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快訊】SYM與工研院聯手 投入氫燃料電動車技術開發

qqycj wrote:
據了解氫能源的技術專...(恕刪)


專利想閃還是能閃過的
不然去年的FCV銷售冠軍才不會變成韓國現代汽車的NEXO
沒有一堆車廠下去做是因為技術沒有突破
光關鍵稀有材料的成本就高居不下
稍稍有研究就知道那玩意是貴金屬
一輛中型轎車就要賣到57500USD了
乾脆要不要去問問10多年前就做了一堆125在四處放消息然後上片各大報的
請問你們一輛FCV的125機車造價要多少?
印象聽人講過是X?萬X不小於3, 當然是小於9.
10多年後技術成熟便宜了? 你們就稍稍做下功課這10年有啥進步?
就是成本高居不下才沒有成為主流然後被BEV幹掉!

就這樣了
講啥要開發氫能車絕對是炒冷飯跟巧立名目
反正等2024
要是不能讓一個徹查弊案的上去.
台灣消失在世界上算了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小晨勃道尼 wrote:
不錯了啊反觀睿能到現...(恕刪)


有事嗎? 有人還是睿能自己吹捧自己有好棒的電池關鍵技術哩!?
有啥?有就是改良跟優化而已.
讓人稱讚的只有那顆電池的高度安全性. 下面狗黑又要說爆炸燒起來 請附燒起來的證明
還有整個交換系統的管理, 智慧控制等等等
被罵得被笑得還沒有嗎? 當然有
不然整天都在貼股價 笑啥能源網路不賺錢啦.
這種模式講白了就是小聰明而已 不是啥劃時代的創新.
人力不足就多聘人 電池不夠用 充電要時間 那我就多設充電站 多放置電池
搞啥軟體, 建構地圖 也只不過是要讓電池使用盡量均化.
掩蓋不了就是要多添置電池的蠢辦法
進展到固態電池也只有解決了安全性的問題. 節省不了多少成本
容量的增加也仍舊遠遠不足以解決充電時間跟數量無法供應使用者使用
必須增添設備跟電池的窘境
就是這麼愚蠢 偏偏就還有人會說啥不爽讓他賺 還要跳下來自己做
笑死!

就這樣了 台灣不是沒有FCV的相關技術 早就有了
台灣沒有降低成本的技術 全世界沒有 台灣更不可能有
請問你打算花多少錢買一台氫能源125機車!?
20萬? 30萬? 那都買不到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Ice Make wrote:
電動車的發展已成為全...(恕刪)

看過台灣氫燃料電動機車試車⋯⋯又過了N年⋯⋯我的天啊⋯⋯在有生之年不知道能不能量產
還是要等到電動車普及了,才願意把技術平民化⋯⋯
長期受砂石車碾壓的騎士們,雄起來!支持騎士跟砂石車爭回路權
之前看好鋁電池
現在又改氫燃料
後面會不會是核融核
氘、氚、氦3.................
氫燃料 不是舊話題了嗎
當初放棄 不是因為 如果發生車禍
危險度很高
還是我資訊落後
那看板上已經被打個x了,是預告什麼嗎。
naposin wrote:
之前看好鋁電池現在又...(恕刪)


你是再說SYM還是這個政府?
畢竟兩個都可以說有看好
差別就是一個沒有權 一個有權而已
SYM只需要一個繼續不出電動機車產品的藉口罷了
管你中油電池搞幾遍, 沒電池出來他(SYM)就是沒出到錢自然沒損失.
現在換工研院也是一樣, 工研院沒給堪用的燃料電池,他自然就也是沒損失

至於那個政府 就出一張嘴 反正2024就不關她的事!


kmdssk wrote:
氫燃料 不是舊話題了...(恕刪)


有解決了安全性問題了
但增加的很多成本
還有原本的瓶頸就不再安全性而已
觸媒沒有替代品 用不起那種觸媒!
等這些都搞定了還有轉換率太低跟洩漏率太高的問題
啥氫氣來源輝青綠氫的

不過就還是觸媒的問題 不然早就普及流行了
觸媒的因素一輛中型房車就要200多萬 125機車30萬都還不夠.
就問你買不買得起了 這種價格就是沒有競爭力可言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不錯啊,不論如何,未來是氫的世代。
依照目前各國要達到零碳排的目標,
氫能車才是最終極的汽車。
chanp

這個未來要多久…

2023-01-18 11:36
tea_king

應該比你相像中的快,畢竟2025各國都要達到碳排目標。氫能除了作氫能車,還能固碳,有利益的東西,各國都會搶的要。XD

2023-01-18 22:49
畢竟雙方畫大餅啊
蔡政府為了假裝自己失控的能源政策還有美好的未來
SYM假裝自己有投入新能源車的研發

是要搶當年度影帝嗎?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Wow_Senior

報導並不多 所以影帝還是帥董的 只是炒這個冷飯到底是要從哪上下其手 才是我想像不到的 喔 sym當然是幫忙掩飾的

2023-01-18 8:13
  • 5
內文搜尋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