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shenq wrote:年底機車促銷,兩陽劍...(恕刪) 這是台灣機車歷史....http://www.motorsafety.org.tw/history民國50年前台灣機車都是進口第一家製造廠是三陽..與本田合作,自製率30%第二家製造廠是光陽...民國52年一樣與本田合作同年第3家功學社開始組裝機車民國66年分枝萬山民國75年功學社正式改組山葉...日本山葉持股51%,台灣山葉持股49%山葉曾經市佔不錯過...我年輕時買過全新RZR....及FZ150現在只能說它不長進...現在YAMAHA白牌車...沒有一台我喜歡及適合的對部份消費者來說..價錢不是主因,,低階族群佔3成,也就是說低階像光陽GP125有7成的人,即使削價競爭也不會去買它從山葉持股來看,日本大股東對台灣市佔經營不積極------------------------------------------萬山事件始末》民國66年10月,一群以功學社部分經銷商為主的資深機車人,共同集資創立萬山機器有限公司,並於68年9月正式與日本YAMAHA技術合作,共同推出RX系列機車,採高價位策略,且堅持不二價,同時給與經銷商相當優惠的條件,例如,較高的利潤、甚至喊出「有錢大家賺」的作法,讓經銷商有成為萬山股東的機會等,此舉使經銷商趨之若鶩。【萬山旋風席捲全台】霎時,萬山經銷網遍佈全省,RX125在69年的銷售量竟高達約三萬輛,僅次於三陽的野狼125,當年的銷售量較前一年成長了5倍多;到了民國70年,萬山更推出跑速樂50輕型速克達,這種日式速克達一上市,透過鄧麗君騎機車的文宣,風靡一時,銷售量較前一年再成長1.5倍,當年竟創下了二十二億六千萬元的業績,成為機車業的一匹黑馬。短短的時間內,創造出如此亮麗的成績單,讓萬山樂昏了頭,立即決定投入近五億元的資金,在湖口興建佔地二十六萬坪的車廠,月產能三萬輛,來編織機車王國的美夢。【功學社不慎失江山】萬山的市場大部分從功學社手中奪取,其實早自四十年代起,功學社即是日本山葉機車的代理商,為山葉機車打下了一片天,到了五十年代,功學社又與山葉技術合作長達十年,直到第三期技術合作時,政府認為經過長期的合作後,該是自創品牌的時候了,據功學社總裁謝敬忠回憶:「該公司一向遵守政府規定,便去與山葉協商,山葉也非常友善的告訴功學社,如果有技術上的問題,山葉願意協助;只要是政府准許進口的零件,山葉便供應;同時還答應他的要求,在無技術合作的情況下,再使用山葉品牌一年。」自此功學社開始遵守政策,走上獨立之路,也頗高興政府給了廠商自己奮鬥的機會,謝敬忠說:「針對出廠的機車,初期前面開始用KHS品牌,三個月後,KHS再放大,最後整部車都只用KHS品牌。」但是功學社還是失策,因為在該公司不知情之下,政府又准了其他廠商與日本母廠技術合作,謝敬忠無奈的說:「可能是主管換人,但此舉給了萬山可趁之機。」「一個與經銷商很熟的離職員工,在外頭自己做紙箱生意,但經營不善倒閉,他跑到日本要求與山葉合作。」提到往事,謝敬忠搖頭苦笑:「從好的一方面來說,我們很遵守政府規定;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來,我們只埋頭苦幹,都不知道世事的變化,才會有這麼多的波折。」【萬山盛極而衰】
henry999 wrote:價錢不是主因,,低階族群佔3成,也就是說低階像光陽GP125有7成的人,即使削價競爭也不會去買它 低階族群只佔三成??哪得來的數據?1-7名都是低價車款。 8 9 名才出現高階的。削價競爭馬上就買爆了好嗎。
simonshenq wrote:年底機車促銷,兩陽劍...(恕刪) 雅哈哈:你看看三十年來只搞白牌羊多成功 兩隻羊在那邊爭一些塑膠車銷量 我大雅哈哈在世界可是遠遠甩開你們老實說 這鼻屎大的市場跟銷量 整個市場只站東南亞隨便國家的幾分之一 跟你在那邊捲是傻了嗎一台勁戰就電你20年 等你再花20年能搞得出比R15好的檔車再來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