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SMAX 真的是讓人很感概
說真的YMT一直以來就是很不會 推銷自己的產品
車 說真的 是都在水準之上 當然也不到變神車啦~
相較於其他車廠
YMT在零件的流用上 應該算是偏低的
擋車 RZR FZR 愛將 跩哥.....每一台無論引擎到車架的細部零件 通通不通用居多
速克達 馬車 迎光 迅光 勁戰 新勁站 VINO50 RS......也都不一樣
變成 YMT常常在開發新的零件跟車架
當然偶爾也會看看別人 換換貼紙小改款又上市......
零件單純化 產線單純化 庫存單純化 這樣才會賺錢啊~
看看光陽DINK 看看三陽RV 車主也騎的輕鬆 店家也修的輕鬆 零件商壓力也比較小
回過頭來說SMAX該怎麼賣才對......
其實 一開始就應該叫 勁戰150......不要讓消費者去聯想到馬車125
因為 馬車真的是一個標竿.....就跟DT FZR NSR 王牌 RZR 老野狼 B1...一樣
這些標竿 除了性調明顯之外 還增加了回憶的矇攏美感
基本上 都已經屬於 無敵 的狀態
這就像 最紅的演藝天后.....也不可能會超越 鄧麗君...因為 除了本身非常強 還夾雜了濃烈的情感
勁戰不是標竿嗎?為什麼要叫勁戰150?
原因很簡單
1.大家期待勁戰150很久了
2.大家對勁戰的定位 不會有休旅的遐想
所以 出來 只要標榜 更高規的勁戰
就上RV150 與 RV180....或是更接近的EGO 或 GMAX
總之 跟勁戰125比 SMAX根本無敵了
1.標榜MONOCROSS 光這個就是賣點 勁戰125的車主看到 大勁戰馬上說 運動加分~
2.強制氣冷 VS 強制水冷 反正 勁戰125本來風扇就吃曲軸 現在加水冷 多棒啊~
3.加長軸距....對勁戰125來說 不用後移 就有更長的軸距 整個外型視覺上也加分~
4.前後碟.....勁戰125有沒有後碟我就忘記了
5.比勁戰125 更霸氣的後輪.....光看就飽了
6.比勁戰125更舒適的高低差座椅
7.零零總總 上面的加一加 只賣你多少?9萬多一點....根本大勝
可惜 推銷的方向 把SMAX夾在勁戰跟馬車之間
喜歡馬車的 覺得我買台 有點擠 水冷比較弱 大一號的勁戰 幹麻~
喜歡勁戰的 覺得我買台重的要死 有沒有特別有力 也不夠舒服的小一號馬車幹麻?
SMAX 還是蠻有潛力的啦~
如果從大勁戰的角度下去看 原廠直接幫你改好
回去 只要套缸.....變180就贏了.....
這台頂多就前面定位燈跟勁戰有關係
其他外觀 結構上本來就和馬車或T-MAX比較相近
這台在日本歸馬車家族 , 在台灣可能想定位T-MAX那邊
一台車在不同地方本來就有不同名稱 , 不是重點吧
這台車合不合台灣人胃口還很難說
喜歡純RV 純代步 純跑風的 , 會覺得它什麼都不是
但這台的定位本來就是想在中間找一個最佳平衡點
至於結果如何 , 我不是很了解這台車 , 不敢下定論
以後銷售量 路上能見度 會說明一切
而且就如其他廠賣同款車型不同排氣量,如RV150/180;Racing 125/150
基本上外型幾乎沒兩樣,差別在排氣量和部分配備而已。YMT會以"小號"的TMAX來行銷
不是沒道理的。
至於為何不用過去長銷十年之久的MAJESTY之名?
其實看過YMT的發表會內容,就可以明白瞭解這部車的定位就是以勁戰為主的升級版,
其中有關比較的部分全都是以勁戰來示意,從頭到尾完全不提Majesty 125除了水冷引擎比較外,
去地區發表會試座SMAX實車時,騎士腳踏位置也是被侷限在膝蓋90度的姿勢,
往前伸太高太憋,往後又沒空間可踏,如果踩在摺疊踏板位置又太後面太寬,
座高也同勁戰一般偏高,不如Majesty 125那樣輕鬆的低坐姿,腳踏位置前中後都OK,
如果是現任Majesty 125車主打算換後繼車種,以我而言SMAX 155可以PASS了,
雖然大置物廂和前後碟煞比起MAJESTY 125來說是兩大亮點,但除此之外就沒的比,
如果之前這部某人網路挖出的概念車是真有在進行的改款,或許才是值得等待的MAJESTY後繼車款,


看那引擎直接拿馬車的來套,到底這只是用來模糊SMAX 155發表前的煙霧彈,
還是真有其事?也許這次山葉又要不知讓人等上幾年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