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Address 125 SS or other Solution (標題已改)


五期 address 最大動力7.3kw
換算成馬力不管是公制或英制皆不足10匹
以這樣的輸出數據雙載有力就奇怪了


買彪虎前Address也是我的口袋名單,但我跨上去不到2分鐘就下定彪虎
前叉軟趴趴卻能創造出優異的操控?! <---爬文好像一堆人在改勁戰彈簧+阻尼棒
沒力的前煞不用騎快就能嚇死一票人 <---身邊好像沒人是原廠的...最少都是對二不然就對四
大燈有跟沒有一樣 <---這個見仁見智~但我覺得一樣大燈位在龍頭GT 125表現會比他好
不美觀的外掛方向燈 <---車主表示這是政府的錯(那為什麼aero就不會這麼突兀?!)
種種問題都能改善!! 只差在$$而已
address要調整到好絕對不只交車付出去的那些錢

便利性的話我認為原來的GT125會比較好
不管是日常用車會維修保養
livina6456 wrote:
五期 address...(恕刪)


ADDRESS在10吋小車裡 應該沒有幾台比它好的,但是去跟大輪綿羊比就不一定了。



所以要達到優異的操控,改裝或是整理是無可避免的。

以國產車出廠狀況來看,我想沒有一台狀況是不用花錢改就能達到最好的。

不然勁戰 BWS等一堆神車何必改避震改前叉呢?

您說是吧。
0102

billiejaen wrote:
ADDRESS在10吋小車裡 應該沒有幾台比它好的


買動力倒是沒幾輛比他差的,抓幾台主流110來越級打怪都不見得會輸
買操控還要先把那軟趴趴的前叉調整到正常人能接受的硬度多麻煩?!

為什麼會賣不好?!
外型打槍 便利性不好 維修據點少
速克達該有空間機能被油箱吃掉大半
引擎沒力還會被110洗臉 原廠懸吊又不給力
年輕族群看動力台鈴沒有 女性族群需要的便利性也沒有
上班族走的經濟路線看到這高昂的車價幾乎都跑去買V2、GT
這三大族群連看都不看銷量怎麼會好?!

上個月的銷售成績出來了
後起之秀J-bubu 115這個月銷量打台鈴全車系還有剩
山葉無敵冷門車Ciao 115打蜜月期中的address車系也都還有剩
livina6456 wrote:
買動力倒是沒幾輛比他...(恕刪)



還好啦,看不爽的廠牌你怎麼樣也不會買他

喔對了,我上台車是新勁戰

我換V125SS完全沒有後悔,我再說一次,完全沒有後悔~

還有,我還沒看過原廠車的前叉被人說很硬過,可能是我無知吧!

軟不軟見仁見智,V125SS我個人覺得他的缺點就是煞車軟


賣好不好也不關我的事,我騎的爽就好

livina6456 wrote:
買動力倒是沒幾輛比他...(恕刪)



在台灣買台鈴的車,應該不會在意市占率吧~~

livina6456 wrote:
買動力倒是沒幾輛比他...(恕刪)


正好我上一台車就是 tigra 125 騎了兩萬之後換騎 address v125ss

以售價來說 TIGRA 125 79900 V125SS 65800 兩者價差 14100元

你檯面下能拿多少 就不去算了 我以建議售價來做比較

1.動力方面 我個人覺得在 GPS時速 80 以前 V125SS 是 不會輸給 TIGRA 的

2.制動性方面 TIGRA的大碟盤跟前後雙碟 我想 很明顯的是優於V125SS的制動

3.過彎的穩定性方面 我想 TIGRA還是 乖乖的去跑直線吧... 輸慘了 跟 V125SS真的沒得比

4.大燈是 TIGRA的亮度佔了上風 但是要看使用的區域 如果大多跑市區的話 我想兩者差距不大

5.置物空間來說 TIGRA 的空間比較大 這是明顯的 他的置物箱可以很容易地放進公事包

6.乘坐品質來說 V125SS 不算好坐 接近一小時路程的話 有不舒服的感覺 但是 TIGRA 也沒好多少

7.市區找停車位的話 TIGRA 慘敗 比V125SS多30公斤的車重 沒有省力中柱 也沒有小車體的優勢

8.油箱的開啟方式 如果你有像我一樣 一禮拜加兩次油都是加滿 而且一個月騎兩千公里...

我想是不太需要嫌加油有多麻煩 不過還是 TIGRA 方便一些

9.V125SS沒有免熄火開坐墊功能 TIGRA勝出

10.油耗方面 其實以我的騎法兩台車的油耗十分接近

但是TIGRA的里程表有灌水大約10% 不過我算油耗已經把灌水的里程數給減去了

V125SS 每公升 37公里 目前總里程 2500KM
TIGRA 每公升 36公里 目前總里程 22000KM TIGRA油耗 滿不錯的 車子滿重 確有此表現

以上都是以單人騎乘 95% 為主 至於雙載的話 TIGRA 的表現是比 V125SS 還要好的 (椅墊的大小)

目前V125SS 預購有優惠跟贈品

至於兩者的車價差 14100元 我想這非常足夠讓你去改個 制動 前叉 後避震 ......



前叉軟->換彈簧 補油
前煞軟->碟盤改大

車架穩定性不足-> 換車or捕焊

add前煞軟與前叉軟的缺點,都是技術上可克服的

但是結構穩,動力足這是其他車無可去代的
livina6456 wrote:
五期 address 最大動力7.3kw
換算成馬力不管是公制或英制皆不足10匹
以這樣的輸出數據雙載有力就奇怪了

不是光看一個馬力數據就能斷定騎乘感,
轉速,扭力,曲線特性,傳動都有影響.
奔騰G3也不足10匹馬力,
但力道確比一堆4v大馬力車強.
address是跟人拼不了拉直線中高速競速,
但雙載起步瞬間走走停停,
比起靠拉轉的車address是有優勢喔,
以動力競速拉轉拉尾速觀點買車address真的沒力,
以扭力實用起步加速順暢精緻度觀點address是優秀的.
address動力騎乘感其實不差.

gnn721013 wrote:
在台灣買台鈴的車,應...(恕刪)


整棟樓都是推address
不在意市占率的人為何又要推薦給別人?!


J-WILL wrote:
至於兩者的車價差 14100元 我想這非常足夠讓你去改個 制動 前叉 後避震


制動-->卡鉗+卡鉗座+碟盤+剎車油=?
前叉-->阻尼棒+彈簧+前叉油=?
後叉--> ????
怎麼感覺不太夠?!
或許14100夠~但在怎麼改還是10吋單槍+後鼓
livina6456 wrote:
整棟樓都是推addr...(恕刪)


以我本身騎乘感來說 什麼都不用改 就比 TIGRA 125 GT125 ...等等 好騎

我沒騎過 RS ZERO 我不予置評 當然 YAMAHA 維修方便 牌子大 經銷點多啊



不在意市佔率 只因為想讓其他人也能騎到好騎的車 這點你懂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