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前言:
 
想必當大家聽到FZS這名字時,必定會聯想到當初台灣山葉生產代號為3YB2FZ150N。而在當時銷售量的壓力之下,台灣山葉也在1998年終止了FZ車系的生產。遙想當年這台FZ150也確實帶給了筆者不少年少輕狂時的珍貴回憶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但要先說明的是,這台來自印度的輕檔車雖然同樣有著FZ的名子,但跟台灣於1991年所生產的FZ/FZR車系完全就是不同的車子,就連血統上也跟台灣的FZ/FZR車系也都沒有任何關聯。在試乘過後,我認為FZS-FI絕對是一台截然不同的車款。而這部印度來的輕檔車FZS-FI的表現如何,將在後續向各位報告。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一如往常的,到達約定取車的時間及地點的我,看到了本日要測試的FZS-Fi已經停放在店門口。而我對於這台車第一眼的印象,則是覺得FZS-Fi一點也不像是一台150cc的輕檔車。光看外型及周邊的配置,還會誤認他是一台250/300cc排氣量的車子。

 
在稍作準備後,就準備開始試乘本日的主角FZS-Fi了。
 
在此順便跟大家分享一下,出發騎車前進行一下初步檢查並確認車況絕對是必要的,這也是筆者一直以來養成的習慣之一。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在此就感謝一下林店長協助檢查的辛勞)



以下試車報告屬於筆者個人的主觀認知及感受,所以如果有感到不滿意之處還請多多包涵了。
==========================================================================================================================================
以下本文開始:



  
2018 YAMAHA FZS-FI規格表
  
引擎型式:
雙汽門 SOHC 氣冷四行程引擎
排氣量:
149cc
缸徑及行程:
57.3mm X 57.9mm
壓縮比:
9.5:1
最大馬力:
13.2ps / 8000rpm
最大扭力:
1.3kg fm/6000rpm
傳動類型:
往復式5檔
長X寬X高:
2,060mm X 770mm X 1,050mm
車重:
133kg
油箱:
12L
前懸吊/後懸吊:
41mm正叉 / Monocross 單槍避震器(預載可調)
輪胎規格(前)/(後):
100/80-R17 / 140/60-R17
前剎車系統:
267mm單邊雙活塞卡鉗
後煞車系統:
220mm單邊單活塞卡鉗

(資料來自YAMAHA 印度官網)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2018FZS-Fi挾著漂亮的售價及充滿肌肉感的帥氣造型,並投入YAMAHABluecore引擎技術,以漂亮的公道價81000的價格,進入了台灣的輕檔車市場。可以說對於目前輕檔車的市場,繼小阿魯之後又再度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外觀部分: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官方宣稱承襲自FZ16的Triple Muscular Concept的概念,即Muscular silhouette(肌肉線條), Muscular Body parts(肌肉車身部件) and Muscular Chassis(肌肉底盤)等三種概念來設計FZS-Fi。而在這樣的努力下,確實帶來了氣勢不凡的外型設計。



車頭部分: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如同所有的街車設計一樣,具備流線型且大面積的頭燈作為FZS-Fi的車頭,配上壯碩的41mm前叉。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大燈及方向燈的部分均採用傳統燈泡的設計,而並未配備省電的LED燈泡設計,也許是YAMAHA基於成本考量下的妥協也不一定。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右側把手設有熄火開關及電門開關,並未採取像MT車系設計的,電門與熄火開關連在一體的設計。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左側把手所有開關也都一目了然,再配上特別設計的平衡端子。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整體把手的設計並不會太寬,高度對於我來說也是恰到好處的配置。
但拉桿的部分並非是可調整式拉桿。自然也是基於成本考量無誤。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儀表板的部分採用是液晶螢幕表,現今採用液晶螢幕似乎已經是種趨勢了。
除了能夠顯示相當多的資訊外,成本較低也是一種考量。但筆者仍舊喜歡那機械式的指針轉速表。
其中原本右方的較大的是ECO指示燈,而非筆者猜測的換檔指示燈。另外,沒有檔位顯示的這點也讓人覺得有點可惜之處。


車尾部分: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車尾的部分,FZS-Fi將剎車燈自尾殼內拉出,而安裝在土除上,這樣的設計有別於其他街車整合在尾殼部分的設計。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尾燈的部分也是採用傳統燈泡設計。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座墊的部分,採時下流行的分離式座墊。
寬大的座墊能夠提供屁股充足的支撐力,坐起來還算舒適。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後座採分離式座墊,裝設有分離式的後握把,方便握持。
無論是要移車或是要載人都是蠻不錯的設計。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其中在座墊底下藏有一個小小的空間,很寬但不深。可以放置簡單的錢包及手機。
鑰匙孔則是放在土除的位置上。
 
 

車身部分: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車身部分,可以看出YAMAHA特有的美感。採用大量的飾板來修飾車身線條,使得整台車充滿著不凡的氣勢。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油箱外觀不免發現設計了相當多的線條及來修飾,透過各種線條的交錯來創造出獨出一轍的動感,而FZS的油箱除了外觀動感外,在騎乘時也很方便夾持。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油箱部分並不是金屬油箱,但也是有12公升的容量。
油箱開啟後,開關需要用手拿著,著實有點不方便。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兩旁車側的導流板除了外觀修飾以外,也能夠有效的導引氣流來替引擎散熱。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排氣管部分,採用底部有便當盒的設計,使得尾截部分除了縮短以外,也可以有效降低音量,但也缺乏了點熱血的感覺。

便當盒的設計能夠有效地將重量集中於底盤,營造出重心集中的感覺。
在此可以看到FZS-Fi在防燙蓋造型部分花了不少心思。
 
 

動力部分: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2018 YAMAHAFZS-FI採用了YAMAHA時下的Bluecore引擎技術,缸徑x行程為57.3mm57.9mm149cc空冷引擎。並採用緊湊型半球形的燃燒室以及優化的雙汽門設定,提高了燃燒效率,號稱市區騎乘能有1公升/36公里的出色燃油效率。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Y.R.C.S就是YAMAHA Ram Cooling System的縮寫,YAMAHA的火星塞冷卻系統。
其原理用簡單的方式來說,就是透過外層塑膠外蓋來引導氣流通過火星塞的缸頭區域,加強火星塞的散熱,並藉此穩定點火的效能。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由於車身看起來很有份量,所以造成引擎的部分顯的就相當單薄。據筆者猜測車身原先的設計搞不好是針對250cc的引擎來設計的,但是不是這樣就不得而知了。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就設計而言,這顆引擎的各種感測器線路配置上相當的緊湊,各項感應元件都集中配置。
附帶一題的,則是O2 sensor是裝置在缸頭上,而非裝置於排氣管上,這點也增加了改裝排氣管的便利度。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實際騎乘上,其實FZS-Fi在速度方面並沒有太令人激賞的表現,但那份易於操控的平順輸出的動力表現,確實適合一個剛開始碰觸檔車的新手騎士。輸出方面既不會有特別突兀的扭力湧現感,線性的動力輸出設定,令人很輕易就能上手。
另外這顆引擎的運作起來相當的細緻,引擎轉速拉再高也沒有像以往單缸車輛所特有「氣血循環機般的震動感,大大的提升了騎乘這台車的舒適感,可以讓人能夠輕鬆愜意的體會兜風的樂趣。
 



 

操控部分: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對於本車的操控性,與引擎輸出的表現正好相反,前懸吊配置了41mm的正叉配上,120mm的行程,後避震則是Monocross單槍避震,搭配預載可調的避震器,創造出的FZS-Fi良好操控性及穩定性。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在車重約133kg的車子上,搭配41mm的前叉營造了車頭的氣勢之外,也實質上造就了車身動態穩定感。
其中在前避震的偏向硬朗的設定下,讓FZS-Fi運動性十足外,也提供充足的吸收震度的能力,讓過彎時靈活且穩定。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後懸吊則是Monocross單槍避震,配上H型後搖臂。表現上則與前叉剛好相反,設定上屬於舒適性取向的設定,騎乘時會明顯感受到車體後方的阻尼感不足的情形,但由於前叉配置優秀的關係,車身的動態還是能維持漂亮的穩定感。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在過彎時,能夠感受到硬朗的前叉提供了十足的支撐力,讓人感覺能夠過彎靈活性。配合單槍避震器的配置,有效的將重心集中在同一點的特性,使得騎乘FZS-Fi在過彎時,展現了靈活的運動性外,也保持車身的穩定感,讓人騎乘起來感到樂趣十足。
 



制動部分: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前輪的部分,採用267mm剎車碟,配上BYBRE單邊雙活塞卡鉗。
前剎車的手感表現可以說相當出色,讓人能夠很精確的控制煞車的力道。制動的力道雖不算猛烈,但仍也是游刃有餘。
在此附帶一題的是大家可能對於BYBRE的品牌比較陌生,不過BYBREBrembo集團下,專針對中小排氣量的機車開發制動系統的品牌。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後煞車則是採用220mm剎車碟配上NISSIN的單邊單活塞卡鉗,而非前後一體均採用Bybre的剎車系統。

總結: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2018年的FZS-Fi在之前已有消息公布,將以超優惠價格進口。對於這輛印度製且加上進口關稅僅81000元的價格來說。會讓人不免針對本車的用料及品質而感到有所顧慮,但經過今天的試乘上,已將我的疑慮一掃而空。事實上這是一部設計的十分成熟的車子。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動力的表現上,可能是採用Bluecore的技術加上SOHC雙汽門氣冷引擎的緣故,使得FZS-Fi在速度表現上並不是太讓人激賞。另一方面引擎的運作時產生的震動有效的被抑制住,縱然將轉速提高至78千轉時,也不會感受到那單缸車因高轉速而帶來的震動感。
最後,平順易操控的動力輸出,可以提供給新手騎士輕鬆無壓力的騎乘感受。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操控性的部分,FZS-Fi的表現可以說是令人讚賞,41mm前叉的配置以及Bybre卡鉗的配置,讓這台車的操控性大幅增加,配合133kg的車重,使得這台車子過彎時充滿樂趣。在面對道路不平的坑洞,避震器的作動上也充分吸收衝擊,展現了舒適的騎乘感受;可以說FZS-Fi在舒適度及運動性中間取得了一個良好的平衡點。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整體而言,FZS-Fi打著國產車的價格,加上保養輕鬆的單缸配置、可圈可點的懸吊及優異的制動、表現平順的動力輸出、兼具舒適度及運動感的操控性及133kg的車重,這樣的配置下,可以說將輕檔車市場所謂的CP值的概念重新改寫。
 
如果你是一位沒有接觸過檔車經驗的人,打算要一台輕鬆負擔且能夠兼具通勤使用的車款,或是打算需要一台入門練習車時,那麼FZS-Fi就十分值得推薦給這樣的你。
 
 
 
以上,感謝各位賞文,如果有改進之處也請不吝指教,小弟會虛心改進。

[測試報告]來自印度的街道之王 FZS- FI 150測試報告
在此感謝新慧峰車行提供車輛測試
2018-11-08 17:42 發佈
想請問一下樓主的身高多少??
aa805205 wrote:
前言:想必當大家聽...(恕刪)

芒果878 wrote:
想請問一下樓主的身高...(恕刪)


如果是站著的話大概182cm喔!

躺下的話就......
小弟前陣子也簽了這台
本人是擋車新手
騎起來也覺得非常舒適
目前只有帶著她一般通勤而已
對了小弟本人當初78000入手的:D
樓主這篇發了幾天,沒有甚麼回應。
印度阿三騎的車,台灣人會騎嗎?
文化的問題應該考慮進去。
就印度的買菜車而已
沒什麼好討論的
又不是仿賽
那台FZ25也賣得很爛
arno162000 wrote:

那台FZ25也賣得很爛


因為台灣 250這個級距
T2黃牌ABS 14w多 堵在哪裡
車子本身 也沒什麼大問題
馬力又比他大 又不用待料
隨便機車材料店 都可以取得
零件

FZ25 沒水冷 沒ABS
又沒路權 零件待料
就不用說了 賣近16w
所以貿易商 這台 很難推動


無聊認真回文一下,


其實買菜還是買塑膠車比較方便啦,

討論串前陣子也被開不少副本了,

現在看fb輕檔社團也有人入手了,

雖然馬力不盡優秀,長相因人而異,

還有待料等等缺點,不過至少蠻省油,

作為通勤街車我覺得很不錯啊,

所以我也下訂了一台~來圓一下至今的

檔車夢,至於要熱血就有更好的選擇了吧,

就別這麼酸啦~他應該除了買菜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
身高173可以騎嗎?會不會太矮?
aa805205 wrote:
前言:想必當大家聽...(恕刪)

有實際油耗的資料嗎?
(應該很漂亮
bluecore排氣量增加的話
馬力扭力也可以讓人很“激賞”

Krassowski wrote:
印度阿三騎的車,台灣人會騎嗎?

你講啥??

arno162000 wrote:
就印度的買菜車而已
...(恕刪)

買菜車?
誰買菜會騎檔車??

人家進台灣含稅加趴八萬左右
可以買到設計不錯的檔車
台灣車廠給台灣人什麼選擇??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