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選擇force是因為,沒有ABS,然後車子比較大台,對於偶爾要載老婆出門,怕她上下車不方便,因此沒選擇比勁戰更大的車種。
交車時看到老闆辦公桌上擺了另一份文件,force的資料,價格竟比勁五低,回家查查資料才知道有這一台.......不過後來在路上看到,覺得有點大台。勁五騎起來感覺比勁一輕盈多了,順順的,油門的手感很直接,可以應付我通勤時忽快忽慢的騎乘需求。26年來第6台山葉的機車,從沒改過,也沒特別的慢慢騎過。
當年第一台迅光,是因為看到同梯的迎光很喜歡,買不起只好選擇迅光,加上迅光是2支後避震(當時兩陽的速克達好像都只有1支後避震器),然後油門的手感很合我要的感覺,偶爾有借同事的機車騎看看,就是沒辦法讓我覺得合適,就這麼一路騎了26年的山葉機車。
本來想換電動車的,甚至很期待山葉的電動車的,突然間讓我措手不及換了勁五ABS,很突然,也很.......順其自然。
部門騎125等級通勤的主管有4個,其中兩個去年從別牌換了勁四(有一個是因為舊車龍頭附近的車架騎到斷掉才換車的),我是上個月換勁五,慢慢的覺得勁戰已經是中年人在騎的通勤車了!那種順順的騎乘感覺....
有時候,只是一種感覺,就是這種感覺,決定了要買哪一台。
wsx870207 wrote:
我是從電動車要換回油車的哈哈我現在騎gogoro s2
題外話, 比較好奇為什麼想從 S2 換回勁戰 ?
S2 加速能力是蠻接近 Force, 跟勁戰比在時速80公里前應該是有蠻大的差距.
2.水冷車並沒有想像中的難照顧,調好的水箱劑一罐80元
每三個月打開副水箱蓋看看, 補充到標線以上就可以了
3.每年800元的牌照稅會讓買車新手很有感,馬上打退堂鼓
但很多人不知道,水冷車2千或3千公里才換一次機油、齒輪油
你一年省下來的換機油齒輪油錢,早就夠你繳這800元了
4.單價差異比較大的是輪胎,13吋車胎單價會比12吋的貴一點
您可以去研究一下,我個人覺得既然要買車騎了
輪胎錢不能省,犁一次田的維修費用夠你換很多條新輪胎了
5.勁戰五單人騎OK,加速性及尾速比GOGORO差一點
如果常要雙載或爬山,建議考慮150CC以上車種,才不會買了後悔。
aln612 wrote:
機油的部分我是比較好奇,勁一的保養手冊是寫1千公里更換,買了勁五,看了保養手冊是寫2千更換。兩台的引擎不是同一顆嗎?
引擎是同一顆沒錯, 可能想跟他廠做特色區別吧 ? (國外同一台車,說明書換機油里程硬是比台灣高,Smax日本是3千換,台灣是2千

aln612 wrote:
勁一雙載上石碇千島湖最徙的幾段,兩人快170的重量,非常吃力。一個人時就只感覺吃力而已,勁五應該更慘吧!!
之前老車三冠王4V也有跑過這段 ! 體重跟你們差不多, 吃力是吃力, 沒往後滑倒是出乎意料之外 (這是有點太誇張的形容)
相信勁五是更慘沒錯
aln612 wrote:
勁戰還有放屁的問題,像我忽快忽慢的騎法,有時回油把油門一鬆加上煞車,就聽到一聲
我的 Force 買來不到一年就有這種問題出現 ... 送回原廠檢查回來後還是有 ... (想當初三冠王是五年以上才有放屁的情況發生...有點忘了可能更久)
雖然頻率不高, 但心情就不是很好 ... 目前嘗試是在氣溫低(20度以下), 熱不到一分鐘的車, 騎大約3公里多, 下坡時稍微含一點油門, 放開就會放屁 ...

如果你已經騎很多年的車,經驗算豐富,平常路上三寶狀況都能應付得宜,ABS對你來說其實可有可無,狗狗肉也是沒有ABS的對吧,或許多一份配備多一分保障,但這有點像是買保險的概念,實際上自身到底有沒有這個需求。
有些情況是你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的,就算有ABS那又如何,如果是我會去買件防摔衣褲,平凡的像穿件外套,設法將自己的傷害降低,給每天騎車通勤的自己多一些保護。
倘若不是外貿協會者,也沒有品牌迷思,其實我會很推薦fighter,如果有興趣自己可以去研究一下。
也不得不說三陽近期FNX的表現,讓大家看出三陽的企圖心以及進步,同樣級距與價格下山葉再不端出更好的菜,消費者是會變心的。本身騎三代戰,倒也是修了不少錢,光是熄火的問題你就有得搞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