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我的 YAMAHA Ray 125 黑 騎了半年,目前最大困擾就是太"""震"""了,震得我頭都暈了

  原本的代步工具就是YAMAHA,80幾年買的(當時買2手車)騎到104年底,除了車殼(2266)跟黑煙(對其他騎士比較不好意思)之外,能騎這麼久,真的還不錯。
  所以換車也只有考慮YAMAHA,就買了YAMAHA Ray 125黑,買到現在6個月了,以下是我的感想:

  優點:
    1.置物箱真的很大
    2.置物箱放置物品不太會高溫悶熱
      (某些機車會,我不太喜歡,所以也列入選車考量)
    3.其他性能也還不錯(機車對我來說只是代步工具,要求不高)

  缺點:
  (由於怕被告,缺點只是我自己用車的感想,不是惡意詆毀,不要告我)

    1.太震了,避震效果本人真的不能接受
      路上騎乘舒適度(極差),進入地下停車場(車道是一列一列
      往下的)我覺得,我的奶要抖到後背去了Orz
      當初看見 YAMAHA Ray標榜""雙避震"",考慮舒適才買的
      ,使用結果真的超失望
    2.避震效果,不佳
    3.避震效果,不佳
    4.避震效果,不佳(請原諒我,鬼打牆一直重覆)

  最後要加一句,除了避震之外,其他性能還不錯
  (純粹個人感想,不要告我)
2016-06-23 0:11 發佈
每個車系的車子避震不同
所謂雙避震也就那樣而已

畢竟它不是像近戰那級距的車
沒到8萬,避震相對不顯著

黨車的避震最為明顯
尤其要顯著、請騎重機

ann957587 wrote:
  原本的代步工具...(恕刪)


你註冊就為了發這篇文章......
話說,圖勒?
人,生而孤獨,跨上檔車,變成了孤獨的騎士
ann957587 wrote:
 太震了,避震效果本人真的不能接受
      路上騎乘舒適度(極差),進入地下停車場(車道是一列一列
      往下的)我覺得,我的奶要抖到後背去了Orz
      當初看見 YAMAHA Ray標榜""雙避震"",考慮舒適才買的


停車場那種水泥減速坡,10吋框的車來每台都一樣抖。

這跟輪徑大小有關係。yamaha這幾款車種本身設計對於路面回饋感又較直接。

大輪徑像重機17吋,那種高低起伏的減速坡就很無感

比你ray大一點的12吋勁戰來,也會好一些。


最後,我對於要抖到後背去這情況比較好奇,有圖嗎?
是不是胸罩的問題大過於避震呢?

我剛騎到GTR AERO的感想也跟你一樣(AERO跟RAY很像)
其實現在的車都標榜運動性吧 所以都做的比較硬
優點是過彎屁股不會有沉下去的感覺 較穩定
但我又不是整天在殺灣...對我來說舒適才騎的常久

真的受不了就選單避震車 或老車(我還有迪爵在騎 舒適多了)
給你舒服的避震,你又要說轉彎"奶"晃到左右車道去了~

到底"奶"亂跑是誰的錯啊///
樓歪了.....

樓主放心
等車子騎到老後,避震器變軟,你就不會嫌硬了

ann957587 wrote:
  原本的代步工具...(恕刪)


妳有那麼大的奶可以震到後面呀! 真是世界奇觀

話說一堆婆婆媽媽騎這台也會這樣嗎?

小宸宇 wrote:
最後,我對於奶要抖到後背去這情況比較好奇,有圖嗎?
是不是胸罩的問題大過於避震呢?...(恕刪)


一針見血,突破盲點!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