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SMAX 引以為傲的高腳杯,G5不是早有了


持久最重要 wrote:
S-max快變成是屁孩車了
上市第一天
看到一間店
一堆S-max小鬼排隊等切牌照土除
害我原本想牽一台S-max的意願都沒了


這樣想的話,國產車應該沒有你想買的,還是看看門檻高一點的進口車吧...

漢堡人如何...?
兩輪獨走 . 寂寞 . 也自由 .
zcs0125 wrote:
[下吊架]設計,中柱是鎖在引擎上的。
[上吊架]設計,中柱是鎖在車架上...(恕刪)

中柱所在位置的另一個影響:
中柱鎖在車架的,行駛時中柱是受彈簧拉著而一直貼著引擎(傳動蓋),
且接觸位置因為 中柱與引擎 模差擦面是滑動的,
容易造成中柱上,與傳動蓋接觸位置緩衝橡膠的磨損,
也造成試壓車後半部時的 唧柺 的異音。

舉例:那塊緩衝橡膠
在 SYM GT125(HAM引擎) 是固定一直受磨插的,
而KYMCO GP(KDU引擎) 做成圈狀還能滾動減少摩損。

ก็็็็็็็็็็็็็็็็็็็็กิิิิิิิิิิิิิิิิิิิิก้้้้้้้้้้้้้้้้้้้้

cva wrote:
看不懂文章不怪你,那...(恕刪)

副總怎麼還沒升上總經理?
這台真的只有內行的才會去買,原埸鍛造活塞。看活塞底部有無分模線就知道了。成本不用我說。車架我不熟我不講,給專業來講。傳動這樣大組代表淺力無窮,汽油管也使用較細的新管材,NGK火星塞帽頭,不知高壓線圈是否也是NGK。這些都是高成本的材料。後抶手及引擎車架鎖附之防水塞為精緻表現。曲軸日製培林,買這台車相當划算。
唯一缺點,y牌為了振動噪音將此車引擎點火角降低,如果條回歐洲xenter水準,相信車子更有競爭力 。

有些事真的不便說明,在相關產業做事,看來看去,日本人還是有一套。
既然動力不是特色,那就不要把各大廠通通拖出來跑直線
都跑輸了才再強調動力不是重點,感覺就是在為Y牌護航......
去搞清楚這台車是要賣甚麼方向的好嘛!!!本來就不是以運動走向為主的~~~你可以去看一下

sasasa wrote:
把高腳杯當騎士,騎乘...(恕刪)

這實驗其實最早就是小老婆在測試G5用的
後小老婆測試SMAX也依樣畫葫盧
所以也沒有誰學誰 或是誰引以為傲這些事啊 是某些人想太多了
話說回來 下吊架沒平衡軸的舊勁戰 也老早可以做水杯測試了
只是雅哈哈也跟三陽一樣不特別去強調而已
看下面這段影片就知道了 這台勁戰還改過排氣管哩
轉速上九千以上 車子也沒震到後退 水杯也還穩穩在上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BKuMpSOoH0
sasasa wrote:
改缸不動曲軸的話,平...(恕刪)


很多人把抑震機構想成單純的"減法"。但事情沒那麼簡單。

http://scumotor.com.tw:8080/gemmore/OHV&F000003B&1

頻率是會有"乘除"的。哪怕只是個輕量化區軸,一點改變,都能讓結果大不相同,愈是精密平衡的引擎變化感受會更明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q7ojtFWDBU


不信邪的人可以放手試試,反正我沒辦法提供精準參數,沒試過也不知道底線在哪,只能告訴你風險。

jack1st wrote:
今天才剛騎而已 根本...(恕刪)


小老婆拆解Smax文章裡面有寫:
中柱鎖在引擎上,引擎吊架則為YAMAHA車系一貫的下吊架設計
不過, 這次並未採用在勁戰車系上頗受好評的狗骨頭設計
所以...SMAX還是下吊架
我今天剛試騎完SMAX有配過傳動的
覺得很好騎,且引擎震動真的很小
缺點覺得只有椅墊,切個海綿就很好座了
騎完後都想換車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