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要檢視/拆換 sv max125後避震的工具有:
=======================================
2分/4分套筒65件式組合
掃把或吸塵器, 1個 (相信我.. 作後避震整理時真的好用)
3M引擎外部泡沫式清淨劑
=======================================
其實套筒組合只會用到, 14號套筒, 12號套筒, 就醬。 後避震上端用14"套筒, 後避震下端用 12"套筒
偶車車不是髒, 車車帶著泥濘才具有生命力 (泥巴厚了點兒..)

呼叫14"套筒, 卸除螺帽

關鍵時刻, 待旋開14" 螺帽, 用一手輕抓另一面, 另一手邊壓送推螺絲桿, 卸開~ 上端螺絲桿

呼叫12"套筒

用掃把/吸塵器把泥塵清一清。 如果想進階清潔, 來罐 3M泡沬式引擎外部清潔劑噴一噴。

那根帶紅圈紋的是 rs100的原廠後避震器 (夠髒唄), 長度似乎與 sv max125後避震不同。要裝回之前, 每個部位上一些潤滑油 (舊機油/黃油, 皆可以)

裝回後, 有比較乾淨咧~~

(以下.. 2008/03/27~ 新增)
佛心來的 suzuki將, 借我使用的~~ , 讓偶嚐嚐試試不同的後避震感受及實際換裝的經驗累積。 光是經驗累積的情義價, 就不只300元咧.. (區區300元, 在我回家途中, 早已投入 7-11的世界展望基金箱內)
2根高度近乎相同, 藍管筒徑較原廠粗哩~~, 會不會磨到後土除?!
光看到藍管這個銘刻字樣, 爽度就給它加分啦..
僅用 a640伸入拍照藍管與後土除的間隙, 似乎不會磨到; 但騎乘時... 就看後續實際使用情況~~
哇~~, 那個顏色跟外觀質感, 對我這種粗俗等級的眼睛, 太閃啦~~
迫不及待地從家中騎乘到學校停車棚後, 藍管後避震的表現風味跟原廠黑管後避震有著明顯不同。
如果連續不平路面時, 原廠黑管後避震很忠實反應給屁屁~~ 路很爛; 相較於藍管的不平路面震動抑制給屁屁的感覺是很穩定而且加上感受到輪胎在輕快滾動著。
如果只遇到單一的凸起/凹陷地面, 原廠黑管後避震很平順地抑震, 而藍管後避震卻在通過單一的凸起/凹陷地面後, 有著蹬出的明顯感受.. 這是有別於以往的自己體驗後避震抑制震動!!
如有疏誤, 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