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9

YAMAHA PRO JOG 車系 大家一起來交流 博感情吧~

Bob nick wrote:
全台JOG車系料號除了福仔,就屬你問什麼有什麼了。

不敢不敢,福哥可是職業型,我是業餘型

Bob nick wrote:
上面及中間的是CABIN車系,下面的是JOG、PROJOG、VINO

靠悲,我一直以為他們都一樣耶~~
雖然有想過到底有不同嗎?,但都沒機會量,因為都在車上,哈哈
進有厚而入無間 wrote:
總裁~其實我看到PO...(恕刪)

當不需要碼錶及大燈時,車頭我將變化一番

沒關係~再想想
應該會有人點出差異處。
五年七 班 wrote:
不敢不敢,福哥可是職業型,我是業餘型
靠悲,我一直以為他們都一樣耶~~
...(恕刪)

你倆都是造福人群

原先我也為是一樣,但是越深入越發現JOG車系在改款上相當有趣(雖然越改越爛=.=)
所以當下也是覺得...挖勒靠北

記得你當初說不同期的曲軸在外觀上看不出差異,經由種種被耍的經驗
慢慢的我覺得外表看不出來的差異,可能裡頭也是藏著不簡單。呵呵~

同樣都是50CC,連曲軸箱也不一樣呢^^a
Bob nick wrote:
分享一個發現上面及中...(恕刪)

第三個你有放螺絲那個方的尺寸較長, 肉厚也較寬的呀,
那這樣二者的Case不就不通用?
cat1945 wrote:
第三個你有放螺絲那個方的尺寸較長, 肉厚也較寬的呀,
那這樣二者的Case不就不通用?


阿貓~
圖上JOGˋVINO的CASE鎖點反而比較短喔!
JOG 90 : 玩具車,KOSO全組只差離合器買不到. JOG 50 : 代步車,東西隨便裝裝就好...耐用為上!

進有厚而入無間 wrote:
圖上JOGˋVINO的CASE鎖點反而比較短喔!

咦....如果真是這樣,那"曲軸箱固定軸"或稱"隔筒",應該不同長度
但是我剛剛翻手冊,勁風,PRO都是同一個料號,3XG-E5317-00

所以,我開始懷疑BOB兄,你是不是拿廣角拍,才會形成最下面那個吊架較寬較肥
被拉長變形啦

Bob nick wrote:
當不需要碼錶及大燈時...(恕刪)


引擎吊架從照片上看起來鎖付引擎case的寬度似乎都相同
但車台固定點則有寬度差別..
我想到的是為了配合車台設計所產生的差別
或是~能承受的側向扭矩不同??
五年七 班 wrote:
咦....如果真是這樣,那"曲軸箱固定軸"或稱"隔筒",應該不同長度
但是我剛剛翻手冊,勁風,PRO都是同一個料號,3XG-E5317-00

所以,我開始懷疑BOB兄,你是不是拿廣角拍,才會形成最下面那個吊架較寬較肥
被拉長變形啦

57哥~
你去比對一下吊架的曲軸位置.
你會發現...
JOG車系的...是往內縮的.
並不像CABIN車系的,是剛好在車體固定軸套的縱軸面下方上.

但CABIN車系與JOG車系的吊架曲軸位置卻是相同的! (這是又比對看了好幾次的結果~)

hant177 wrote:
或是~能承受的側向扭矩不同??


This true!
but...要點是在於那個吊架拉桿的焊接位置.
這代表了...
JOGˋVINO車台肥大化(不多)與重心更往後移.
也因此帶來了車架的弱化與路行不穩定性的增高.

而這也是為何JOG油桶位置異常的後端與後避震衝程很長又很軟的因素.

以上不知道對與不對...
但這是我初看到那張圖後的想法.
這想法得起因,就是我第一眼看到那支吊架拉桿的位置而起.
JOG 90 : 玩具車,KOSO全組只差離合器買不到. JOG 50 : 代步車,東西隨便裝裝就好...耐用為上!
cat1945 wrote:
第三個你有放螺絲那個...(恕刪)

較寬長的是塑膠襯套跟CASE沒關係。

進有厚而入無間 wrote:
JOGˋVINO的CASE鎖點反而比較短喔!...(恕刪)

同上~跟CASE沒關係。

五年七 班 wrote:
咦....如果真是這...(恕刪)

我沒廣角~
照片是用手機拍的,套筒確實是一樣的。

hant177 wrote:
引擎吊架從照片上看起...(恕刪)

不錯喔!
確實是跟車架有關係

進有厚而入無間 wrote:
JOG車系的...是往內縮的...(恕刪)

沒有內縮,因為套筒是固定長度的
肥大是對的,相對CABIN的窄瘦JOG車架的角度因應馬桶的加大而向外加寬

但由於CASE寬度固定住,所以它必須找地方補強吊架因而將襯套加寬
所以別以為吊架是通用的,它是跟著車架走。

其實這其中還有一些技術層面的解釋,但或許會太過冗長
我只是要跟各位分享發現的奧妙,至於如何解讀就放在各位心中吧!

*請留意我上幾篇所說的:同是50CC但曲軸箱卻有著極大的不同*
我PO上另外幾個角度你們會看的更清楚






講 下結構設計
結構強度的勁度K (E揚氏係數 I慣性距 L是長度) K=EI/L

吊架:設計其實很簡單 沒什結構問題(運動方向結構勁度K沒變) /有關於 吊架寬度增加 對車體結構也沒增加勁度K/也沒減弱 (運動方向結構沒變)

車架:勁風 VS JOG(PRO也包含) 勁風車體鋼架 明顯 比較粗 但JOG系統 明顯 在車體柔軟度及吸震上遠較勁風 好 ...就是軟才能吸震

比較舒適性:其實用比較省的鐵料..JOG 因為車架寬度增加 車體抗扭力上並不會比勁風弱(I值=A*R平方 ) 有關於JOG鋼管比較弱 ..個人認為 這JOG車有考量 舒適性 所以用比較細的鋼管 用車體吸震 吸震性方式 代替了高速運動時抵抗的(我有台PRO車台避振位置裂...補強後..車架吸震能力下降很多..難騎) 若你 FB有買文豪的 軸套 你會明顯發現 車體的吸震 可用引擎軸套增加 增加使用的舒適性... 這就是 JOG車子 用上下車架設計方式 增加了 小車的舒適性

加強結構: 由L值得減少最有效果 ,使用對稱及框架的方法增加結構勁度是最有效的方式(不過我不會焊接...所以講的都是屁...哈哈..沒法實現)


下吊架改變:當然我沒能力搞 看到有人要弄 所以出賣IDEA
IDEA:下吊架直接接引擎所以JOG無法後移/車子後震動很直接傳到上面 (後移的車子重心會向後下移動..所以車子會更穩/我主要是改這個)
作一個下車架(方框型) 把引擎5大支點(左右吊架/避振位置/管的鎖點) 接在方框型上 在方框型車架..原來對應原避振位置製作左右避震鎖點(改雙臂震..看你要不要) 最重要的是 另壹個方框型中空鐵盒子取代原下吊架 (用來內接插入型汽車引擎腳) 插入中空盒子接在 原來吊架的位置 取代原下吊架
左右吊架/避振位置都使用橡膠軸套 與(方框型)下車架接合 所以吸震能力很強
本來還有由現快拆 ...就保密一下
  • 17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