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9646 wrote:網路上看全部都是100的傳動組(恕刪) 大兜風50前組跟PROJOG50一樣後組則跟JOG不同,離合器跟碗公重量較輕外型也較小想用JOG也不是不行在傳動調整上要多加著墨,否則會跟你原本騎乘感覺不一樣畢竟大兜風50的後普利相對能見度更低,你若能找到副廠的加減用。
今天本來要把4WX線圈及CDI上車測試,結果找到了這個這東西我壓根都忘了擁有過有些備品想找找不到,有些則是對它的出現完全遺忘過程大小跟3GF一樣比4DM小,裝上後沒有感覺動力有差異或許效能低下了畢竟是超過20年的電子零件了,又或許跟我的引擎不搭配.....Who know
Bob nick wrote:大小跟3GF一樣比4DM小 這個是副廠品嗎? 有查到資料JOG90曾經也用過4DM CDI在一期車(4KX)上面,二期的4UF(我自己本身)就又回3GF。目前車上的3VR-20則是提前角14度的傢伙,有日本網友說是那是Aprilia使用的,與之前相比整個70KPH之前有源源不絕的輸出(又或者之前動力已衰退太嚴重,但是汽缸拆下測量真圓度與口徑都非常良好)。對了,現在用的是之前的"限用一期"版排氣管。之後預計要換KN G03R (一個感覺很蠢的逆輸入產品)
miragefly wrote:利用底部的凸起推動活塞上下(恕刪) 這泵浦的作動我已在2012年解釋過了免拉線版本的活塞往復距離是固定的,國外廠商有出可調後板的TYPE黃色-40:1綠色-33:1紅色-25:1它是用2%的比例下去做設計基準
不知道有沒有人用過Wako's F-1以及PMP,目前查到的介紹不管是國內外均有不錯的評價。但是現在都是四行程引擎的年代,很好奇有沒有前輩在二行程上面實際使用經驗。我自己本身是躍躍欲試,但引擎剛整理好也沒啥好試的,作為期中維護,懶得拆引擎的話,看起來是個不錯的選項。日本網友甚至推薦過冬之前要使用一下F-1。
五年七 班 wrote:感謝詳細解說。我一直好奇,這機油泵打出來的機油壓力還蠻高的,可以頂開化油器裡的鋼珠+彈簧,但是機油泵裡那根細活塞棒感覺間隙很大,怎麼有辦法產生高壓? 這是好問題,確實不好解釋因為這部分要泵浦的生產圖紙才能知道各部位的配合尺寸,要拆本體測量也是有難度,所以我是沒辦法答覆要看哪位大神可以解惑了,只知道在密封空間液體的流動性跟它的黏度還有密度有關係,有些時候太密合的尺寸配合反而會造成"真空的吸附"效應,進而影響活塞的推動。你們或許不知道後期的日本JOG是配置這種電子式機油泵浦,跟鈴木Let's50一樣由cdi控制供油量miragefly wrote:不知道有沒有人用過Wako...(恕刪) 你這個應該是仿間俗稱的汽油精吧!?評價不錯有包含用在2T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