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一台Yamaha的機車是SV125R,是在1999年921大地震之前為了慶祝自己義務役offline所購買的,當時買的是黑色碟煞版本,辦到好花了54K,在那個年代算是信仰充值的價格,同級車大概都落在50K以下的價格!

這台車騎乘感覺就是舒適安靜,騎中長途的旅程也還不錯,外型其實也算低調,我還滿喜歡這台機車,只是後來因為外派東北亞工作,所以SV125就交由妹妹通勤使用,最後在2011年功成身退報廢,目前仍在我老家倉庫內保存中!
2006年調回台灣後,雖然有四輪作為外出旅遊使用,但還是需要一台機車代步,所以花了52K購入SYM RX110當買菜通勤車,10吋胎的優勢就是靈活,車陣中穿梭十分愜意,但是馬力普通加上單槍避震,在中高速還有山路上就顯得穩定性不足,給予騎乘者安心感嚴重不足,所以鮮少拿來跑山路,這段期間都是開著四輪在山路上奔馳!

2006年到2021年這十多年,都是騎著這台小車買菜通勤,但是暮然回首過去十多年發現:
我竟然沒當過勁戰仔…

我竟然沒當過勁戰仔…

我竟然沒當過勁戰仔…

正好前一陣子舊機車開始東故障西故障,索性就直接報廢換新車,然後購入了今天的主角:六代戰Monster Energy MotoGP塗裝版本



事隔23年重新踏入Yamaha經銷商的店內,我著實被現今125cc機車的價格嚇到,但是踏入店內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台六代戰Monster Energy MotoGP塗裝版本,心裡立刻浮現:「就是它了,賣個兩張兆豐加上舊換新補助剛剛好就可以買了」,回過神怎麼已經簽好購車契約跟其他文件了

昨天領牌,今天就趁中午天氣局部陰天,直接騎到北31試試所謂的為所欲為的過彎感,一趟下來有以下感想:
1. 新車架加上12吋胎,彎道上給予騎乘者的安全感很夠
2. 中低速就跟網路上車評說的,就是溫溫的,但是5800轉之後VVA開啟,推力湧現,在上坡路段以及高速彎道上動力就顯得還不錯
3. 因為是特殊塗裝,在北31涼亭休息的時候,旁邊開車上山休憩煮茶的阿伯都問說這是什麼車?很瞎趴捏
4. 無論是山道上或是市區道路上,前避震處理碎震的能力不足,如果你是喜歡較高速或大傾角過彎的愛好者,前避震勢必是升級套件之一
5. 後避震在市區道路上感覺偏硬,但是在山道上支撐力反而不錯,處理碎震的感覺也不錯;因為是可調的避震,所以可以在市區道路騎乘時將硬度調軟,等到要上山舒壓時再調硬一點
6. 前煞車在市區道路還夠用,但是在山道上要急煞時就顯得減速力度不足,因此對向雙活塞卡鉗、加大碟以及金屬油管也是山道愛好者的必要升級套件之一;後煞車我覺得夠用,可以考慮不用升級
7. 原廠配胎的部分,因為是第一次騎乘新世代12吋胎的機車,所以只能在現有反應能力下稍微趴一下傾角,抓地力還算可以,但也因為是新車,所以不太敢去試這套胎的極限,我不想牽車第二天就摔車

8. 大太陽底下,原廠液晶螢幕反光狀態還勉強可以接受,我覺得是螢幕可視斜度不足所導致的
9. 我終於體會到所謂勁戰的騎乘三角馬桶感了

以上就是短暫騎乘六代戰的心得,最後我要說的是:我終於也可以是個鍵盤勁戰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