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若是今天YAMAHA日方撤資了,留下YMT,大家還會買單嗎?

supermaxfight wrote:
20年是吧兩陽跟HO...(恕刪)

光陽又不是每台都在吃機油= =
除了新版G5引擎以外
不還有2T 100、250、500甚至700CC的水冷引擎
其中維納斯和MYROAD還是雙缸引擎
幹麻講的好像光陽=吃機油

這年頭也還是有人把斷曲軸跟YAMAHA畫等號
supermaxfight wrote:
會變的跟兩陽一樣下場...(恕刪)


這話感覺不太對~話說台灣山葉目前的引擎已經使用多久了?
早期迅光時代發展出來的引擎幾乎跟迎光類似.
然後迎光降成空冷125以後接給迅光用...
迅光又給又給頂迅用,頂迅之後又給風光用,風光用完哩?
後面有沒有扔給天鵝用....?你敢保證?還是誰敢保證?沒車廠親自說話都沒用(這年頭車廠說話都快要沒用了..不是嗎?就像柯副總的廣告.....有多少人相信?)
小弟還真想了解是不是真的只有台灣山葉"真的"沒有像其他幾家車廠一樣惡性循環的沿用幾乎相同的引擎,
如果三陽有.光陽有.那麼山葉真的沒有嗎?說話憑良心~別說得好像全台灣只有山葉最有商業道德...

若是日本山葉那麼小弟還真不敢這麼說...但是台灣山葉喔....差不多啦!

既然半斤八兩...那還不如憑著良心說話~別又只會打品牌戰爭...整天搞這套....老梗!

小弟是光陽的車子沒錯~但可沒袒護哪家...起碼說話真的憑點良心~而不是整天只靠著"支持"的信念滿街拿著招牌揮來揮去...

如果大大真的這麼會說...那麼前陣子新聞報的"YAMAHA"最後一個生產"台灣山葉鋼琴"的點,即將撤出台灣,而接下來將要在中國大陸設點繼續生產....大大有沒有想過除了公司與品牌以外八竿子打不著的"台灣山葉鋼琴"與"台灣山葉機車""有沒有可能都即將從大陸進口零件?

想想看吧!小弟只是覺得說話公正一點會比較好....而不是一昧的支持....
好的坡可以讓妳激情高潮~不好的坡可以讓你雄風無"現"
rsz77322 wrote:
調混合比的洞 裡面有寫in japan...(恕刪)


說真的...OCT的油還打 Germany呢! 還不是台裝....結果價格搞得跟AGIP並駕齊驅....根本是胡來..
好的坡可以讓妳激情高潮~不好的坡可以讓你雄風無"現"
一路犁下山 wrote:
這話感覺不太對~話說...(恕刪)

風光用完SV繼續用
到現在還有辦法搞的勁風光還有5期噴射
但沒有給天鵝用
因為引擎形式差太多
覺對不是2V和4V的差別而已
勁戰那顆引擎出現到現在也好幾年了
舊勁戰、新勁戰、GTR、AERO、BWS都是用這顆
最扯的應該是5HK引擎
SUPER FOUR、RS、RSZ、JOG SWEET、CUXI全都是這個
也就是說除了115CC那台
YAMAHA目前每台車的引擎都至少有6年以上的歷史
5HK應該有到10年了

這樣比較起來
YAMAHA的引擎算是三大廠最少的
一固一固腥黏材 wrote:
如果少了新技術的支援...(恕刪)
其實我覺得YAMAHA阿
已經有一定的品質和口碑在了
如果像你說的真的哪一天
少了新技術的支援跟日本的光環
如果還是一樣保有現在的設計理念設計感
那我相信大家還是會繼續支持YAMAHA的
一路犁下山 wrote:
小弟還真想瞭解是不是真的只有台灣山葉"真的"沒有像其他幾家車廠一樣惡性循環的沿用幾乎相同的引擎


三陽跟光陽引擎底子依舊還是那一顆老不死的

不過那顆引擎真的有獨到之處...不然今天不會一堆車廠在用

5TY好像就跟EV4很不一樣了...


zsuper0405 wrote:
最扯的應該是5HK引擎
SUPER FOUR、RS、RSZ、JOG SWEET、CUXI全都是這個


KDU更扯...兩隻手好像還算不出來

三陽也蠻猛的...一顆老CB用了N年,連加點新東西都沒有
4V.2V M92也是換個缸頭而已...
pocoGT wrote:
三陽跟光陽引擎底子依...(恕刪)

KDU改了很多次
只是改到G4忽然改失敗而已
不然KDU一直都是穩定性高性能好的引擎

其實眾多車廠我反而認同光陽
至少光陽在引擎開發上很有誠意
雖然釜型曲軸早就被人家用爛了
不過新式滾針搖臂等等確實可以有效增加耐用及減少摩擦
單純動力來說同級距動力真的都不輸人

不過在車體車架上面YAMAHA還真的才是強者
光陽的12吋及雙避震車種反而讓人覺得為了12吋而12吋
為了雙避震而雙避震
看看舊版G5
還有那個雙避震VJR
我一直覺得VJR後避震三角幾何怪怪的
參數就是所謂的技術啊?

那可是把各種設計、實驗的數據,濃縮而成的精華,稱為該廠的賢者之石也不為過


參數只是參考用,是最安全最下限設定值

通常生產當中有無數變化因素在內,就算你知道全部參數只要其中一個變化

剛好這樣出問題,而再去把它修正回來也只有60%機會會修正成功

所以參數真的只是參考技術歸技術

如果日資撤走的話我會看品質怎樣,再決定要不要買

說真的也不要認為,台灣廠商技術不夠有些技術層面連日本都要來台灣取經呢!

只是看廠商有沒有良心而已
都可以自行設計出勁戰這麼優的運動速克達
我想我還是會繼續支持下去

尤其在售後服務商面
至少比.......處理有問題的車來的誠意多了

zsuper0405 wrote:
KDU改了很多次
只是改到G4忽然改失敗而已
不然KDU一直都是穩定性高性能好的引擎


所以說...他是COST DOWN下失敗的作品


zsuper0405 wrote:
不過在車體車架上面YAMAHA還真的才是強者


這倒是...光陽一些車種的東西都像是硬上的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