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跑步有益健康,為什麼其他人不跟著一起跑步?
再舉一個例子:為什麼XX車不用Brembo的煞車系統零件?
就像 光陽ROMEO 125 ,為什麼樓主不買光陽ROMEO 125 ABS 就好,然後來此發文問台灣山葉塑膠車ABS何時能跟進??
ABS是什麼、有沒有用先不予評論,因為說了就又開始兩方的信徒的爭辯。
事實上,有沒有ABS的配備這個問題.....,換個方式比喻,就像手調飲料珍珠奶茶加的是全糖還是無糖,全糖美味但是相較下不健康。
ABS...你覺得你需要就去買有配備的機種,不然你可以直接問廠商的客服、你夠力的話問他老闆也行...;
但是當你問路人甲:台灣山葉塑膠車ABS何時能跟進??
那路人甲是誰......,能不能知道其中源由?我不知道。
至少我也可能只能回覆我的猜想啦,我猜的有沒有猜中.....我也不知道。
我是這樣猜:產品差異化。

以Y牌的作風似乎是主流市場大家都ABS標準配備或等到法規強制執行才會出的,當初市場開始推150車系,YAMAHA還不是老神在在用勁戰125來打天下,速克達市場占有率因該不是Y牌想追求的。
當初入手勁四也是對雙碟有存疑,但只要養成正確煞車方式兩手一起煞,雙碟用過就回不去了,養成習慣後不管遇到甚麼狀況都是自然反射,台灣政府就是缺乏教導正確煞車觀念,考照也太隨興,都不把這些正確駕駛習慣納入測驗評分,只在那邊遵守號誌不教導正確駕駛觀念考那張駕照有什用意。
我是覺得考照感覺比較像是評斷看號誌的視力測驗,我記得以前國中道路安全講習,腳踏車也是教導要兩手一起煞,我相信很多公司內部都有舉辦道路安全講習,都是說兩手一起煞。
如果有正確駕駛習慣,真的會會覺得ABS沒必要,一昧的強制規定換來的是只是讓車價越漲越誇張。
edmars wrote:
我是這樣猜:產品差異化。
我很認同edmars大大的猜測,絕對是做出產品差異化,就拿我的汽車來講,U6有很多新穎電子配備,如果買車考慮到這些自然而然就會有這方面取向的消費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