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七 班 wrote:但是發動後大概一兩分鐘後就開始催油無力, 或許在阻風門電線加個橋式整流來降壓(0.7x4=2.8v)來延長熱蠟的作用時間也是可行的。又許者用一個溫度保險絲(大約在汽缸風罩附近)來控制阻風門的作用時間也是可行。
真的是搞不懂你呀 wrote:請問不易電發,踩發正...(恕刪) 依照你字面上意思推斷比較大的可能是缸壓不足所導致...如果有缸壓表正常數值請參考此頁面反之沒有測試儀器請朝2個方向確認:一.是否明顯感到踩發的回彈感二.拆下火星塞檢查是否偏黑若確定為以上原因,那麼更換氣缸組或是修復性搪缸即可。
再來跟各位分享,一些改善心得相信騎化油車的人都很苦惱,車子一但放了幾天,甚至一周後,下一次啟動要用馬達打好久才能啟動引擎,原因是化油器底的儲油槽蒸發掉,所以第一次發動汽油要先填滿到一定高度才能被油嘴吸到,而儲油槽有一個管道直通大氣以維持油面氣壓與大氣一致,油嘴才能順利吸油,所以通大氣管道堵住也不行,通太多又會讓化油器底的汽油很快乾掉。我將下面照片那個通氣管道,塞入一小截衛生紙捲成的捲軸狀,而且捲軸不能太密緻,或太疏,太密不通氣,太疏會容易蒸發。也許棉花也同樣能達成此功能,但我沒試過。經我幾個月的實驗,效果很好,最近一次放了三周沒騎,竟然不用三秒就發起來了。基本上放一周後再發也能跟剛剛熄火再發一樣順。
五年七 班 wrote:再來跟各位分享,一些...(恕刪) 另一方面,只要車子往左傾斜一定角度汽油也是從此孔流出,對於DIY的人會造成些微的不方便。以下是我在對岸看的資料-關於浮子室平衡孔-資料上建議將此平衡孔與空濾器至化油器間的進氣管(肥腸)連通,以消除空氣濾綿阻力變化對出油濃度的影響。實踐發現,浮子室內氣壓的輕微變動確實會改變出油濃度。如此說來,空氣濾綿阻力變化對於調整化油器來說確實是一大障礙建築工地太多,出門灰塵多,化油器會吸入這些灰塵,堵塞副油嘴。後來將化油器的通氣平衡孔接到空濾與化油器之間,進入化油器的空氣就乾淨了。此舉可以消除空濾堵塞對化油器的影響,所以乾脆在化油器內部做了改進。以上內容不曉得各位看倌是否同意?
Bob nick wrote:資料上建議將此平衡孔與空濾器至化油器間的進氣管(肥腸)連通,以消除空氣濾綿阻力變化對出油濃度的影響。 看到這樣異想天開,那如果把它與油箱通氣管相連,似乎.....可行???油箱通氣管需吸氣,對油杯造成輕微負壓,增加油面高度 (但壓力超小,應該微乎其微甚至無影響)。停車時也與油箱連通,管道長,減少油氣散失(這是想要有結果)。
機油單向閥有拆下來用嘴巴吸,應該是ok的,我有分解再裝回去,沒把握功能正常,目前有兩顆機油幫測試,全新副廠&中古正廠,2顆都會流湯,有想再買一顆來試,但是停產了,然後…我的車是4vp😆,網路爬了很多文章,發現這裡有很多山葉車系的知識,才會來這裡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