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台灣山葉慶祝周年慶忘了還欠迎光150消費者一個交代


NSRC wrote:
呵呵 你人品優良這...(恕刪)

我也有一顆4CW 的引擎,因為換過好幾次車台所以我也不知道里程數,但曲軸倒是真的沒拆過。現在車籍報廢了,但引擎還留著總覺得哪天用得到。
大概是一個鐘型曲線的概念,EV4活下來的不多,但都是那幾台萬中選一的。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以前買的迎光150,油門灌多一些還會一直翹屁股




當朋友都買了名流150組車隊時,刻意買了迎光想標新立意一下,
但朋友們跟我差不多同期買的名流都頭好壯壯,我的迎光卻開始吃機油了...

不過山葉不用給我一個交待,也不需要給我什麼交待,
畢竟曾經靠它把到小妞,這樣就夠了啦~
我人生第一台車就是迎光

第二台是第一代的迅光(斜板)
被偷

第三台是頂訊,到現在騎的好好的



光字被我都騎過了,SV Max我也騎過


迎光引擎設計不好,只有汽缸有水冷,汽缸頭是用空冷

偏偏扭力設計很大,先天散熱不良再加上長衝程汽缸壓力大

有用腳踩的朋友就知道要採發有多難採

所以活塞很容易刮傷汽缸,當年機油普遍都還是礦物油的時代

這顆引擎就被冠上狂吃機油的引擎

後期改成訊光150,改善幅度很大,起步就沒那麼"衝動"了

當年我的迎光150在新台五線大上坡沒一台車追得上我,馬車125也是吃鱉

但引擎就是不耐用,以前年少輕狂都是油門到底,磨過幾次汽缸,最後給它吃全合成機油倒還撐蠻久的

換機油很麻煩,都要由底下的機油蓋卸油,當時也不知道汽缸前還有個過濾器要換


換到接手中古的訊光,第一代斜板的,換機油還是要由底下機油蓋卸油

說真的,在兩陽時代前煞大部分都是鼓煞,訊光真的很好騎,底速EV4是大贏GY6

主要還是大家沒在換引擎前面的機油過濾器,店家也不愛換因為手路差

EV4引擎其實說真的還不錯,耐用度當然沒有無敵的GY6好,GY6機油吃到光了還可以騎

後來被偷了,有一陣子沒機車可騎



最後是出社會後又買了一台中古頂訊

第一代的,大燈方向燈開關還是沿用訊光

引擎是EV4沒上NPA,前車主加上我騎的里程早就破五萬

到現在機油一滴都沒吃

我剛接手的時候,中古車商老闆還跟我說引擎前面那個機油過濾器不用換

我叫他拆下來,乾淨的話算我的,不乾淨就算你的

一拆,過濾網一堆油泥

我接手之後,初期五千換過濾網,拜現在機油品質提升價格又便宜

我都換嘉實多半合成機油,都到中壢那間有名的材料店買油自換,拆前油濾還是要請師傅拆

第一次還是有油泥,第二次就很乾淨了

這一年我都在我的社區地下停車場自換便宜礦物油

機油也是沒吃阿,不過我騎車真的很少超過60,起步也是小油門起步

CVT的零件沒換過,我體認到一個道理



如果你騎車習慣老是愛油門到底,機油請換全合成的機油,這樣算是激烈駕駛

如果你騎車都是順順騎,最快不超過80KM,其實用礦物油定期更換就好了

至於什麼曲軸怎麼方式來將機油濺灑,也是有關係啦(後來山葉也改了)

NPA就是個錯誤,還好我的頂訊不是NPA引擎,真的是耐用好騎行李箱超大


如果迎光在這個世代重生,機油用好一點的,狀況有可能會改善很多

但是迎光的大燈真是......暗到不行





unlocker wrote:
25年前....大...(恕刪)

russiastar69 wrote:
以前買的迎光150,...(恕刪)


原來事自己美好回憶的迎光150,有這麼多人車子是有問題的,我當時那墨綠色的迎光,陪了我跑業務將近4年,騎了8萬多公里居然安然無事,直到買車才沒騎放著好多年之後才報廢掉。

時常都會想起當時騎上迎光時,油門一加一放之間,車身隨之一起一落的惡趣味,在當時它的加速性能也是算速克達中還不錯的。

要交代嘛,拿出當時購買發票比較困難,如果你還抬得出來一步掛牌使用中的迎光,道是可以去他們公司拉布條抗議看看!
想不到還有人記得這件事情,真是勾起我滿滿的回憶......

想當初我還是個小鮮肉,剛上大學,存了一年家教費,開開心心的迎接我的蒼蠅一號(Fly One),

結果沒想到是悲慘的開始,一年多就開始發不動,氣門萎縮,縮缸

我明明花了無數的心力和金錢好好照顧的,後來,還是悲傷的報廢了,換了一台迪爵,到現在20年還是頭好壯壯,

那時民智未開,網路不行,哪知道爭取自己的權益,現在想起來還是有滿腹的度爛,

因為這件事實在傷我的心太深了,所以從此發誓,絕不買山葉的車

也絕對要發揮我的影響力,勸身邊所有人不要碰山葉的車。

也許現在他的行銷做的不錯,但我要說,他真的曾經如此的爛,如此的讓人傷心,可以的話,真的不要買山葉,給他一點教訓吧

auxo wrote:
我也有一顆4CW 的...(恕刪)


看來我前不久報廢的頂迅也是萬中選一,大家說EV4會壞區軸我就是沒有遇過
一個笑容的距離能有多遠,誰來告訴我。 從心、開始 。 攝影 。 用心拍好一張圖. 一張就夠了

我念大學時也是騎迎光150
光是引擎搪缸就2次
汽門好像也是換了2次

後來吃機油吃得太凶
我都把迎光當二行程在騎
因為引擎要定期自己加機油

還在路上被攔車驗排氣
印象中至少吃了2次以上的罰單

雖然它真的還蠻好騎的
但是...前前後後在那輛車身上
我花了大概有10多萬吧
以當時的物價來說
我...真是個潘仔
YAMAHA 1991年狂打廣告的代表作水冷迎光150
當初有多少人是看電視狂打廣告世界品質
下去買水冷迎光150這台設計失敗的機車
台灣山葉明知設計失敗還硬著頭皮上市
把當時購買的消費者當成白老鼠實驗?
結果就是2行程是世界品質4行程是世界爛品質
當年去信給台灣山葉結果是石沉大海
台灣山葉竟不敢回覆消費者的問題!
當時網路沒那麼發達沒有論壇,還不知消基會
還有台灣山葉很會大打廣告及行銷,但掩飾不了事實
台灣山葉YAMAHA如果是個有擔當負責任的企業的話
就應該出面,公開給當年看你們狂打電視廣告世界品質
下去買水冷迎150的消費者一個交代!
punto1023 wrote:
我念大學時也是騎迎光150
光是引擎搪缸就2次
汽門好像也是換了2次

後來吃機油吃得太凶
我都把迎光當二行程在騎
因為引擎要定期自己加機油

還在路上被攔車驗排氣
印象中至少吃了2次以上的罰單

雖然它真的還蠻好騎的
但是...前前後後在那輛車身上
我花了大概有10多萬吧
以當時的物價來說
我...真是個潘仔...(恕刪)
1991年買全新63000元
過半年保固期後引擎大修5次
光單修理引擎花費35000元以上
還常常水溫異常,停在路邊顧路讓水溫降下來
最後不修理了7000元賣出,迎光從買進到賣出共3年半.
NSRC wrote:
問題出在 一般曲軸大端潤滑 都是從曲軸右軸承進入流過大端潤滑(這邊油道分兩邊一邊走一支天柱往缸頭)
EV4 大端則是靠一支 水槍 往大端噴油 從連桿的縫流進去
大端是會旋轉的 想像一下 往一個旋轉很快的東西噴油過去會怎麼樣



這就二行程潤滑模式直接搬來四行程用而已
反正台灣YAMAHA二行程起家的,續用二行程的潤滑方式也是很合理的wwww


小弟以前也騎迎光,而且是第一批交車的可動迎光...
可能是小弟運氣好,騎了7~8年都沒事
一直騎到出國唸書車賣人了都還頭好壯壯,沒吃機油也沒顧過路
(不過聽說下一任車主只騎了一年多就縮缸報廢了)

唯一的缺點是尾速一直拉不到表底(120km/hr)
還有電系一直有問題,電池常常沒電,要靠踩發才行


騎著這台車時,因為年輕也不乏環島,北北一日遊,夜遊北海岸...等等瘋狂行徑
到現在還是蠻懷念這台車的~~

而且迎光150以外型設計來說,放到現在都還是很好看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