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電子控制的科技通勤車,價格與忠誠度,因該就會勸退一些人了。
NMAX,沒實際座過不敢多說啥。
跑旅的定義卻要好好釐清
像SMAX, 被定義為跑旅,但實際只有跑,旅完全搭不上邊,長軸又不是旅。
旅的最低條件:
坐墊的坐面必須符合人體工學再爛也要水平,結果SMAX前低後高,一個會強制把駕駛尾椎往前方頂的坐面如何讓駕駛放鬆的像旅車一般長途駕駛。
懸吊,SMAX,中置避震器選擇了跑的位置,所以結構上來說就跟旅展不上邊。
加熱把手,既然是長途旅行車,那官方沒有加熱把手套件,一路上雙手必須處在低溫下。熱把除了加熱手外,像西北雨後的手套濕了開熱把可以加快烘乾。
jjames725twtw wrote:
售價是個問題,現在白...(恕刪)
我也在考慮中,是要現在入手ST250還是等看看Nmax155。
去車行實地乘坐ST250很滿意,腳踏空間應是目前白牌車種最大的。
座墊前削的情況也不太需要墊腳尖。
我沒有載物的非龍骨情節,
若有龍骨,剛性更好。有無皆可接受。
不過2025若有白牌ADV車款,我猜很多人可能會轉單。
前年九月底買的,到現在騎了91,000公里。
最近常下雨,騎得少。
12月20日:
去年九月底買的,到現在騎了82,000公里。
好騎。
不過除了例行保養外
換過前輪培林,
四萬四千公里時換的。
後避震
漏油
五萬公里時換的。
前叉保養加換彈簧
五萬六千公里換的。
沒換過濾網,很奇怪的是不會髒。
每次檢查都做白工。
八萬五換了濾網。
曲軸油封漏油,換了曲軸油封
八萬六公里換的。
九萬六千公里換了不少東西:
後輪軸承磨損爆鋼珠,換了
內外油封,內外軸套,搖臂軸承。
後避震九萬一的時候漏油,也在這次一起換掉,
由於Nmax的後避震太軟,而且損壞頻率太高,
這次改換AUGUR的後避震,
換了之後覺得非常舒適,就看耐用度如何了。
NMAX就好騎,大概在白牌頂天了吧。
前一台是勁豪,號稱騎長途也不累,
確實廣告很實在。
勁豪五個月騎32,000公里,
NMAX更上一層。
武嶺跟三橫貫都騎過,
載了整車東西,馬力扭力都很夠,
覺得如果有新的可變檔位這科技,
或許會更加行雲流水。
載重爬坡需要的是扭力,
新科技正好彌補了這點,
需要扭力降檔改變傳動特性,
需要速度就升檔。
把速克達當檔車用,
臺灣山路那麼多,要搞就有搞頭;
產品,選適合自己的就很好。
載狗載物載小孩,有心也能克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