認證查不到才表示這支機油不是用汽車引擎測試出來的
才真正適合台灣機車十八層地獄一般的使用狀況

只能說不懂就要多問多爬文
就算不懂也沒關係 , 但也不要裝懂來誤導大家


michaelbay wrote:
閣下請不要誤導大家台...(恕刪)


+1

michaelbay wrote:
閣下請不要誤導大家台...(恕刪)

太屌啦!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