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馬車改61缸的問題

特務羊毛 wrote:
我甚至想要殺肉日產 CEFIRO 2.0 的排汽門來加工之後裝裝看 (因為口徑一樣、只是汽門桿比較粗)
看看汽車用的汽門會不會比較堅固

特務兄 應該會比市面上的還來的強壯沒錯 汽門面大概加工一下 應該就很OK
不會拉 改的OK的車子 就是原廠排氣量放大的車子 跑得稍微快一點很正常...
ogiman wrote:
看了那麼多的59.6...(恕刪)

耐用 同排氣量下 降點壓縮比 但是代價會比較沒力 沒人家會跑 但會活的比較久
排氣管換支正確對應排氣量迴壓的管子..汽門會較為耐用
ogiman wrote:
如可以像煥仔大說的撐個5萬10萬公里最好嚕^^

只能說 要遇到比較有再改馬車的大概可以做到
前一頁有看到缸壓19KG的 靜態缸壓...有點高 好處是有力些(馬車的原罪太重)
如果排氣管搭配+傳動配的好 不要超轉 應該還有3W以上的壽命

ogiman wrote:
高雄有推薦的店家嗎?


有在FB馬車社團看過一家K馬汽機車旗艦店
店裡都是馬車= =
K-MA汽機車旗艦店
暴力不能解決問題 但是能解決你
有人改過61缸後不拆水龜有問題的嗎? 我之前開剛換過新的水龜
特務羊毛 wrote:
以我的 63 馬車來...(恕刪)

話說原廠也不到3萬....
何來坊間也相同呢

主要還是在一開始做工細不細問題
我是喜歡拿去給專修汽車的處理氣密問題
好歹他們拿的是專業用的在用

不是拿鑽台上一個吸盤再加上汽水或水來測氣密
況且在下經過指導得知汽門在運作的時候是成旋轉狀態

久了~不管那一家的汽密都會跑
跑多跑少而已

另外看了一下
汽門桿並不是問題~只要長度與固定銷相同就可以
打上銅質汽門底座減輕汽門變重,引擎反應不佳問題
或是乾脆打磨汽門桿輕量化也是可行
神R君 wrote:
當然曲軸也可以拉但是...(恕刪)

沒有加大汽門前換CVK30效果不大
只為了增加那一點點的速度
不如BS26調整就可以

不過整段看下來
很多人會把進排氣"門"加大跟進排氣道加大混為一談
再加上可以不加大進排氣門,內孔加大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效果
缺點是~少了人家那麼1~20%的使用里程
ogiman wrote:
看了那麼多的59.6...(恕刪)

依據原廠汽門大小來評估
61mm已經是最好選擇
63mm或63.5的,不如一次連曲軸都換還比較好
sonyrex wrote:
另外看了一下
汽門桿並不是問題~只要長度與固定銷相同就可以....(恕刪)


我想到的問題是
CEFIRO 的汽門不知道是整支熱處理過的還是只有做表面硬化處理
如果只有表面硬化~
汽門桿拋細之後不也把硬化層給拋掉了?
那不就像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另外...
汽門鈕扣槽的位置也不一樣
也是要另外加工一個凹槽
如果只有表面硬化處理
加工後那個地方騎久了可能會斷...

考慮以上不明因素...
也是我選擇放棄的原因之一


其實如果在汽油中添加代鉛劑應該就能把汽門壽命延長不少
但是要我每次加油在那邊倒東西
就讓我回想起以前玩二行程時機油預混的麻煩...
現在年紀變大~人也變懶了...
馬中出赤兔 人中出拉拉

特務羊毛 wrote:
我想到的問題是CEF...(恕刪)

汽門是一個非常堅固的東西
不要太擔心
每次的開關都在承受"鋼質"汽門座的撞擊
我個人的猜測整隻都會熱處理
如果只有外層硬化的話我看沒多少汽門就會受不了高熱先

而且代鉛的用途主要是汽門筏"座"
並不是汽門"面"
中油在自身的網站就就有說明高級汽油的用途

旋轉再經過撞擊
時間久了都是會跑掉的
sonyrex wrote:
我個人的猜測整隻都會熱處理...(恕刪)


就是因為某知名塘缸廠的老闆跟我說
[以前的車~汽門都是整枝熱處理過的,但是因為 COST~DOWN 現在機車用的汽門只有做表面硬化處理]
所以我才會有以上疑慮...

sonyrex wrote:
而且代鉛的用途主要是汽門筏"座"
並不是汽門"面"


我的車一拆開檢查~
汽門座只有少許的正常磨損
但是汽門的氣密面整個像是腐蝕的痕跡
吃溝的寬度超過 1mm ,平均深度我目測應該有 50 條以上
甚至氣密面還有小蛀洞
看起來一整個根本就是不正常損耗的痕跡
很明顯汽門座的硬度高過於汽門很多,所以是汽門磨損大於汽門座
因為汽門座是原廠挖大的...汽門是市售加大的...硬度可能不比原廠
所以我想不能用原廠規範的眼光下去看...(我指的是代鉛劑保護汽門座)
除非我真的裝了 CEFIRO 的汽門...

正常的原廠作法~汽門材質的硬度應該是要高於汽門座的
所以才會以鉛 OR 代鉛劑保護汽門座
現在我的狀況剛好相反...
馬中出赤兔 人中出拉拉
那小弟提供一下...馬車63.5+400條,公里數超過3萬.
無吃機油
無加大氣門
也無車削燃燒室
BTQ1000實測
補充~已通過24耐環島測試..


特務羊毛 wrote:
正常的原廠作法~汽門材質的硬度應該是要高於汽門座的(恕刪)

如果要單就這段話而言
我自己的推測是不成立的
1. 汽門座是缸質的
2. 汽門面需要可加工,硬質高於汽門座那我看連金鋼沙都可以省下來了
3. 依據中油官網上的說明,早期的汽門筏座硬度比現在的差,少了鉛會無法形成保護層並增加潤滑


汽門的耗損有很多原因
不單只是所謂汽油問題
機油、空濾都會是影響的原因之一
假設你的車改上63.5我相信多少有挖洞或是使用高流量空濾
不單化油器會提早下課汽門與汽缸都會增加損耗的機率

單單依汽門論
是否過於牽強
有時候師傅說的話聽聽就好
就算是幾十年的經驗也都是一樣...
剛好碰到他做的那次有問題
就變的以後都有問題.....
幾乎錯誤的資訊都是這樣傳出來的

還是多去找生產者詢問會比較快一點
起碼目前知道的是阿六仔的汽缸不能買
sonyrex wrote:
如果要單就這段話而言...(恕刪)


根據我翻到的資料
汽門材質硬度大約 HRC 27~48 ,依進排汽門及負載需求而使用不同等級的耐熱合金鋼
汽門座硬度可以高達接近 HRC 60 ,使用鎢鉻合金鋼,但還是沒有鑽石硬,所以金鋼沙可以磨
汽門導管只有 HRC 20 左右

所以需要用鉛保護的絕對不是汽門座...
汽門座硬度是最高的
然後也順便推翻了我自己的說法...果然真理是越辯越明的

我想~機油對於汽門壽命影響應該比較小吧...
畢竟汽門氣密面接觸到的機油量少到幾乎可以忽略
而空濾...
嘿嘿嘿~我正是裝原廠空濾
做人要低調~低調~(茶)
我反而覺得對汽門壽命影響較大的應該會是空燃比跟排氣回壓...
空燃比不對會造成排溫過高燒汽門
排氣管太過直通也有聽過會燒汽門的說法,不過未證實

十幾年沒有翻到我那本厚厚的 [內燃機] 了...
為了查資料讓我重溫高中到大學的舊夢...

我猜~
一般市面賣的加大汽門就是只用到 HRC 27 左右材質的低級貨...
所以短命啊...
如果這次汽門又不到三萬就掛掉
我真的要好好考慮去拆 CEFIRO 汽門來裝了

補充:我 63 陶缸而已啦...沒有到 63.5
馬中出赤兔 人中出拉拉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