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掉的話,就趕緊用電火布貼一下,可以避免愈破愈大。
馬2水溫本來就跟T-Max設定不同,一般行駛時,水溫一律定在一半的溫度,超過就有問題了...
水箱精太久沒換,也會導致水溫升比較高,快接近紅線區風扇才會啟動。
水箱精有做更換'保養的馬2,溫度表跑到3/4處,風扇正常啟動,約莫30秒後,風扇停止,慢慢的水溫會降溫至一半正常溫度顯示。
馬2年份也慢慢都老了,沒有七八年,也都有五年了吧...公里數也都逐漸增加...
所以機油就不要用太稀的,像是0W/30, 5W/40 這一類號數建議不要用,至少用10W/40,甚至用到15W/50更好,對引擎保護比較好。
還有....強烈建議:千萬不要用汽車用機油,請務必使用大廠牌4T專用機車潤滑油,合成,全合成都好。
馬2零件現在似乎更貴了,雅碼哈一直調漲零件價格,跟著車價一直往上調整....騎馬2,若沒有認識車行的奧援,幫忙叫料,省一些零件費,開銷真的是很大。最好你有辦法自己拆傳動,自己清理,自己保養,自己換零件...否則養這台車,將會很辛苦。
不過話說回來,傳動零件換一次,用久久,其實也還好,只是要常清理罷了!
說真的,馬2擁有的優點真的很多,除了大家提到的置物箱超大,光行車穩定性還是比目前國產大型速客達優異不少。還有前方兩顆原廠燈泡,光亮度與照射廣度,不管近燈還是遠燈,幾乎都不比HID差到哪去,,,夜間行車照亮度非常非常足夠,且安全!
另外,馬2建議可以加台塑直營站95無鉛(有帝雉招牌的),不要加中油的,騎看看,不管動力,油耗,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下是小弟我的經驗分享,打了很久~請各位慢慢看!!
碟盤吃溝? 前後碟盤換原廠的大概5000塊改裝的更不用說啦!!
輪胎狀況? 前後胎都換健大國產胎也要三千多,進口胎四千多
剎車皮 ?用網路上賣到濫掉的YAXXXDA一組五百元,前後一千元就很好用了問題要自己換,原廠的前後也要兩千多
卡鉗活塞狀況?前卡鉗比較耐用,比較不用擔心,輕一輕就好了,後卡鉗設計不良,車子跑了三、四萬公里就開始拉拉拉拉叫,換個新的要四千多塊材料錢,那倒不如換BREMBO螃蟹改裝卡鉗也是四千多
引擎(曲軸 內鏈 鳥仔 活塞活塞環 進排氣門)? 買車最怕買到引擎有問題的車,正常換機油大家都知道,可是還是有天兵去大賣場買機油加在這台車上面,或用汽車用機油加在這台車上面,很傷車耶大哥,還有人更省,直接加馬車125用的機油(1150CC)給馬2用,吃機油吃到死,就算都用好機油好了,騎了三四萬公里哪台車的汽缸頭可以不積碳阿,活塞跟活塞環的密合度有辦法跟新車一樣,倒不如重新做過,可是這台車去給車行修一次引擎隨便也要破萬才有人修,遇到技術好的車行我沒話說,遇到兩光的車行自己以為自己的手可比可以像扭力版手一樣連個汽缸頭螺絲都沒有上23.5NM的磅數你想這車能騎的久嗎?還有修汽缸省汽缸墊片不換的,結果沒多久就衝掉了,我賣的車幾乎都有重新做過引擎,都有附上維修照片,也敢讓大家試騎看看,阿還有空濾,兩片850元,買二手車要尬新的空濾我看很難~空濾底座晃來晃去的車一堆,新手哪能知道!!曲軸,引擎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最貴的一支,要價上萬,換到他引擎絕對要花上兩萬多塊的啦!!要賭嗎?
珠碗? 大棉羊最容易壞掉的部位,台灣拉力級路面通常原廠珠碗都撐不了兩萬公里就葛屁了,不是每間店家都能換的好的,換的好撐個一兩萬公里,換不好跑個兩三百公里就掛了,原廠珠碗更換大概再兩千五左右,改裝錐形珠碗大概三千五左右
前避震器? 狀況好的話換個前差油就好了一千多搞定,狀況差的話連組尼都要換掉,三千多塊跑不掉
後避震? 原廠避震器通常用兩三萬就很軟了,換組好用便宜的也要六七千
發電機壽命? 電盤這東西哪時候壞掉不知道,壞掉的話要六千多來修(拆電盤搞不好電盤螺絲還斷牙,還花幾百元請人重新攻牙,電盤蓋電片也要換,機油也要換,很傷口袋阿!!)
電池壽命? 網路上現在很便宜,一個才1050元加個運費60元1110元搞定!!
傳動箱裡面(普利盤,風葉盤,壓板,滑鍵,普麗珠,皮帶,碗公,離合器,大彈簧)?
傳動是這台車的大學問,有人說馬2是濫車就是因為傳動抖的亂七八糟,可是那個人從來沒有找過我幫他刁傳動,所以他就錯過了這台好車 不過車子騎了幾萬公里,一些傳動機件怎麼可能不磨損,尤其是這麼大台的車子傳動都大,磨耗都比125來的兇,又是進口件,當然價錢也貴多了 上面打的那幾樣買起來也要台灣一萬多塊,基本買二手車上面會壞的大多是壓板跟滑鍵,普利珠大多也吃溝了,碗公跟離合器兩樣加起來5000多塊,買一般二手車的時候你敢賭嗎?看不到的東西有可能花你五千多塊耶!!原廠大彈簧我看也軟趴趴了!!! 皮帶還要看狀況,不過馬2換皮帶只有他媽的便宜,一條才1500塊換到好,要去哪裡找~我賣的車都整理好了,一定都是加速順暢,平雙隧道趴車140↑的水準(可選擇順順騎還是暴力騎)
引擎吊架? 很多通勤用馬2下雨天晴天都在騎,第一次接觸這種車子的帥哥們有辦法騎的出吊架底座歪掉的感覺嗎?整組換掉六七千塊含工錢跑不掉捏!!
(狗骨頭)停止器? 馬2大概三萬公里這樣東西就快壞掉了~看車主的重量來決定!!!換起來大概一千出頭
啟動盤? 什麼車都一樣,啟動盤一定會壞,馬2可以撐比較久,因為他泡在機油裡面,不過六七萬公里以上的車子已較容易發生,換一次大概五千~一萬吧(還要換機油),要看你壞了啥!!
啟動馬達? 原廠一個五六千,可以分解修理換碳刷~不過一班人哪會換~"~一堆車行都不會了
化油器狀況? 一個化油器報價一萬多塊,基本上沒那麼容易壞啦~洗一洗就好了~頂多是自動組風門壞掉(三千多)或化油器保險套破了(也是兩三千)上述兩樣情形在四萬多公里的車子最常發生
外觀? 塑膠件卡筍斷裂? 買來殼看似好好的實際上卡筍已經斷了只是你看不到?真的騎了才發現有問題可視車子已經買了?光是H殼跟碼表後蓋這兩樣加起來就七八千塊了? 還有買到的不是自己愛的顏色,或掉漆看了很悶,全車自己拆去烤漆最便宜也要四五千,送的那間烤漆店沒烤過馬2第一次烤要烤的漂亮很難,送去給專業的烤也要七八千,還有這台車邊條斷卡損的實在是太多了,一條邊條兩千塊多,幾乎可以買勁戰整台車殼了,還有排氣管護蓋一片要價近三千元,買來完美無缺的我相信沒幾台吧!!!還有大燈,磨損的一大堆,一個大燈很貴~四五千跑不掉,花了七八萬買了台眼睛破掉的車感覺很瞎耶!!
以上我所講的都是在整理中古車會遇到的狀況,當然不可能每台二手馬2都狀況那麼差,不過如果抓平均值的話大概要花個兩三萬來整理算是基本的,慘一點四五萬啦
如果馬2是國產車~那大可放心壞什麼修什麼?但是他是台進口車哩!!上面隨便幾樣東西到一般的YSP換幾樣就破萬了~那買便宜又如何,還是要花一堆錢修理,風險都得自己承擔!! 買馬2說真的年份其實沒那麼重要,如果只是要買來代步,馬2這台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新馬2一台進來台灣要三十多萬~5GM馬2在台灣的地位沒那麼容易被取代~他就像偉士牌的ET8一樣,歷久彌新,更何況日本這台車還是那麼的夯,就算十年後他的零件還是隨買隨有的,HONDA那台太空梭已經生產那麼多年了還是都有料件如果堅持要買年份新倒不如找台02年04年公里數少的車子,我只知到三萬多公里的車子我在整理的時後要換不少東西是真的!!一般賣8萬元,我估計要弄到好騎最少得花三萬↑不過來是有特例的車子,還是有很多把車照顧的很好的車友啦!! 我賣車賣很多台,修過太多買便宜車子來我這花一堆的馬2(不是改裝是純粹修理喔),就算沒跟我買我也歡迎解答有關馬2的疑問喔!!
所以買2手要考慮一下.

因為文章本身作者先前也有在騎馬2,現在也一樣有在收購中古馬2,整理好後,目前一樣有在拍賣上頭賣馬2。
文章有1/3的內容,我覺得都是純粹為了好賣掉自己拍賣上的馬2而寫.....

馬2不是紙糊的,零件沒那樣脆弱。
只不過零件貴是真的,而中古馬2別人為何要賣,還不就是不會保養,不會自己整理,要不就是嫌保養太貴,給一般機車店整理太貴,所以索幸隨便亂騎,騎到沒辦法了,就隨便賣給中古車行...
而車行收到車後,也隨便整理一下,就隨便賣出.....
當一切都如此"隨便"的時候,你想,如何能購買到一部車況好的車?
馬車250車主,擁有良好車況,性能的,我想是一大堆,端看個人有沒有用心去照顧這台車罷了!
我入手二手馬車('02)大概也有5年多,從送店家到diy維修,自己摸索的差不多了,再加上一些前輩"不同"的經驗,傳動維修目前自己來。
抖動確實是會,但看個人接受程度而已,其主要影響因素一般有油門(普通騎或猛灌)、傳動設定、輪胎(胎質、胎壓等),這些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其他如果是自己不能控制的,講再多也沒有用!傳動設定可以講有一好沒倆好,說穿了只是滿足騎士的"感覺",而那種感覺也很快就不見了!麻痺了!
我入手到現在真的沒花大錢,算是很給我面子!開始抖抖抖~~到現在冷車小抖、熱車不抖,我就很滿意了!省錢方式很多,但能兼顧性能就最好了!以下供您參考:
大彈簧:確定要改較硬一點,我是買拍網特價399的polini藍色
小彈簧:改rv250的改裝品,起速拉到3500-4000rpm起步
皮帶:三星、原廠都用過,目前拍賣1000-1350元不等(馬1也用過,可以當急救用)
普立盤:malossi盤面角度比較大,一般配10g拉轉速,起步比較不會抖,但我不喜歡猛灌,騎起來很辛苦,我是配重珠(多邊14g),低中速有點像國產車,現在又換回原廠盤,所以說一切都只是"感覺"啦。
離合器:目前仍是原廠(但有偷輕),但有改大、小彈簧(399+200=599元),抖動改善很多,等蹄片磨差不多時打算換rv250(橘皮1200元),聽說不錯用
碗公:有車薄一點,日本仔雜誌有教授
機油(含齒輪油):都是一般品,不要迷戀高級貨,1000km勤換比較好
排氣管:原廠管真的有省油,改裝排氣管起步確實"稍微"有點力,但油耗掉一半,高轉速=高摩耗=高消費呀!
另外配合台灣拉力路面,馬1的前差穩定器剛好可以上,目前都沒軟腳的感覺,還有多注意拍賣的零件部品、損耗備品、甚至便宜改裝品,這些年來它一直陪我過的"很充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