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水冷車適合每日短程騎乘嗎?

仿賽車 wrote:
沒事.放心買..我買FORCE5...(恕刪)


Smax 與Force 引擎相同,手冊上有寫,兩千公里換機油。儀表板的警示燈也是兩千公里才會閃,我的Smax是2013年07年出廠第一代,到今天七萬五千公里,沒半路拋錨過。

我的Smax也是每日短程騎乘,至今天七萬五千公里沒壞,所以六代戰應該也可以每日短程騎乘,給樓主參考。
水冷車冷車時的油溫上升速度遠比空冷車快很多
主要是因為冷卻機制不同造成
水冷車水道在未開啟大循環時是不走水冷排的
在汽缸沒有散熱鰭片以及沒有冷卻風扇的狀態下
汽缸累積熱量速度很快
汽缸內的油水道讓油水之間進行熱交換

而一般空冷車都是採用強制空冷
一啟動時同軸冷卻風扇就會開始轉動
且冷卻風扇是隨引擎轉速變化
原地暖車或騎一段時間機油才會達到工作溫度

水冷車正常來講
比空冷車來的適合短程或長途上的行駛

但是空冷車維護費用比水冷車便宜
所以日本本田跟山葉還是維持一比一的方式並存
鈴木則是還是全線空冷,因為鈴木小排量的水冷技術不太成熟


本田水冷的5代領導125
沒有經濟壓力
水冷是可以買的
畢竟多了水冷就是多一筆維修風險

但我要水冷不會選勁6
kamirknows wrote:
水冷車冷車時的油溫上升速度遠比空冷車快很多

不一定喔,冷卻水不進入大循環只能加速水溫的升高,但油溫有自己的循環,跟水循環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聯

而且友站有車友做過實驗,他的水冷車要
騎到10公里左右,油溫才會升到80度
騎到14公里左右,油溫才會升到90度
騎到25公里左右,油溫才會升到100度
水溫則大部分時間都維持在80~90度之間
phos2019 wrote:
壞是不至於,但油溫不夠高所以無法將機油中的水氣等異物蒸發掉也是事實,夏天或許沒差,但冬天可能會加速機油的變質


覺得這不是什麼太大問題
因為他們雖然都說會短程可能會導致機油加速劣化
但相對的也有提出解決的建議:頻繁換油

而且你少講了日本鈴木的原廠規範是
第一次換機油是1000km或一個月,之後每6000km或一年才換


三菱汽車也是如此,每10000公里才更換




台灣鈴木是500km後就是每1000公里換
台灣三葉是500km後就是每2000公里換
也就是台灣的換油頻率早已超越這些原廠建議的規範
所以短程行駛未必會造成機油過度劣化到造成引擎損壞
有殺氣追殺你 wrote:
所以短程行駛未必會造成機油過度劣化到造成引擎損壞

所以我只有說"冬天可能會加速機油變質"
但我並沒有說"短程行駛會造成引擎損壞"
所以也請你不要過度引申或是偷偷移植成我沒說過的東西
冷發動供油有夠農的,溫度10-40度是最耗油的

騎越短程越耗油


電腦車冷發東,噴油濃度以水溫,進氣溫,進氣壓為主,書值越低越耗油,數值越高越發不動車子
phos2019 wrote:
所以我只有說"冬天可能會加速機油變質"
但我並沒有說"短程行駛會造成引擎損壞"
所以也請你不要過度引申或偷偷移植成我沒說過的東西


全部都你說過的話,什麼叫我過度引申
而且也是你自己引用人家問騎短程會不會壞的下去做回覆

phos2019 wrote:
對車比較了解的同事都說水冷騎短程溫度到不了容易壞
壞是不至於,但油溫不夠高所以無法將機油中的水氣等異物蒸發掉也是事實


這段也是你自己貼的
phos2019 wrote:
When an engine is run, it generates a good deal of heat. When the engine cools, condensation forms. Engine oil additives absorb this moisture and hold it in suspension. In time the moisture content exceeds the capacity of the additives. When this occurs, moisture attacks the metal parts of the engine causing damage

當這種情況發生(水分含量大於機油添加劑的能力),水分會侵蝕金屬零件造成引擎損壞

自己貼的原文自己都不用看過的嗎?
就問你機油變質帶來的後果是什麼?
不就是保護力不足造成引擎磨損,還是你認為有其他種可能

重新幫你複習一下自己說的話

Q:騎短程溫度到不了,容易壞嗎?
A:不會,但有可能油溫不夠高造成機油內有水氣,加速機油變質

Q:機油內有水氣會怎樣嗎?
A:過多的水分會侵蝕金屬零件造成引擎磨損

所以綜合起來,不就是短程行駛可能會造成機油內有水分殘留,導致機油變質進而損壞引擎?我哪說錯了

我也沒要引戰,只是很單純地點出你回覆中沒考慮的點(換油頻率),這樣就被列入黑名單
如果你這麼敏感,還是不要上來網路回文吧
addy0917 wrote:
目前勁戰一代快17年(恕刪)

如果說水冷車冬天寒流來,熱車會比氣冷車慢我還信,
但是騎短程容易壞就要看所謂的"短程"到底有多短了,
因為125C.C.的車,水箱也沒多大,熱容量很小,
發動後大概2分鐘左右就能達到工作溫度,
如果你的車程不到2分鐘,才有這方面的疑慮,
但你該擔心的不是水冷系統或是引擎受損,
因為水冷系統無論溫度到不到位都無所謂,
引擎也有潤滑機油保護,只是一開始汽缸溫度低,
機油黏性高、流動性差,扭力會比較沒辦法達到顛峰,
你真正應該擔心的反倒是排氣管比較容易破洞的問題,
因為排氣管溫度低,加上完全燃燒過程產生的水氣容易凝結在排氣管,
長途行駛會因為排氣管溫度提高而沸騰蒸發,
短程則有可能尚未揮發完畢而積存在排氣管內的低點,
日子久了,在低點的液態水就會加速鏽蝕而讓排氣管穿孔,
不過這種現象也不是一兩年就會發生,以原廠排氣管的厚度,
少說也得超過5年以上才有機會讓排氣管穿孔,
再者,每年有各種季節,而凝結水的現象只會發生在冬天,
到了夏天排氣管就會保持乾燥,所以搞不好車子報廢了,
排氣管才剛要開始穿孔。

水冷車在正確設計下,加上保養得當,引擎壽命應該要比氣冷車耐用,
只是我本人對保養車比較懶,選擇氣冷車也是因為這原因,
因為水冷車除了像氣冷車那樣里程一到就要換油與保養之外,
他還多了個水冷、水循環系統要保養,我是覺得有點麻煩,
但對於多數機車車主來說應該是小事一件。
抱歉,我不跟只會斷章取義,或是明明引用的是A文,卻故意拿B文的內容來吵架的人打交道
不如眼不見為淨,對大家都有好處(吵架很累,你有工夫吵我沒有,所以加黑是最簡單的方法)
而且你的出發點本來就有問題(只想找我的盲點還惡意的將我的原話加油添醋),而非帶著善意來交流,既然你這麼自大,幹嘛還非要看我的文不可,不如眼不見為淨,對大家都有好處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