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9

YAMAHA PRO JOG 車系 大家一起來交流 博感情吧~

~討論看看...因為跟我知道的有點不同~

vino43mm-48mm wrote:
原廠曲軸用力轉一下,會因慣性轉很多圈,而大包曲軸相同力量轉一下,只動一點!

這點上...
就我的所知,應該是" 配重塊 "被削減才對,跟平衡反而完全沒關係~
較重的配重塊,在被推動後擁有較大的動力慣性.
在動力與摩擦力不等於零的狀態下,機件會依慣性而持續運動.
(牛頓第一定律:動者恆動)

平衡是"中線左ˋ右二邊"吃力的狀況.
左右邊為相同吃力時,才稱為平衡.(上下也是另一種左右)

有良好的左右平衡,運轉震動也會相對的減低.

因為施力的方向越被拘束於正直線,平衡精度就越高,運轉震動也就越低.
Good! 這是我喜歡的特性~

vino43mm-48mm wrote:
大包曲軸相同力量轉一下,只動一點!

應該是配重塊因為被消減,所以慣性運動的力量較小.
當然這也是"再拉轉較快"的原因...

vino43mm-48mm wrote:
只是鬆油門就會有較嚴重的(引擎煞車感),也有點麻震感,會有點不舒適,是缺點嗎?

應該是無所謂的缺點不缺點吧...
改裝品本來就是有一好就沒二好.
要有更棒的推動反應,本來就是消減高慣性的持續.

當然!
這也有可能是大包區軸軸心用的滾針承軸不夠好~,或是用的牛油量不太對.
(這也是我很擔心的...)
(外面那2顆滾珠我可以痛快換,滾針...可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不過...
由Vino的使用感想來看...
銳馬這顆大包區軸,平衡性看來不差!
而配重塊較輕的問題,在買主要的運轉需求上...完全不是個問題.

看來...我也該來入手一顆來耍耍看!
網拍的賣價雖然要1800...但在我的修復菜單上...算是小錢~

Bob nick wrote:
優力膠比橡膠硬,騎乘時會比現在更麻(須慎重考慮)

這個我知道.
以前改汽車的時候底盤換過.
唉...
自己耍...為了路感就算了~
想一下老婆的屁股...還是用原廠料好了.(今天太座才在說,我買來先頂著的副廠避震...爛了~)

Bob nick wrote:
陶瓷軸承的優勢在於:
1.硬度高,真圓度高
2.摩擦系數小
3.較輕
4.在無潤滑環境下較有優勢

Bob果然是巷子內的!
我說兄弟...你知道嗎?
我會考慮到陶瓷滾珠承軸,就是對銳馬的大包區軸有非常大的動心!!

記得爬文看過...(我自己是真的沒用過)
大包區軸的機件潤滑性較差(忘了高速兄?還是螺絲兄還是你說的了)...
這陣子有上網看了一下大包區軸的外觀構造...
看那個結構...混合氣應該是滿難進入區軸心去潤滑的.(這就是我很擔心銳馬的滾針軸承好壞的原因)
如是如此...
陶瓷滾珠...應該是比較合大包區軸用的承軸零件.(這是關於4的想法)

而且1跟2有助於讓區軸的施力曲線更趨於正直線!
(3則是缺點!因為慣性運動的力量會越小,車主必須維持油門更久...才能保持前進...會更耗油)
簡單的說...
力量的輸出會更直接,而且更快速.(這剛好是我正想要的)

然後...
我的承軸...極可能會買日本N牌的!
雖然之前有人說N牌的承軸間隙較小,容錯的公差較低...一個不好很容易爆.
But...
高溫牛油買好一些的,然後摻點[二琉化鉬]或是[石墨粉]...
這樣就很接近零摩擦,也比較無所謂公差不公差了.
還能利用間隙較小的特性,把出力再往正直線的方向,再逼過去一些.

至於~
Bob nick wrote:
陶瓷軸承的劣勢在於:
1.昂貴
2.荷重較低(不耐衝擊)
3.可用規格有限
4.磨合期比鋼珠長

負面1...對我來說不是問題!
反正區軸滾珠承軸不是常換的零件!
就像我玩電腦買RAM一樣...創見的或許貴了些,但買了就是煩惱少.這個錢我會花得下去!

2.我不煩惱!
因為區軸就是一個單純的引擎內部的滾動設計而已,沒啥需要面對衝擊的環境.
這正好是陶瓷滾珠承軸絕佳的使用環境.

3.這個我也很煩惱...所以我才說要去承德路找找看.
我經由股溝得知:日本N牌的台灣經銷商,有在賣陶瓷滾珠承軸!
我想我會去問問...
都要花下去了...為了達成我對老黑的希望,我極可能會不惜代價去買陶瓷的來配銳馬區軸!

4.這不擔心啦~總會磨合好的.

關於陶瓷滾珠承軸,我到時找問問後,會回來跟大家報告一下!(得等我平常日放假的時候)
屆時...
如果有人想跟我一起發神經的,我到時再跟大家一起弄個量買起來耍耍看.

======

這樣...
區軸部跟歧管ˋ閥座部就達成我的預定設想了!
銳馬大包300條區軸+陶瓷滾珠承軸 / 大四閥(昨日已入手)+碳纖蛇簧片+KOSO歧管...

現在在這個設定條目上...
就缺能完美配合KOSO歧管跟原廠化油器接口的那段連通管了...
不知道這條管有沒有成品能買? 如果沒有...那就要另外找人訂做了~

等這些最重要的東西都到了...
原廠缸再拿去修復性的掃一下...
就剩下外殼ˋ各燈座ˋ新油桶這些最不需要煩惱的外部零件了.

======

感謝各位JOG兄弟這快三個月來的幫忙跟指點!

不論是資料上或是知識上,甚至是材料上(感恩啊!螺絲a),大家都幫忙甚多!

讓我這個生鏽快20年的玩車嫩咖,可以慢慢的朝我想要的完美前進.
最慢半年後!
等我的老黑返生了~
我們這一旁玩JOG的...就會多一台" 原廠EVO對照組 "可以供大家做另一方面的參考.

到時也希望~
大家可以湊個假日,北ˋ中ˋ南聚個頭.
愛車先丟一邊,大家聊車經聊他個天昏地暗. XD

(還是到時辦在龍潭? 阿榮是媒體人...或許能談個大家能負擔的價碼,讓大家耍耍+聊聊~)
進有厚而入無間 wrote:
諸位! 有事一問!!...(恕刪)
JOG 90 : 玩具車,KOSO全組只差離合器買不到. JOG 50 : 代步車,東西隨便裝裝就好...耐用為上!
阿榮哥~
剛剛幫你量過了~
化油器接歧管端 24mm
接空濾端 35mm
歧管部分的橡膠
我再去幫你問問看~

我只知道一些店家請記者去採訪 都是要收費的(是因為正面新聞嗎)
那如果是負面的呢??應該就不用付錢了吧

那就來一個 xx市區晚間出現一群老人(以現在的飆車族來說 我們算老人了)
每個人都騎著10幾年前的改裝車在路上狂飆~
不知情的路人看到 還以為時光倒流了

Bob nick wrote:
這是"勸敗文"...^^"
你不會還配原廠管吧

O.O,被發現了
現在換V8管

話說這先進實業社好像有進步了,這是第2隻,和之前買的好像好一點,隔板位置也有點不同,是錯覺嗎?還是我挖缸技術有進步了!?

只會拆螺絲 wrote:
這個原因牽扯到傳動問題
因為拉轉快 轉速也降的快
因此回油時離合器片還來不及回

謝謝螺絲大的提醒!
不過我是考慮到耐用度,方便性,和動力的平衡點做設定.
小彈簧換硬,接合扭力會感覺更強勁沒錯,也能讓回油後的煞車感減低,不過相對蹄片磨耗較快,且沒辦法慢慢騎,因我老婆有時會用車,我可不想被碎碎念!
所以配1000轉的小彈簧,反正習慣就好,因為我前後都是鼓煞的,這樣也算輔助煞車,比較安全吧!
台南有誰有v8膨脹室翹管的
效果好不好
若是可以的話
可以借我裝看看嗎

只會拆螺絲 wrote:
星期日 載著女朋友 ...(恕刪)


大會師一定要通知我喔!!

不然我被關在裡面很鬱悶的

vino43mm-48mm wrote:
苦差事:更換220條電木大包曲軸完工了,可能還沒到最佳 ,但還能接受,高轉扭力已有點恐怖的感覺,花了2夜施工,3夜調整試車,元氣大傷,暫時先這樣,有時間想到再做修正!
先來炫耀一下
噯呀!老是說錯話,更正:是分享心得!
先說:純粹是改了後試車的感覺,各位高手如有不同歡迎提出討論,這討論區不是(知識+)為點數筆戰,也非(小X婆俱樂部)自以為多懂車的講車經,因為這裡發言沒壓力,以討論研究為主才是迷人的主因!
因為打字慢,會分多次發表.

因夜間施工,精神疲累,照片用手機拍的,不清楚或晃動,還請多包函!
拆下的損壞零件:


培林整個像被火燒過一樣,外表一層灰色附著,完全看不到金屬光澤!
怎麼會這樣呢?有人能解釋一下嗎?
培林在曲軸箱內,環境應該是充滿混合油氣+機油,怎麼會搞成這付慘狀勒?

vino43mm-48mm wrote:

因夜間施工,精神疲...(恕刪)

那個應該可以算是鍋巴
如何產生的 自行想像吧
還有未燃燒完的混合氣~久了就變這樣了
受傷嚴重的6204軸承, 補照片~正反面



只會拆螺絲 wrote:
阿榮哥~剛剛幫你量過...(恕刪)


不老騎士jog版嗎?

看來又要引人一陣熱淚了
  • 17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