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s-max 新勁戰 招回活動


@潛水夫@ wrote:
個人認為這種側邊單避震,只是把上支點往前移動的方式
稱之為"中置避震",並不以為然,"所有的支點施力點力臂全部都在側邊"
說穿了就是把單避震由直立放倒而已,跟"中置"硬扯上邊



@潛水夫@ wrote:
中置避震器的定義是什麼?
只要放避震器的地方是在兩個輪子中間都可以稱作中置避震,不管它是不是放在車架側邊而不是正中間。
真的~~ 我的勁戰 後輪突然沒氣 轉彎後差點打滑~
到機車店看 也都說後輪 沒有怎樣。

只能 每次出門 都要注意後輪的氣壓。
個人比較好奇,在召修名單當中的車輛,如果有已經發生故障而自費修復的
YAMAHA打算如何處理?不會就這樣呼嚨過去了吧?
chiayingcool wrote:


你怎沒轉全文而只取其一,那篇我就是對此提出疑問

但因有其他版討論過這問題而過去瀏覽
但是看完之後就沒再去關注,直到近日,偶然想起,我還是覺得,他不能算是中置避震
因為他對車架的施力完全左右不平衡

舉一個簡單實驗,雙手抓住前方穩定物與肩同寬(型同引擎兩側吊架支點)
兩腳張開與肩同寬(視同兩側避震支點)
蹲下起身,很輕鬆;舉起單腳(身體不可歪斜,落地腳不動)這時候你為了不傾倒
而必須要靠雙手(吊架)力量"很用力"撐住,也代表被你抓的物體(車架吊架支點)接受很大的不同方向施力,你的腳落地點除了承受垂直重量,更要承受來自傾斜側向施力

所以我個人現在還是對它說是"中置"抱持不認同
更簡單的說,就是吊架支點左右施力不均也不同方向
這對吊架支點的磨損速度有很大的關連

這種問題,或許要很久才會發生吧,畢竟吊架軸心有一定厚度
chiayingcool wrote:
...(恕刪)

penny815021 wrote:


真的~~ 我的勁戰...(恕刪)


如果我遇到你這樣的經歷
恐怕無法忍耐到明年二月才等原廠處理
重複發文重複發文重複發文重複發文
@潛水夫@ wrote:
你怎沒轉全文而只取其一,那篇我就是對此提出疑問


因為你排版的方式讓我以為那是你對中置的定義


另外如果中置的定義主是前後輪之間而非車體左右之間

你所謂的左右受力問題跟是不是屬於中置並無關係

兩回事
好像輪框是明年 前面是今年?
我的解讀是這樣><
看了一下行照,
輪框過關,速度感應器沒過關.
剛剛去更換,鋁圈要明年2月才行,滿多人知道消息要排隊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