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退坑4年了這4年來想不到二行程熱度不減之前的Dio一期賣2萬都漲了不知幾番,Jog也報廢去最近朋友那有這部Fantic costa 250,知道跟Yamaha 共同開發整車沒咬死,想必零件也不會太難搞,就是年紀也不輕了,也有4×4越野,值得搞嗎?目前是放露天掛1萬2賣,我吉普有後托架可載,但車本身就是4驅了,掛載就是只有像十坑/卡社...這類再深入才能派上用場,還是就單純玩個情懷,反正不用驗車??我的小吉普,也是自己一手整理完成的。
sunnyup wrote:早退坑4年了這4年來...(恕刪) 技術車很多4、50歲都在玩(但禁不起摔),只要有心都能克服。angend wrote:請教一下 fun jog...(恕刪) 拆坐墊及下面車殼、後燈殼、腳踏側條、引擎導風罩、風扇...要特工跟衝擊起子,因為飛輪上是反牙的。
看到很多JOG因驗車不過導致報廢,這裏提供一些個人心得(有修過缸或改管車不適用)PS:二行程指的氣門是進氣口跟排氣口的相對位置HC小但CO+CO2<8 .....回壓不足造成汽門重疊角大,未燃油氣太多化油器調整一般教學都是熱車後,空燃比調在轉速最高點。但驗車很可能驗不過。怠速決定有二個因素1.主噴油2.副噴油。以副噴油為主就是空燃比調在轉速最高點熄火點就是關掉副噴油嘴。(不會熄火就是1.自動阻風門壞(更換或調整阻風門)2.空燃調整螺絲漏氣(去配一個O RING))我的經驗是空燃比先找出熄火點和最高點,然後再找出中間位置(找出中間位置就是主噴油及副噴油各50%)。轉速在調整回規定轉速1800,不要調少於這個值,回壓才足夠。另外三期那個"麵龜"要封起來,副廠管沒觸煤,麵龜裏面那個單向久了以後都會漏氣造成回壓不足,低怠速時容易熄火。氧化型的觸媒轉化器,需要提供新鮮的氧氣方能進行氧化反應,副廠管沒觸媒轉化器所以塞起來沒差。驗完車在調回騎乘最爽的位置
你90裝這隻也太大了吧?這支出口大於20mm耶,你不在乎油耗吧^++^我50裝頭段28mm的大彎管,珠重降到3.5~4g,不過我是裝黑之翼前組用16*13(DIO規格)吃油跟喝水一樣(誇張狀)2022-11-15 18:15 #170410引言我要留言hermashermas這樣皮帶耗損很快,原廠50cc+28管+4g珠??2023-05-07 2:29DANNYBRANCHDANNYBRANCH騎到現在感覺真的不太好騎,可能沒調整好,想請問哪邊有店家方便拉馬力機看要幾號的油嘴嗎QQ(平常換機油的車行建議的,這樣換油嘴比較準
分享一下,常常看到有人,拆洗化油器後都在採發或按啟動馬逹,很久油才會進入化油器的油室中,我都用針筒解決,不用太大力,只要負壓膜開啟,汽油可以流入化油器就可以了。都一觸即發。GY6化油車也都相同原理。PS:照片中是為了要更換汽油濾需要漏光汽油清洗油桶,所以才持續建立負壓。
好久沒發文,最近我兩台JOG都在這幾年開始出現狀況,我也都修好了,所以想跟車友分享一下,這應該也是這款MIKUNI化油器的通病如果你的JOG每天一早冷車都很好發,但是發動後大概一兩分鐘後就開始催油無力,甚至越催油越熄火,這是因為自動阻風門伸長了,導致車還沒熱就提早關閉。換句話說,也許因老化或某些原因,導致阻風門裡面的熱蠟在新車時,一樣溫度下,是這樣體積,但是過了是二三十年,一樣溫度下,熱蠟體積會膨脹,導致鋼棒頂針伸出過長。先看阻風門照片最右邊那個會讓鋼棒針變長如果常溫下(25~27度),鋼棒針量到伸出長度超過6.5mm,這時就要警覺。我的處理方法是拿砂輪機磨短鋼棒,讓長度能在大概常溫下伸出不超過5mm。當然有人會問,為什麼不直接調整阻風門的黑色外殼,沒錯,調外殼最快,但是當伸長時,你要調短,必須讓外殼互相遠離,但螺牙不夠,導致整個外殼鬆開,彈開來,這時你就知道熱蠟已經變質膨脹伸長了。至於阻風門常溫下要伸出多長,我一直都抓在鋼珠的一半,這樣冷車剛發動時,煙比較少但是確實有關太早問題,故保守一點,就設置到鋼珠上來一點,讓熱車時間長一些。JOG越來越少,很多都被報廢掉了,所以我分享出來,能救幾台算幾台...
五年七 班 wrote:當然有人會問,為什麼不直接調整阻風門的黑色外殼,沒錯,調外殼最快,但是當伸長時,你要調短,必須讓外殼互相遠離,但螺牙不夠, 感謝分享,好險我老婆的1996新勁風50沒遇到這問題反而是家中四行程豪邁比較容易遇到也好在靠調黑色外殼還能解決
五年七 班 wrote:換句話說,也許因老化或某些原因,導致阻風門裡面的熱蠟在新車時,一樣溫度下,是這樣體積,但是過了是二三十年,一樣溫度下,熱蠟體積會膨脹,導致鋼棒頂針伸出過長。 前輩,有問題須請教。小弟遇到的狀況反而與您相反,當時全新原廠配車的化油器冷熱發動與行駛一直都很正常,然而之後買的全新化油器總成(查過零件手冊料號無誤且油嘴油針也都正確),卻會發生您說的狀況(買過兩顆都是這樣)。冷車發動OK,但是催油下去就失油熄火,必須等個一下子引擎熱一點就正常。這可能是個什麼道理?這困擾我超久...直到乾脆改日版TK化油器,整個比台版Mikuni還順。之前沒想到用鋼珠比對的方式目測,這似乎是個好方法一起搭配。一直以來都是用游標尺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