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第九次的環島之旅不僅首度以逆時針路線進行,也為自己迎接新的職能挑戰前稍做休息。
9/30早上5點叫醒我的不是尖叫的鬧鐘,而是傾瀉而下的狂風豪雨,做好了車子的基本設定,前天使 胎壓28psi 後小馬胎 胎壓30psi開啟了這趟環島旅程。


從台北接往台3的路途中,面對整路豪雨的山路,平時通勤用的小馬胎明顯感覺力不從心,原本就非針對濕地路面的胎紋設計與軟綿綿的胎質設定,令這段滿懷期待的北端山路巡禮騎得十分掙扎………十分難掌握出彎補油的甜蜜點之外,相較於前輪天使穩定的指向表現,後輪無法精準循跡的反應令我只好選擇乖乖”散步”到湖口稍做休息,這時也正式揮別了數月陰雨的北台灣。

從台北接往台3的路途中,面對整路豪雨的山路,平時通勤用的小馬胎明顯感覺力不從心,原本就非針對濕地路面的胎紋設計與軟綿綿的胎質設定,令這段滿懷期待的北端山路巡禮騎得十分掙扎………十分難掌握出彎補油的甜蜜點之外,相較於前輪天使穩定的指向表現,後輪無法精準循跡的反應令我只好選擇乖乖”散步”到湖口稍做休息,這時也正式揮別了數月陰雨的北台灣。


雖然這不是我第一次用小馬胎跑濕滑的山路,不過可以明顯感覺到在胎溫不上不下的狀態下,令原本偏軟的支撐性完全陷入”迷走”的狀態………不過最令我傻眼的是在行經台中的時候發現左側居然”澎辜”了......才2800km左右耶………
為了安全起見,只好在進入西濱直線巡航前先將前後後輪壓均放至26psi,降低後輪跳動的不適感。

伴隨著夕陽西沉,終於回到了溫暖的故鄉-台南,完成第一天的314km的旅程。

第二天一大早就到了朋友的店裡檢查後胎的狀況,雖然”澎辜”的狀況不像前一天那麼嚴重,不過胎壁變形已經是事實……也不得不忍痛放棄換回前後天使胎的設定,迎接接下來的旅程。



出發後立馬趕到高雄好友店裡儲存衝花蓮的能量。


下午時分入境國境之南,享受久違的日光環抱,在南迴休息站小休片刻

前:26psi、後:28psi的冷胎壓設定,在南迴山路中感覺游刃有餘。

一路挺進到熟悉的都蘭,不巧遇到小房子公休,無法享受懷念的好味道


晚間時分抵達花蓮東大門附近,入住車友推薦的良友精緻飯店

實惠的價格、提供二輪車友友善的停車空間,難怪廣獲二輪車友的好評

慰勞自己連續兩天300km的長征旅程,好喝的冰啤酒搭配串燒組合可說是最奢侈的享受。


#飲酒請勿駕車,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迎接最後一天的行程前,自然要再洗淨一下愛車的風塵再出發

搭配台11線的海天一線美景,讓我完全忘卻忽然轉為陰雨天候的煩悶

趁著四下無人,為愛車跟蘇花留下難得的記憶畫面

持續往北宜挺進,在山海明珠小休片刻,享受一杯好咖啡


歷經三天1158km的旅程,以幸運數字結束了本次的旅程


最後當然要好好慰勞三天來奔波勞累的愛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