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大家好 打給後 小弟想在這裡與各位分享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的過程 內容不專業土炮成分高 請見諒

小弟山葉BWSX順順騎了近四年 僅市區代步 制動部分都是維持原廠狀態 一個人市區同勤算堪用 但近來雙載需求變高

故萌生了升級制動的想法 而就在約一個月前某個滑臉書的晚上 在二手交流社團看的了J個 如下附圖就不疑有他的買下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本人為原廠控 且因相當實惠的價格就無痛購入

再來收到後就是拆解整理 退活塞清潔油土封 這部分流程是拜讀版上其他前輩心得文就不現醜惹

而卡鉗本體外觀來令鐵粉有咬進烤漆的情形 故自行砂紙退漆 然後上網購買耐進口耐熱漆加以噴塗 讓外觀也達到自己滿意的狀態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以模型紙膠帶遮蔽鎖點及金色陽極的部分

再來購買完螺絲後就是滿心期待地到熟識的車行安裝上車 不料這就是產生本篇的原因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技師熟門熟路的卸下原廠卡鉗

最糟糕的情形發生了 卡座是土炮內鎖式 螺絲由內鎖到外 不美觀 且無法吃滿 需墊3mm以上華斯才能置中 如下二圖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以下稱該卡座為辣雞卡座==


因上故 當下與技師討論過後決定不安裝另尋卡座 付了350的拆裝工資便尷尬離開 但因為此卡鉗較為冷門 上網及跑店面尋問 都沒有開發專用卡座 蠻無言的 也難怪前用家會用辣雞卡座 但完美主義的我當然不能接受

難道人生第一次改卡鉗就在這裡失敗了嗎? 當然不! 怎能被一個辣雞卡座打倒 沒開發那就自己做 以下不專業分享開始

因為有辣雞卡座的關係 所以有大致上鎖點的位置 所以第一步就是在A4紙上描出孔位 進掃描機後取得正確尺寸的PDF檔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大概像這樣

有了正確尺寸的PDF檔後第二步就是進入向量軟體把孔位及大概輪廓拉出向量檔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拉出相對應的孔位

完成了尺寸轉向量後 就可以進入建模軟體進行外觀設計 在這時必須自行測量碟盤、前避震與卡鉗的前後位置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個人喜歡素素的造型不要花俏

畫好3D模型之後就是打樣測試 使用3D打印 過程因來令吃不滿辣雞孔位偏等問題反覆修改了9次才完成 土法煉鋼永不放棄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註 : 3D列印看似方便但真的快不起來 打一次樣要2hr 9次就是18hr 而且只能利用下班時間摸 資質駑鈍只能用時間下去砸了

完成打樣後就是把它生出來 自行上網研究卡座材質及搜尋CNC銑床&陽極處理廠商後去鋁料行購買6061就出圖送廠商了 過程如下圖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前後加工約三週才完成 因為要等廠商有空檔才能做單件 像生小孩一樣感動

當然完成後就是回車行安裝 感覺技師一副不可思議這種東西怎麼有人自己DIY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自己把關的當然是完美直上免墊吃滿盤

成果分享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完美主義者最感動的時刻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帥啦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山葉的車配上原廠雙子星就是無違和 原廠控大推 超過100分

最後統計花費 : 卡鉗+辣雞卡座2200 進口漆600 白鐵螺絲400 第一次拆裝工資350 鋁料300
CNC代工1200(感謝佛心老闆) 陽極處理150 最後安裝工資600

不含人事雜支共...5800大洋 呃...好像可以改B牌基本對四了 被朋友笑花一堆冤枉錢 不過DIY情感成就感無價呵呵 !!

使用心得 雅哈哈雙子星對四配原廠油管總磅意外按起來非常線性 QQ的 制動力也是提升許多 價格也實惠

蠻推的 但前提是找的到卡座

以上
最後用自己大學作業蓋的雙子星輻卡來做結尾 也算是出社會了才完成學生時期的小夢想 感謝大家不吝觀看
不專業自製卡鉗座分享 山葉原廠雙子星


如果有同款車友需要卡座圖檔歡迎下載取用 連結 : https://www.dropbox.com/s/9b1i9fcw1hqwlya/brake.stp?dl=0
2018-09-30 14:27 發佈
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搞
叫那些大賺暴利的廠商要怎麼活下去啊...?

雖然 CP 值偏低
但有的時候不是成本的問題
成就感無價
馬中出赤兔 人中出拉拉
推一下,如果樓主原本買來的叫辣雞卡座,那我當年做的應該叫辣賽卡座XD。

碟盤 by auxo38, 於 Flickr
首先,卡鉗裝上油管灌油,建立壓力後夾上碟盤(因為單向卡鉗很難盤定是否置中),接著用卡尺量出前叉跟卡鉗鎖孔的位置,再用自動CAD畫出簡圖,再交給當時在某大專院校就讀的車友幫我用「手動銑床」銑出這塊卡鉗座。
剩下什麼陽極還是修邊都免了就這樣上路XDD
這是FZR外管、NSR碟盤、馬車卡鉗
後來碟盤外徑車掉3mm不然會跟卡鉗減音片干涉

無標題 by auxo38, 於 Flickr
不過後來也有試過FZR外管、狼傳碟盤、馬車卡鉗

R0018854 by auxo38, 於 Flickr
最後的版本是我弄到FZ外管(卡鉗鎖點比較高)、NSR碟盤、馬車卡鉗,再用鋼絲框的特性收束碟盤側鋼絲吸收碟盤外移量以及維持輪框置中。

因為我玩過這個過程,所以樓主的精神我很佩服!



20151118_080051 by auxo38, 於 Flickr
後來就懶了,有現成的就付錢吧。

2018-07-29_10-12-23 by auxo38, 於 Flickr
現成的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DIY無價

但還是要小心...若是新車有可能會失去原廠保固

自行製作的轉接座也有強度、精度夠不夠的風險

前陣子有車友自改RS前卡鉗,結果羅絲疑似沒鎖好致鎖死摔車~
太強大了

請問您這是用甚麼軟體呢?
感恩分享
推一下。有沒有想搞汽車的卡鉗。不要說brembo。超越AP 就很厲害了。
AP Racing
場外螽齦哥 wrote:
大家好 打給後 小弟...(恕刪)


請問經過這幾年,是否依然堅若磐石???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