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會買台版NMAX都是甚麼人?DRG每樣配備規格屌打?還不如出改款SMAX或FORCE?

davihaos wrote:
馬車是真的舒服,騎過...(恕刪)

目標30歲以上的客層
很多都有家室了,家庭要養小孩教育等等
要考量的點更多
車是不錯
TCS跟車聯網有當然好
沒有也還好,畢竟同級車也沒有搭載
何況全球市場也只有印尼有
但花那麼高的價錢
前叉+卡鉗+碟盤那規格
我都懷疑出門旅遊遇到下坡路段
要多長的煞車距離才停的下來
尤其又載著另一半
同級車前叉都320或330mm
前卡鉗至少也要單向雙活塞
碟盤至少也是要260mm
Nmax居然標配是300mm前叉
單向單活塞卡鉗+230mm碟盤(別家後輪配備)
價錢不便宜沒關係
至少要拿點肉出來
30歲以上有家室的車友
花那麼高價錢買還要花幾萬換掉前叉+碟盤+卡鉗
太座不會講話我也佩服車友娶到好老婆
vvitter wrote:
目標30歲以上的客層(恕刪)


確實像您所說要考量的更多,所以直接做理性分析就好

1.車價跟規格已定,說再多酸再多也沒用,只考量自身是否能接受
2.一台車要騎十幾年,考量生活習性,沒有踏板便利性是否能接受
3.買來就要改,改裝項目跟金額,家人是否能接受

車價可以分期,改裝項目可以逐步更換,跟家人做好良性溝通,是成熟
男人應有的表現
davihaos wrote:
確實像您所說要考量的(恕刪)


的確是像您說的如此。

其實其他車種的規格,我們當然多多少少也都會知曉。
以我自己為例,也是列出自己的需求條件
1.首要目標,只挑選出符合條件標的,其餘則剔除。
2.次要目標,可以接受透過其他方式達成的條件者的續留。

倒也不是說我們都是盤子又或是什麼忠實粉,因為如果連首要目標都無法達成,我寧可就騎現在的車即可。
真的不會說服自己接受花錢買一台車後,回來使用它卻還是老想著我想要的那台車。
買,我想到了30多歲大叔這階段,買台機車還不至於有多大困難。
差別是會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真要說與年輕時候有什麼差別的話,我想是衝動吧。
dexter0305 wrote:
ABS竟只有前輪

為什麼會有這種謠言?山葉整個螺絲鬆了,發表會零零落落
前叉上一個版本就是30mm,怎麼一堆人以及網紅小三說26mm,根本錯誤
這台車前後輪都有ABS,真不知道只有前輪的謠言哪來的
之離異 wrote:
為什麼會有這種謠言?山葉整個螺絲鬆了,發表會零零落落
前叉上一個版本就是30mm,怎麼一堆人以及網紅小三說26mm,根本錯誤
這台車前後輪都有ABS,真不知道只有前輪的謠言哪來的

不覺得很像台灣的政治選舉操作嗎
之離異 wrote:
為什麼會有這種謠言?(恕刪)


喔喔 我之前看別人的心得文真的是以為

只有前輪有ABS 還想說怎麼12萬的車還給這種的

原來真的是謠言啊 這種明目張膽的謠言真得不可取
Ricky5.NT wrote:
喔喔 我之前看別人的(恕刪)


所以我在想是不是新車發表會山葉給媒體的數據就是錯的
才會說是不是螺絲鬆了
之離異 wrote:
所以我在想是不是新車發表會山葉給媒體的數據就是錯的
才會說是不是螺絲鬆了

??
是誰腦子的螺絲鬆了
發表會投影片
前後輪都有ABS


2020 YAMAHA NMAX 155 賽道試駕 家族新將穩定再升級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61&t=6113568
前避震:30mm 潛望式正立前叉
防鎖死煞車:ABS 版本配備前後輪防鎖死煞車系統

YAMAHA NMAX 155 發表與試乘!超越同級對手的配備
https://forum.jorsindo.com/thread-2552389-1-1.html
NMAX 前後煞車系統皆採用單向單活塞煞車卡鉗,
並搭配圓形固定碟,同時以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作為輔助。
chanp wrote:
??是誰腦子的螺絲鬆(恕刪)


發表會當天上午01這邊先打上的是26mm前叉,到下午改成30mm且跟原廠確認中,忘了是晚上還是隔天才確定規格,小老婆那邊則是直接貼上印尼頂規的配備,快到中午才修改成台規。所以到現在還是很多人還在提26mm的前叉XD

個人感覺是媒體的螺絲不太緊(?

這台在小弟購車的口袋名單中,腳能輕鬆往前放+不太重的車身(對比其他相同車型來說)
油耗也不錯,蠻符合我的使用需求。
至於剎車跟懸吊單薄,其實要改裝也都很容易
反倒是其他平台車種要改成腳能輕鬆往前,相比之下工程大多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