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Majesty 125 vs S-MAX 155

真的不用在神化馬車...

等維修就知到了 水冷故障 一個落引擎 一個拆全車

馬車我想大家必改的除了弔架避震外 就溫空開關or強制開關了+裝水溫錶

以我以前自己的馬車單改61缸 換低溫開關 夏天市區通勤 幾乎都是開著的

但是光是那顆風扇我就壞2次 每次換都是大工程 頭車要全拆

換水箱 引擎從做時也換了一次 也是大工程


馬車大大小小問題我都碰過 怠速不穩 飆溫度 衝墊片 燒整流 換電盤內仁

水泵斷芯(換2次)前陣子水泵還大缺貨 可見這是大家換最兇的東西 還有很多零雜的問題

每次微修都是大出血 在說它也已經是老車了

smax的引擎 在歐洲也銷售有段時間 也沒什麼大問題

引擎多了平衡軸 跟第三軸承 光是引擎穩定度就贏馬車不少

啟動盤也換成濕式的 馬車乾式啟動盤容易生鏽卡死也看過很多


如果在意smax會飆溫度 裝水溫錶監測不就ok了?

等你裝玩水溫錶在來發表一下心得

評感覺 質疑別人的設計 然後打了一堆落落長的心得會有說服力嗎?
阿唄呆 wrote:
真的不用在神化馬車....(恕刪)

馬車維修是比較累,應該說水冷車加上有龍骨的,都很難維修,
動不動就要大拆,很多車行不會修水冷車
smax簡化了水冷系統,不管是生產成本或維修成本都減少了,
好處一定有,維修的人會比較好拆裝
但對一般不會diy的人來說,都是給車行修,並不會省到哪裡
車行並不會因為比較好修,就算比較便宜……
還一個重點,水冷車一直是很多車行的死穴,就是不會修,
出了smax後,就算水冷比正統水冷簡化了,那些師父因此就會修smax了嗎?
我覺得只是讓diy族自己修比較省工而已……
3,5年後就知道了,看會不會跟一般水冷車一樣變孤兒…我相信是一樣的
一般車行一講到水冷車就說是爛車
還有smax沒水溫表我覺得很差!水冷車沒水溫表的沒幾台,就馬車和smax
阿唄呆 wrote:
如果在意smax會飆溫度 裝水溫錶監測不就ok了?

等你裝玩水溫錶在來發表一下心得

評感覺 質疑別人的設計 然後打了一堆落落長的心得會有說服力嗎?....(恕刪)


誰在和你憑感覺 質疑別人的設計?
誰在神話馬車? (神話馬車,我又何必換成SMAX)
這篇主題不就是"Majesty 125 vs S-MAX 155"
當然是以馬車的經驗來和現在座騎SMAX比較.
想辦法優化自己的車,礙著你了?

好吧,不然你來說說改怎麼在SMAX上裝水溫表.?

免責聲明:以上言論為玩笑話,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 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神R君 wrote:
建議使用三通接頭
不過由於S-MAX的主要水冷在引擎部份
所以拉線會有些許的困難...(恕刪)

看來似乎只有這個辦法.
拉線應該可以走關刀到側板,表頭要裝哪? 再想想...還要找個有美感的表頭.
接過HID的電源線到電瓶後,對於SMAX的拉線沒那麼恐懼了.

等年度保養換水的時候再考慮是否弄個水溫表.
免責聲明:以上言論為玩笑話,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 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Bigeggkoo wrote:
車行並不會因為比較好修,就算比較便宜……
還一個重點,水冷車一直是很多車行的死穴,就是不會修,
出了smax後,就算水冷比正統水冷簡化了,那些師父因此就會修smax了嗎?
我覺得只是讓diy族自己修比較省工而已…...(恕刪)

至少現在會修水冷車的經銷商比以前多很多了..我的舊馬車也是這樣活了13年現在雖然轉手卻也仍是勇健的好車.

SMAX簡化是個好事,至少拿掉馬桶後想亂搞什麼都比之前的馬車簡單.
"我覺得只是讓diy族自己修比較省工而已" 這句話說得好啊.
但是Y把車殼做的更難拆了...拆車殼要更小心.
強烈建議想DIY的一定要自備翹棒組.
免責聲明:以上言論為玩笑話,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 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小弟也正好是2007年噴射馬車與2013年smax車主,剛好兩車也都是現役在手中,所以從客觀的角度分享一下心得。先聲名一點,我認為這兩車是完全不同屬性的車,應該不適合放在一起比較,畢竟台葉發表會時也說明smax不屬於majesty車系,只是3月在日本車展時剛好用了majestyS這個名稱,以致當初觀望這輛車的車友們可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定smax就是馬車的後繼車種。小弟既然路過此樓,剛好兩輛車也都是現役座騎,所以就順勢發表一下拙見。(小弟也曾經長時間擁有過RV180與Nikita200,會視情況加入比較)
(一、外觀)
外觀是見仁見智的東西,個人很喜歡馬車的車頭與側邊線條,彷彿有一種尊貴的象徵,但不喜歡尾燈的造型,相反地,smax的尾燈及後扶手設計得很俐落有時尚感。所以說在外觀上兩車各有千秋,我均給90分的評價。
(二、動力)
我的馬車原廠未改,而且車齡又已經6年多了,再加上只有125cc,不用想也知道動力方面一定是smax完勝。雖然說我不追求極速,平常在郊區大概也都是時速80km以下,但是我覺得0~60km的加速度很重要,這關係著能不能順利超車,特別是跑山時更明顯,這點馬車就相形失色了。所以我給馬車60分;給smax80分。(註:動力方面,我給RV180與N200都是90分的評價。)
(三、制動)
馬車一直以來都被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前煞太利;後煞不夠用,所以在整個煞車減速的過程中前後煞的比例要控制得宜需要一點技巧與熟練,每次都要精準控制不容易,有點費神。然而smax或許是新車的關係,我覺得煞車的手感相當不錯,線性中帶一點犀利,很容易找到習慣的減速力道。這點我給馬車80分;smax90分的評價…先聲名我不騎快車喔。(註:制動方面,我給RV180與N200都是90分的評價。)
(四、操控)
論操控,一向是低重心的馬車的強項,這點當之無愧!前面的車友也有寫到,過灣時是車帶著人壓下去行雲流水般的過,在重心的轉移上相當容易,而且交給車就對了,連我這種心臟沒力不太敢殺灣的人都覺得這輛車操控性好棒!然而,smax畢竟重心較高,過灣時需要人帶車壓下去過,但是車本身很好掌控,你叫它右壓30度他就剛剛好幫你壓到定位,加上軸距較短,所以在出灣後的導正方面較順手。這點我給馬車90分;smax80分的評價。
(五、舒適)
舒適是馬車的驕傲,甚至可以越級打怪(大羊)。我想騎過馬車的10人有9人都說讚!可以向前延伸的置腳空間,後陷進去的腰靠,以及超柔軟的座墊(末代噴馬的座墊材質似乎與老馬不太一樣?),躺著騎真的不是說假的。相反地,smax置腳空間有點彆扭(關於這點,我想是近幾年運動型scooter的趨勢,ex.天鵝、BWS、G5、Racing…都差不多,置腳空間大輸以前騎過的豪邁奔騰、風光…等車),加上椅墊硬,腰靠低到只能靠到半個屁股,長途騎下來舒適性真的大不如馬車。關於這點,我給馬車90分;smax70分。(註:舒適方面,我給RV180 85分;N200 80分。)
(六、置物空間)
馬車礙於腳踏龍骨的關係,只能說實用性大輸smax。不過,馬車的置物箱相較起那麼龐大的車身比起來雖小,卻是幾乎可以放市面上任何一點全罩帽(不過1頂也就滿了),因為夠深,沒想像中那麼不濟。然而,smax的置物箱有32公升,加上腳踏處是平坦的,足以應付一般的旅行需求了。關於這點,我給馬車70分;smax85分。(註:置物空間方面,我給RV180 95分;N200 80分。)

結論:
呼應開頭的聲名,小弟覺得這兩輛車是不同取向的,一個是舒適的RV風;一個是跑多於旅的運動風,所以不適合拿來比較。以個人為例,如果出遠門跑長途,我會選擇馬車陪我;畢竟有舒適感才有繼續騎車的動力;如果只是短程通勤,我會選smax,畢竟原廠即勘用的動力、置物空間以及較具機動性的車身才不會讓我上班遲到。這兩輛車都是好車!他們的價值是視使用者需求不同而也會跟著改變的。…如果可以的話,建議可以跟小弟一樣,來個雙修也不賴~~逃~~
話說SMAX的水箱設計和用曲軸帶動風扇散熱這件事
本田很多車用,但因為台灣沒賣就不說了
YAMAHA的VINO50 4T在十年前就是這樣的設計
一樣的全水冷,一樣的冷卻方式,水龜配置一樣,差別在於水溫SENSOR位置不同
至於熱車速度和水箱位置關係不大,和水龜的工作溫度和位置有關
因為暖機的時候水龜沒開,都是小循環,水箱再大再遠都到不了
車子高速跑和塞車的時候散熱不管哪種水箱配置都不會有過熱問題
因為車廠一定都做過實驗,溫度應該都比空冷的低
而馬車的系統變成VINO和SMAX的系統其實就是一種趨勢
不管成本還是後續維修都是新的比較有利
曲軸風扇消耗馬力的問題,電動風扇要吃電,電從哪裡來?
車廠可能設計塞車太久電瓶電被風扇吃光的車嗎?
就算從頭到尾風扇都在轉電瓶也不會沒電,所以發電機本來就已經把風扇多餘的負載加進去,至於引擎持續帶動風扇和引擎多發電哪個比較耗電就要試過才知道
以柴電車頭的原理,用柴油引擎發電然後用電來拖火車不是因為這樣比較省,能源經過兩次轉換絕對有較多的損失,但是用電比較容易控制就是了
還有利用車頭撞風來冷卻,以速克達的外型來說,有多少風會鑽進水箱?
雷霆王有過水箱被前輪噴起的髒東西塞住造成過熱的問題
水箱位置一個在前輪後面一個在引擎側邊怎麼看都是側邊的比較好清潔也不容易被髒東西塞滿和被石頭打到鰭片變形影響散熱
其實最簡單的判定方法,現在本田和YAMAHA水冷小速克達都把水箱塞引擎右邊就知道這是趨勢,馬車系統沒有不好,但就像汽車現在大多數都是前驅車一樣的道理,玩車的都知道後驅的好,但趨勢就是趨勢,大多數的車都是前驅了
fogg wrote:
小弟也正好是2007...(恕刪)


小弟正好有修練雙修...^^

說真的,馬車真是經典中的經典,你是最棒的!!!
超越現實X跨越領域
還是馬車好......沒話說@@ 還是馬車好......沒話說@@還是馬車好......沒話說@@還是馬車好......沒話說@@還是馬車好......沒話說@@
神R君 wrote:
曾有人說我嘴砲嘴砲什...(恕刪)

problem wrote:
但趨勢就是趨勢...(恕刪)



全球的趨勢就是COST DOWN!

當堅持後驅的BMW也開始要生產前驅小車,日本車廠不再生產四缸小排氣量檔車,

所有的產品都不再設計的像以前一樣耐用,就是要消費者努力賺錢盡快淘汰舊物更換新品的年代。


MAJESTY 125 和 SMAX 155 真的沒什麼好比了,原廠都說兩部車定位不同了,

看看之前的發表會中整場圖說都是用勁戰作比較,除了水冷引擎之外不得不提MAJESTY,

那就是一部強化版的勁戰嘛,有人會拿MAJESTY 125 和勁戰作比較嗎?

YMT這幾年勁戰大賣,會以它為基礎生產進階車款一點也不意外,

像過去的RZR、FZR\FZ、MAJESTY等車款,雖然網路鄉民大讚經典,

但實際上可能獲利不理想YMT也就這樣使之沒入歷史的洪流中了...


本來騎馬車的好好照顧下去或升級大排氣量,還沒入手的想清楚再跳這個馬車的坑,

就像前面很多人提過曾經擁有後悔脫手,也有人莫名地就是要神化它,

一旦跳了坑難保不會如同這般沉迷這部車!雖然缺點真的不少也會漠視之

因為下一台正宗的小MAJESTY後續車款不知道YAMAHA到底幾年後才有?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