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chen71 wrote:
我倒是覺得Yamaha市場定位區隔的問題比較多些。
當125cc的勁戰價格由8萬多跳到10萬多,
和155cc的Smax、Force重疊時,
就註定市場銷售會欠佳了。
不然你勁戰推個8.5萬元優惠價,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買單。
價錢不是問題,而是你拿不拿的出消費者想要的配備。
想當年勁戰六代推出水冷時,
大家一直敲碗JET也跟上,
結果JET跟上了,當時售價快十萬吧,
每月銷售至少都有個二千台以上,
後來大家發現原來SL是拿DRG的汽缸縮小來用的,
可以直上158汽缸,
所以大家又開始敲碗要158的JET,
結果人家也拿出來了,結果售價只比SL多個五千塊,
結果是...一堆想買SL的直接往上跳到SL+,
銷售更是瘋狂到一年賣出四萬台。
高階運動車款賣的好不好,
價錢不是問題,
而是你拿不拿的出消費者想要的車款出來,
我想勁戰車主心裡都在想,
馬的,怎還不推出150↑車款...
沒得選只有125單一選項而已

勁戰比其他對手提早導入水冷配備,
但卻遠遠跟不上其他廠早就推上了150級距,
恨鐵不成鐵阿。
拿的出消費者想要的配備,
十萬大家搶著買,
何需還要降價佔銷?
只有賣不動的車,才需要降價佔銷,
但降價的後果是,拉低該車的身價而已,
就跟GP一樣,
現在說到GP,大家只想得到這車只值398而已。

勁戰不是賣的差,只是大家在期待更好的動力而已,
當勁戰155推出後,我想125的勁戰每月銷售會跌到一千台內,
市場在變化,從銷售就看的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