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哪台速克達有類似DRG Hyper-SVIS嗎


看大魔王實際拆解新DRG的引擎之後,才知道原來SYM不單單只把同一顆158引擎繼續用,腹內優化其實做得不少
空濾增加了Hyper-SVIS機構,水龜的大小循環路線也有改良,新的進氣岐管也更大了,活塞的改良也讓壓縮比變高,內鏈調整器也有更新。也難怪在這麼嚴苛的環保法規下,新款DRG提升動力還能更省油,總歸一句就是「厲害」

一開始以為Hyper-SVIS的作動原理是像Honda VTEC那套,結果並不是。這個機構結構比我想像中簡單很多。改變進氣的位置是在歧管,所以反而比較像是Ferrari 812 Superfast的可變進氣岐管的概念,拿機車來講就是YAMAHA R1那一套吧

當然如果有更貼切的車款歡迎大家舉例,只是就我所知,就是812 Superfast或R1這種頂級性能車款也有類似結構。看得出來SYM為了要超越原本就很不錯的DRG下了不少苦功,而且這次我覺得很棒的地方是這機構不是很複雜,我比較擔心的妥善率看車媒也有說到原廠表示Hyper-SVIS可以承受30萬次以上的作動次數。合理推測之後這個裝置應該會廣泛出現在158車系上了吧?

目前應該是沒有其他速克達有類似的設計,還是有哪台車也有,歡迎可以貼出來讓大家長知識
2024-06-12 15:19 發佈
別往臉上貼金....這根本是 老技術了!

三陽 廣告宣傳 吹噓 而已
就是 引擎 (長短 進氣管) 的變型版本.

低速 : 用(長)進氣管
高速 : 切換用(短)進氣管

15年前
三陽NFT150 VIP 技術, STCS 技術
及 以前光陽G6 時代叫 VACS

缺點
控制電磁閥 => 一直切換, 用一段時間, 非常容易故障, 卡住, 引擎反應就會呆掉.


後來,
大家都廢掉了. 三陽撿回來用
不雨

chanp 演來演去就這套吹

2024-06-14 1:45
jjames725twtw

山葉R1 R6表示

2024-06-15 13:41
之後
大家 幾乎 都改用更高階的引擎技術 (可變氣門 揚程及正時技術)

像是VVT-i, i-VTEC, VVCS.......
LU660104 wrote:
這是 老技術了!三陽...(恕刪)

稍微研究了一下,就我的理解而言三陽這次把機構做在空濾盒裡面,看起來也相對簡單。意思就是用不同的方式,達到改變進氣的功能,感覺應該比直接做在氣門的設計還要穩
LU660104 wrote:
之後大家 幾乎 都改...(恕刪)

這些科技在機車上會不會比較難實現呀?
willienvie@gmail.com

人家已經在用的東西,啥叫比較難實現...說穿了,三羊就是用一堆包裝來美化自己,說真的以技術來說,比台葉,光羊的技術能力還不如,現在搞的那一些,就跟當年蘑進氣口,拋光,然後增加一點點馬力就吹上天了

2024-06-17 10:04
大衛汪 wrote:
三陽這次把機構做在空濾盒裡面,看起來也相對簡單


這個hyper SVIS 切換機構, 在空濾後面
如果
材質不良, 斷裂,......就會被吸入 節氣門, 引擎......就爆了....要經的起時間5年10年...考驗


DRG 158上一代
本身就有眾多車友遇到 (引擎炸掉, CASE 破掉..)的很多案例
PS: google 可以查到一大堆









不看好, 這老技術.
douglas7122

拿張飛打岳飛??

2024-06-14 14:45
jjames725twtw

十幾萬台只有2021上半年的六期車極少數發生,到底哪來的“眾多”

2024-06-15 13:42
本來以為新DRG在外觀已經這麼用心,引擎部分應該就不會動了,所以我覺得這次他們端出的這盤菜真的有夠香,對很多白牌性能控的人來說可說是大福音
原廠的30萬次是在沒有任何環境因素(行駛的震動、氣壓、粉塵)下去做測試,真正上路的耐久度還是個問題,在空濾裡面弄一堆塑膠機件,如果哪天螺絲滑牙了,後果可想而知。
這東西到時候被許多車主廢掉應該是可預期的!
不雨

chanp 魯到連台158都買不起還天天吹得像你知道三陽怎麼測

2024-06-14 1:48
言葉の亭

VACS有人用到現在還沒壞

2024-06-14 18:46
Berry.W wrote:
本來以為新DRG在外...(恕刪)

這次引擎裡面的革新真的也算是一大亮點
我只有看到車廠間的差異越來越大了,當A還在忙著換貼紙、換殼的時候,B已經開始推出這種展現硬實力的配備,希望大家都能跟上SYM的腳步啊…這樣受益的才是我們這群消費者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