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ae10efcb6c65c621d6845a59a58874af.jpg)
前言:
想必當大家聽到FZS這名字時,必定會聯想到當初台灣山葉生產代號為3YB2的FZ150N。而在當時銷售量的壓力之下,台灣山葉也在1998年終止了FZ車系的生產。遙想當年這台FZ150也確實帶給了筆者不少年少輕狂時的珍貴回憶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f5750e006170a1538629751c2283a9bd.jpg)
但要先說明的是,這台來自印度的輕檔車雖然同樣有著FZ的名子,但跟台灣於1991年所生產的FZ/FZR車系完全就是不同的車子,就連血統上也跟台灣的FZ/FZR車系也都沒有任何關聯。在試乘過後,我認為FZS-FI絕對是一台截然不同的車款。而這部印度來的輕檔車FZS-FI的表現如何,將在後續向各位報告。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3c8ba8f81cc2ac08b0604fdda277f672.jpg)
一如往常的,到達約定取車的時間及地點的我,看到了本日要測試的FZS-Fi已經停放在店門口。而我對於這台車第一眼的印象,則是覺得FZS-Fi一點也不像是一台150cc的輕檔車。光看外型及周邊的配置,還會誤認他是一台250/300cc排氣量的車子。
在稍作準備後,就準備開始試乘本日的主角FZS-Fi了。
在此順便跟大家分享一下,出發騎車前進行一下初步檢查並確認車況絕對是必要的,這也是筆者一直以來養成的習慣之一。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3f4595c9dd7efd2a830c6cb9b7673744.jpg)
(在此就感謝一下林店長協助檢查的辛勞)
以下試車報告屬於筆者個人的主觀認知及感受,所以如果有感到不滿意之處還請多多包涵了。
==========================================================================================================================================
以下本文開始:
2018 YAMAHA FZS-FI規格表 |
|
引擎型式: |
雙汽門 SOHC 氣冷四行程引擎 |
排氣量: |
149cc |
缸徑及行程: |
57.3mm X 57.9mm |
壓縮比: |
9.5:1 |
最大馬力: |
13.2ps / 8000rpm |
最大扭力: |
1.3kg fm/6000rpm |
傳動類型: |
往復式5檔 |
長X寬X高: |
2,060mm X 770mm X 1,050mm |
車重: |
133kg |
油箱: |
12L |
前懸吊/後懸吊: |
41mm正叉 / Monocross 單槍避震器(預載可調) |
輪胎規格(前)/(後): |
100/80-R17 / 140/60-R17 |
前剎車系統: |
267mm單邊雙活塞卡鉗 |
後煞車系統: |
220mm單邊單活塞卡鉗 |
(資料來自YAMAHA 印度官網)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ceb137d596d6bcee7accd0497e441887.jpg)
2018的FZS-Fi挾著漂亮的售價及充滿肌肉感的帥氣造型,並投入YAMAHA新Bluecore引擎技術,以漂亮的公道價81000的價格,進入了台灣的輕檔車市場。可以說對於目前輕檔車的市場,繼小阿魯之後又再度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外觀部分: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a5ac3e96deb9989b99644920ed08f115.jpg)
官方宣稱承襲自FZ16的Triple Muscular Concept的概念,即Muscular silhouette(肌肉線條), Muscular Body parts(肌肉車身部件) and Muscular Chassis(肌肉底盤)等三種概念來設計FZS-Fi。而在這樣的努力下,確實帶來了氣勢不凡的外型設計。
車頭部分: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7747f1136944c24bb726f24d14f61499.jpg)
如同所有的街車設計一樣,具備流線型且大面積的頭燈作為FZS-Fi的車頭,配上壯碩的41mm前叉。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b9812e3878194080fb5b3817735533bc.jpg)
大燈及方向燈的部分均採用傳統燈泡的設計,而並未配備省電的LED燈泡設計,也許是YAMAHA基於成本考量下的妥協也不一定。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36ceaca2141def9f80c39fc7cb7993fb.jpg)
右側把手設有熄火開關及電門開關,並未採取像MT車系設計的,電門與熄火開關連在一體的設計。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ecc2dfd1f118b0938177a9f8575809fc.jpg)
左側把手所有開關也都一目了然,再配上特別設計的平衡端子。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91c2550ea31acc0d7635e1ba45fbe0cf.jpg)
整體把手的設計並不會太寬,高度對於我來說也是恰到好處的配置。
但拉桿的部分並非是可調整式拉桿。自然也是基於成本考量無誤。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943ae0cde51fe727f0beaffc90fd4a74.jpg)
儀表板的部分採用是液晶螢幕表,現今採用液晶螢幕似乎已經是種趨勢了。
除了能夠顯示相當多的資訊外,成本較低也是一種考量。但筆者仍舊喜歡那機械式的指針轉速表。
其中原本右方的較大的是ECO指示燈,而非筆者猜測的換檔指示燈。另外,沒有檔位顯示的這點也讓人覺得有點可惜之處。
車尾部分: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f1a97b8f361610541034b5507e983076.jpg)
車尾的部分,FZS-Fi將剎車燈自尾殼內拉出,而安裝在土除上,這樣的設計有別於其他街車整合在尾殼部分的設計。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ee9db7c98cd83e549c3584474c243af9.jpg)
尾燈的部分也是採用傳統燈泡設計。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0447fb847e23e2255cd569d293554e1e.jpg)
座墊的部分,採時下流行的分離式座墊。
寬大的座墊能夠提供屁股充足的支撐力,坐起來還算舒適。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5d9b5582476e74ece26bd12356801482.jpg)
後座採分離式座墊,裝設有分離式的後握把,方便握持。
無論是要移車或是要載人都是蠻不錯的設計。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4eacba8f5c61b3b3351996315319add0.jpg)
其中在座墊底下藏有一個小小的空間,很寬但不深。可以放置簡單的錢包及手機。
鑰匙孔則是放在土除的位置上。
車身部分: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a0e7fe072a315abf34ed9e00d16eb965.jpg)
車身部分,可以看出YAMAHA特有的美感。採用大量的飾板來修飾車身線條,使得整台車充滿著不凡的氣勢。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e81fe1745960921ac55c02c7a48974f3.jpg)
油箱外觀不免發現設計了相當多的線條及來修飾,透過各種線條的交錯來創造出獨出一轍的動感,而FZS的油箱除了外觀動感外,在騎乘時也很方便夾持。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7a28c69e5eee5d9b9d7dff0032c1f9ee.jpg)
油箱部分並不是金屬油箱,但也是有12公升的容量。
油箱開啟後,開關需要用手拿著,著實有點不方便。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423da514f90dce2e50ec153f74a9f868.jpg)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81f51f26003859a8fe10b88682b9673d.jpg)
兩旁車側的導流板除了外觀修飾以外,也能夠有效的導引氣流來替引擎散熱。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66ff92e4c8c2289232549a58cf148155.jpg)
排氣管部分,採用底部有便當盒的設計,使得尾截部分除了縮短以外,也可以有效降低音量,但也缺乏了點熱血的感覺。
便當盒的設計能夠有效地將重量集中於底盤,營造出重心集中的感覺。
在此可以看到FZS-Fi在防燙蓋造型部分花了不少心思。
動力部分: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6a633cae26ed1c681d2d87062bd9fc93.jpg)
2018 YAMAHA的FZS-FI採用了YAMAHA時下的Bluecore引擎技術,缸徑x行程為57.3mm及57.9mm的149cc空冷引擎。並採用緊湊型半球形的燃燒室以及優化的雙汽門設定,提高了燃燒效率,號稱市區騎乘能有1公升/36公里的出色燃油效率。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f650b8c0ff5a4df66ea1300c90ca00cc.jpg)
Y.R.C.S就是YAMAHA Ram Cooling System的縮寫,YAMAHA的火星塞冷卻系統。
其原理用簡單的方式來說,就是透過外層塑膠外蓋來引導氣流通過火星塞的缸頭區域,加強火星塞的散熱,並藉此穩定點火的效能。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bda9329c62791e6e2e6af01a6dfd0eaf.jpg)
由於車身看起來很有份量,所以造成引擎的部分顯的就相當單薄。據筆者猜測車身原先的設計搞不好是針對250cc的引擎來設計的,但是不是這樣就不得而知了。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c3ce9de36e00dff606383ff14daaf92c.jpg)
就設計而言,這顆引擎的各種感測器線路配置上相當的緊湊,各項感應元件都集中配置。
附帶一題的,則是O2 sensor是裝置在缸頭上,而非裝置於排氣管上,這點也增加了改裝排氣管的便利度。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5c70a39eb0c88f78bfd9c04629c3a7e0.jpg)
實際騎乘上,其實FZS-Fi在速度方面並沒有太令人激賞的表現,但那份易於操控的平順輸出的動力表現,確實適合一個剛開始碰觸檔車的新手騎士。輸出方面既不會有特別突兀的扭力湧現感,線性的動力輸出設定,令人很輕易就能上手。
另外這顆引擎的運作起來相當的細緻,引擎轉速拉再高也沒有像以往單缸車輛所特有「氣血循環機」般的震動感,大大的提升了騎乘這台車的舒適感,可以讓人能夠輕鬆愜意的體會兜風的樂趣。
操控部分: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8e988b315927c59ac997373b524fd70c.jpg)
對於本車的操控性,與引擎輸出的表現正好相反,前懸吊配置了41mm的正叉配上,120mm的行程,後避震則是Monocross單槍避震,搭配預載可調的避震器,創造出的FZS-Fi良好操控性及穩定性。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63c0a6b0ea5e4de1747dfdb86f3cb675.jpg)
在車重約133kg的車子上,搭配41mm的前叉營造了車頭的氣勢之外,也實質上造就了車身動態穩定感。
其中在前避震的偏向硬朗的設定下,讓FZS-Fi運動性十足外,也提供充足的吸收震度的能力,讓過彎時靈活且穩定。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26cbec83b607898761c889f5b7e4ba54.jpg)
後懸吊則是Monocross單槍避震,配上H型後搖臂。表現上則與前叉剛好相反,設定上屬於舒適性取向的設定,騎乘時會明顯感受到車體後方的阻尼感不足的情形,但由於前叉配置優秀的關係,車身的動態還是能維持漂亮的穩定感。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367f039a81c09da34877102372a04e5a.jpg)
在過彎時,能夠感受到硬朗的前叉提供了十足的支撐力,讓人感覺能夠過彎靈活性。配合單槍避震器的配置,有效的將重心集中在同一點的特性,使得騎乘FZS-Fi在過彎時,展現了靈活的運動性外,也保持車身的穩定感,讓人騎乘起來感到樂趣十足。
制動部分: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1ba6aba8195e43293954c41097e49786.jpg)
前輪的部分,採用267mm剎車碟,配上BYBRE單邊雙活塞卡鉗。
前剎車的手感表現可以說相當出色,讓人能夠很精確的控制煞車的力道。制動的力道雖不算猛烈,但仍也是游刃有餘。
在此附帶一題的是大家可能對於BYBRE的品牌比較陌生,不過BYBRE是Brembo集團下,專針對中小排氣量的機車開發制動系統的品牌。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e0e49a4398bc37d0e1e794387f5be439.jpg)
後煞車則是採用220mm剎車碟配上NISSIN的單邊單活塞卡鉗,而非前後一體均採用Bybre的剎車系統。
總結: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f6ddaf2ea700fa1710f82b0c6b08557e.jpg)
2018年的FZS-Fi在之前已有消息公布,將以超優惠價格進口。對於這輛印度製且加上進口關稅僅81000元的價格來說。會讓人不免針對本車的用料及品質而感到有所顧慮,但經過今天的試乘上,已將我的疑慮一掃而空。事實上這是一部設計的十分成熟的車子。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88742bc3d385b6c09ac3e2b9a5112425.jpg)
動力的表現上,可能是採用Bluecore的技術加上SOHC雙汽門氣冷引擎的緣故,使得FZS-Fi在速度表現上並不是太讓人激賞。另一方面引擎的運作時產生的震動有效的被抑制住,縱然將轉速提高至7、8千轉時,也不會感受到那單缸車因高轉速而帶來的震動感。
最後,平順易操控的動力輸出,可以提供給新手騎士輕鬆無壓力的騎乘感受。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9f690fe7c0d6aee4361b482c5eb53806.jpg)
操控性的部分,FZS-Fi的表現可以說是令人讚賞,41mm前叉的配置以及Bybre卡鉗的配置,讓這台車的操控性大幅增加,配合133kg的車重,使得這台車子過彎時充滿樂趣。在面對道路不平的坑洞,避震器的作動上也充分吸收衝擊,展現了舒適的騎乘感受;可以說FZS-Fi在舒適度及運動性中間取得了一個良好的平衡點。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2800129a8a2e3c4e8d63c393d003725f.jpg)
整體而言,FZS-Fi打著國產車的價格,加上保養輕鬆的單缸配置、可圈可點的懸吊及優異的制動、表現平順的動力輸出、兼具舒適度及運動感的操控性及133kg的車重,這樣的配置下,可以說將輕檔車市場所謂的CP值的概念重新改寫。
如果你是一位沒有接觸過檔車經驗的人,打算要一台輕鬆負擔且能夠兼具通勤使用的車款,或是打算需要一台入門練習車時,那麼FZS-Fi就十分值得推薦給這樣的你。
以上,感謝各位賞文,如果有改進之處也請不吝指教,小弟會虛心改進。
![點我看大圖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811/mobile01-001a48418dd976666c4099bce8c5c68b.jpg)
在此感謝新慧峰車行提供車輛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