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今天很榮幸的能替友人做個小小的開箱文(其實根本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朋友所選購的車種為「三陽GT125 EVO」。雖說友人是名女性,但她堅決不要騎125c.c以下的車,而當下也沒有顧慮太多,就近選擇了SYM的車款...

購車的過程中也發生了小小的插曲,車行原本答應6/25當日就能牽到車,但似乎送車的時候寫錯店家位置,導致車輛送至車行的時間有所延誤,友人也因為其他事情必須處理而暫時無法留在家鄉,過了四天的折磨後終於見到她的小男友了!!

新一代的GT EVO外觀算是中規中矩,並沒有太突兀的設計(除了面積較為廣泛的車頭大燈),整體造型來說對於不同年齡層的駕駛朋友們都非常的合適,算是一部老少咸宜的車款(誤)。首先就以一張全車各角度實照來觀賞,欣賞各個不同角度的「GT125 EVO」

全車各角度視野欣賞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和前一代的GT 125比較,整體車身線條較為俐落,許多地方的線條都有稜有角,車身造型一點都不含糊,小弟本身認為造型上來說是優於前一代,整體外觀快速瀏覽完畢後,接著是車身上各細節的介紹。

引人注目的全新造型頭燈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全新造型設計的車頭大燈,外界對於此造型的褒貶程度不一,小弟本身認為是蠻吸引人的一項造型,大範圍的頭燈面積下配置了35W的燈泡。

大燈實際開啟狀況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據友人描述大燈的亮度似乎並不足夠(ex:在地下室昏暗環境中),拍攝當天並沒有多餘的時間做夜間照明相關測試,僅就夜間肉眼觀察(這點當然是騎車從後照鏡觀察的),頭燈的角度配置的非常好,即使位於龍頭頂端的位置也不會對於前方駕駛者的視線造成影響,但燈光投射範圍似乎不大,略呈橫向一直線的形狀。

低調內斂的前斜板設計(偷拿一張下午在高美溼地拍的)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和前一代相較之下也有不小幅度的改變,前一代「深V形」的造型設計過於尖銳。反觀GT125 EVO的設計,中央的「深V形」也較為收歛,造型也顯得圓潤許多;而左右兩端方向燈處的車殼材質也與前斜板材質不同,對於視覺的營造也有不小的加分。

簡潔的車身彩繪貼紙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前斜板上並無太多的彩繪貼紙,僅一處印有GT EVO125的立體貼紙,而V形處中央有著SYM廠商的立體mark。(頓時讓我很困惑是該叫他GT125 EVO還是GT EVO125)

辨識度極高的方向燈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小弟個人蠻喜歡迴力標造型的方向燈,簡單卻又不失辨識度。大面積的三角形方向燈能使其他駕駛人更容易判讀車身動向。

全新造型LED尾燈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後方尾燈採用了近年來相當流行的LED模組,LED相較於傳統燈泡有著省電、壽命長、高亮度的優點,燈殼的設計則是配合車身有稜有角的設計,線條非常簡潔俐落。

按下煞車時尾燈警示效果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即使是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尾燈的警示效果仍具有清晰的辨識度,能有助於後方駕駛人清晰掌握自身的煞車時機。

大面積後座扶手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中央面積相當大的扶手,再坐一個人上去肯定是沒問題的,但並未標示最大承載重量,建議還是不要這麼做比較好。後座扶手採用的塗料方式和車身並不同,使用的是消光黑的處理方式,摸起來的質感也是挺特別的…不過扶手中央面積過大,施力點並不好掌握,實際測試搬車時是相當吃力的,但或許是小弟本人不夠勇健的關係

原廠後照鏡整體造型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造型略為瘦長的後照鏡,對於後方左右的視野較不易有死角,後照鏡與車身鎖緊螺帽處也很貼心的以防塵套蓋上。

簡單實用儀表板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儀錶板捨棄了絢麗的液晶電子顯示表,而是使用傳統的指針方式呈現,不過少了顯示時間的功能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左方是速率表,僅有一小塊液晶顯示里程數,而在指針下方則是機油更換指示燈和引擎壓力指示燈,最下方的按鈕功能是用來將里程數歸零。右方則是油量顯示表,小弟個人認為指針式的準確度優於電子式,對於油量的判讀上比較方便,故障率也較低。

左方把手總成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左方把手總成按鈕由上至下順序為:(1)遠近燈切換開關,向上開啟時能一直保持在遠燈的狀態,而下端印有PASSING的字樣,向下按壓再放開能以閃爍大燈的方式作為超車燈使用。(2)方向燈切換開關,傳統的使用設計。使用方式也就和一般機車沒什麼不同,向左向右切換,以及按壓開關取消方向燈閃爍。(3)喇叭警示按鈕,當路上有突發狀況時必須以喇叭做為警示,按鈕的位置操作也挺順手的。

右方把手總成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右方把手總成按鈕由上至下順序為:(1)坐墊開啟按鈕,小弟個人認為這算是一個蠻貼心的設計,雖然目前許多車種都將坐墊開關結合在電門開關裡,但有時後為了拿取物品而不小心將引擎熄火,若是這種情形在道路上發生勢必會有一定程度的風險。而坐墊開啟按鈕必須將電門開關打開後才能操作,若是不用通電就可按下按鈕打開座墊的話,等於是一台移動式提款機…(2)小燈、大燈操作開關,兩段式的操作開關也是相當傳統的設計。(3)引擎啟動按鈕

四合一中控鎖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中控鎖具備了:(1)油箱開啟功能。為了節省加油的時間,幾乎市面上所有車種都將此項功能整合在中控鎖,只要按照上頭所印的「PUSH」字樣,將鑰匙向下按壓並往逆時針方向轉動即可開啟油箱蓋。(2)車身龍頭鎖定功能。最基本的防盜功能,避免自己的愛車遭人隨意牽動,也包含了不將龍頭鎖定的功能 (3)電門開關。將鑰匙轉到最右方後即可發動車輛。(4)鑰匙保護蓋。於鑰匙孔的下方設有鑰匙孔保護開關旋鈕,將鑰匙後端相對應的卡榫配合後即能操作此開關,關閉鑰匙孔後除了能防止有心人士破壞,也能防止雨水和灰塵跑入鑰匙孔。

防跳脫置物掛鉤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在手套箱的上端配有一個可折疊式置物掛勾,平時沒有使用時可以將掛勾折疊以避免外力撞擊導致掛勾斷裂。

掛鉤操作方式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掛鉤的操作方式其實非常簡單,輕輕的用手將上端的掛勾往右方撥開即可。這種防跳脫置物掛鉤對於日常生活中可說是非常便利及實用,不管是安全帽、飲料、便當、垃圾……等等,掛上去之後能防止物品自行逃亡至腳踏板或地面,相信有很多人會將喝到一半的飲料掛在上頭,而遇到地面不平的時候飲料就自行逃難去了。有了防跳脫設計就能避免物品從掛鉤中彈跳出來的窘境。

快速便利前置油箱蓋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相當有立體質感的油箱蓋,而圖形就是以SYM廠商的LOGO作為設計。爲了節省加油的時間,前置油箱蓋似乎已經列為標準配備。透過中控鎖就能以鑰匙直接將油箱蓋開啟,將車亮熄火後便能快速的完成加油動作。

油箱蓋開啟狀態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油箱蓋開啟後的狀態。開啟時的力道還蠻強勁的,而彈出的油箱蓋位於加油孔的正下方,多少能避免一些油漬滴到腳踏板上。

手套置物箱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便利的手套置物箱。可以將手套、擦車布或是其他物品放在裡頭,手套箱也有一定的深度,能避免在騎車的過程中裡頭所放置的物品彈跳出來。

手套置物箱空間實測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其實置物箱的空間非常有限,僅能放下一瓶700cc的礦泉水,若是強行再放一瓶礦泉水,下場大概是騎乘到一半東西就逃離手套置物箱了,一般飲料店的杯子若是要放進去的話則有些難度。

腳踏板上方置物掛鉤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此組掛鉤位於腳踏板的上方,也就是剛好在座墊前端的正下方,掛鉤附有一個防脫舌片。小弟個人認為此組掛鉤的使用率並不高,可算是一組備而不用的設施,不過當你要替同事或同學買一堆便當時就用的上了…

腳踏板置物空間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寬闊的腳踏板置物空間,對於日常生活使用來說是非常足夠的,畢竟不太會使用機車去搬運非常大型的物品;原廠也很貼心的附上腳踏墊,能避免腳踏板塑膠材質的磨損,但缺點就是下雨過後必須清洗踏墊就是了。前方的斜板設計則是能應付身高較高的駕駛者,提供腳部較舒適的踩放位置,但是缺少壓花的樣式,止滑力或許較為不足。

便利實用飛旋踏板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和前代的設計有所不同,以往的設計是必須在紅圈處按壓飛旋踏板按鈕後,飛旋踏板才會自動彈出。而GT125 EVO本次的設計則是將按鈕取消,改由從黃色箭頭位置向內按壓後,飛旋踏板便會自動彈出,能避免在狹窄的停車空間中誤觸飛旋踏板按鈕,以降低飛旋踏板與其他車輛的碰撞而損壞的機率。

坐墊鑰匙孔開關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接著將視野往上移動,可以發現在車身的左側仍保有一個座墊鑰匙孔。先前有提到GT125 EVO的坐墊開關是設計在右方把手總成,為了避免電瓶失去作用而導致開關無法啟動時,能透過此處坐墊鑰匙孔來拿取車箱的物品。

車箱空間容量實測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在廣告當中強調本車的重點之一:大容量車廂空間。原廠的規格標榜著30L的置物空間,但其實車廂並不會所有的空間都塞滿滿,車廂前端受到引擎本體的影響,突起的部份還蠻明顯的,而接下來連續幾張測試照片,便能讓各位朋友們實際了解GT125 EVO的車廂空間究竟有多大。


空間實測(一):全罩式安全帽
(圖一)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圖二)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小弟實際拿自己的ZS-806全罩式安全帽作為測試,放下去後信心馬上大打折扣…
可以看到(圖一)中安全帽放進車廂後,安全帽頂端仍高出車廂不少,而(圖二)顯示關下座墊後,整個呈現完全無法閉合的狀態,看到這個縫隙就知道即使重壓也是關不起來的,座墊接合處可能還會強大外力而斷裂。若是對人身安全部品有要求的駕駛朋友們,您的帽子可能就無法放進車廂內了,小弟本身對於各個全罩式安全帽的尺寸及大小並不了解,僅於此用zs-806作為示範。


空間實測(二):3/4安全帽
(圖三)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圖四)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接著以原廠所附贈的「法官帽」作為測試,原廠所附贈的安全帽帽體本身比較小,按(圖三)所示將安全帽放入車廂後仍有著寬闊的置物空間。因此能按(圖四)所示安安穩穩的將車廂坐墊蓋上,既不用按壓座墊也不必擔心會將安全帽刮花。
但若是依照國內其他品牌的3/4安全帽帽體,空間可能就會有所限制,礙於當天無法攜帶另一頂SOL 17s作為測試,這方面可能就要請各位自行斟酌是否能放下3/4安全帽。


空間實測(三):3/4安全帽+西瓜皮
(圖五)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圖六)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而最後一項測試就是要來觀察究竟能不能容納兩頂安全帽,不過這裡的測試僅以一頂西瓜皮與3/4安全帽作為測試,其他的組合就請各位朋友自行測試了。
如(圖五)所示,將一頂3/4安全帽放入車廂後,後端的空間要再容納一頂安全帽看似有些難度,但好加在還能放入一頂西瓜皮,而底部仍保有其他空間可放置大鎖、雨衣、隨車工具組等其他物品。最終也能以(圖六)所示,順利的將車廂坐墊蓋上。

車廂坐墊機構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原廠坐墊前端機構,並未設置座墊自動彈起及彈簧,在開啟座墊後必須將座墊前傾。若是在上坡位置開啟座墊時,必須以手支撐防止座墊突然落下夾傷使用者的手指。

防盜暗鎖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原廠在車廂內設計了一項防盜暗鎖,當開關為LOCK時車輛無法發動,不過偷兒若是無論如何都想把機車牽走時,這項防盜功能似乎也就無用武之地了。右下角的表格式原廠噴射引擎所對照的故障碼,提供噴射車種未來在檢測時,若是遇到相關的情況,能參照此組故障碼來修正。

原廠三段可調避震器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原廠的三段可調避震器,可對於不同的道路狀況進行調整,雖然感覺挺方便實用的,但相信其實很少人會常常去調整避震器的軟硬吧?小弟是首次接觸有可調式避震器的車款,對於其設定並不是很了解,詳細的調整狀況也不清楚,在空地稍做試乘後,覺得避震器並沒有太過死硬或是軟腳的情況,原廠的設定應足以應付日常生活所需。

符合五期環保排氣管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傳統造型的排氣尾管,整體造型並沒有太突兀的感覺,而排氣管上所安裝的防燙蓋板,面積足以覆蓋整個排氣管尾端,能避免使用者在遷移車輛時遭排氣管燙傷。尾端出口的設計趨近於水平狀態,不至於讓排出的廢氣噴至其他機車駕駛人或路人臉上。

前段貼心防燙設施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雖然排氣管尾段能以防燙蓋板的方式遮蓋,但是排氣管中前段受到空間的限制,並無法在塞入防燙蓋板。不過原廠很貼心的在中前段的位置設置了一小段彎曲的鐵條,能防止小腿至腳踝的位置直接貼上排氣管。

俏麗擋水後土除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小弟個人認為原廠所設計的擋水土除效果有限,後方的擋水土除長度稍嫌短了點,而設計的角度又比較高,內部的輪拱擋水板長度似乎也是短了些,個人比較偏好SYM JET POWER或是 Yamaha GTR Aero的後土除,能達到真正擋水的效果。


前後輪規格及制動系統
(圖一)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圖二)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圖三)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由(圖一)所示,前輪的制動系統為鼓式煞車。選擇鼓式煞車的車款原因有兩點:(1)車價考量。(2)友人煞車習慣。通常車商在推出新款式的機車時,總是會推出價格較親民的版本,也就是前後制動系統都採用了鼓式煞車的設計,成本較前碟後鼓的制動系統便宜,基於車價的考量上便選購了鼓式煞車版本,而煞車習慣這點則是見仁見智了,這個部份每個人看法都不同,在此就不多加敘述了。

(圖二)所見的制動系統同樣為一般常見的鼓式煞車,不過小弟對於後輪的鼓式煞車一直有個疑問,時常到了下雨天後輪的鼓煞煞車力道就變得異常強勁,即使輕輕的按壓煞車拉桿,仍能感覺到煞車鎖死,不知其他駕駛朋友是否也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呢?

(圖三)所示後輪的規格為100/90-10,前輪規格亦是如此,目前國內機車較常用的輪胎尺寸,在換裝輪胎時也很容易找到合適的尺寸。不過原廠所配給的輪胎僅能說堪用(小弟本身騎車速度較快也愛殺彎),礙於新車的狀態下小弟並沒有放手去操,況且對車輛性能也不是非常熟悉,萬一有個差錯那可就慘啦!!若是對抓地性能有更高需求的朋友們,可能就要另尋抓地性能更好的輪胎了。



車身的各部份細節差不多介紹到這裡,若是有其他的疑問也歡迎各位做個交流。
性能測試方面小弟僅能以口頭敘述,礙於新車的磨合期,小弟騎乘時僅在一塊空地進行測試,並沒有所謂的激烈操駕;車輛發動時車身的振動非常小,排氣音浪也非常的悅耳,起步時的動力傳遞非常直接,沒有延遲的情況發生。前後避震器的回饋也相當良好,惟獨對於原廠所配給的輪胎沒什麼信心,下午於高美溼地周圍的空地試乘時,後輪甚至還滑了一下,讓小弟額頭瞬間冒出不少冷汗。

所有的介紹就到此告一段落,最後就放上幾張GT125 EVO的照片吧~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
2012-07-10 10:12 發佈
恭喜板大友人牽新車
話說這台車最大敗筆應該就是那夠大卻不夠深的車廂
否則2個月前我就帶它回家了.....
感謝您的回文!!

車廂空間的限制,主要是受限於前端引擎本體突起的部分

致使車廂的設計沒辦法達到最平整狀態,左右的寬度也稍嫌窄了一點

而後半部設計,若是能再做得平整一點會更好

kimiyoko wrote:
今天很榮幸的能替友人...(恕刪)


多了LED尾燈,辨識度變高也比較好看


p.s 多幾張女性友人的照片,畫面會更豐富唷
下雨天後輪鼓煞不會自己變利,而是輪胎的抓地力變差,所以才會輕輕一按就打滑,換個好一點的輪胎就好了。

kimiyoko wrote:
今天很榮幸的能替友人...(恕刪)
好專業的分享文
GT EVO的置物空間如果可以在設計好一點
加上他的省油程度
肯定會大賣

Duncan1984 wrote:
多了LED尾燈,辨識...(恕刪)

LED對於視覺上的感官較有吸引力之外,也比較容易辨識,對於安全警示效果有一定的加分
礙於友人的保護條款,就沒有拍攝了

javi wrote:
下雨天後輪鼓煞不會自...(恕刪)

這方面小弟並不太確定,個人認為或許是煞車片與煞車鼓所造成的,那股強勁的煞車力道真的是令小弟不敢恭維


lily5200yabe wrote:
好專業的分享文GT ...(恕刪)

感謝您的讚賞
真的,車廂的設計或許可以稍作改良,銷售成績或許會更好,而油耗方面的測試還是要由各位來一起分享
很詳盡的介紹

話說全文我注意力都在Carbon壓花上~
感覺還滿新奇的(不過花紋應該撐不久)

kimiyoko wrote:
原廠在車廂內設計了一項防盜暗鎖,當開關為LOCK時車輛無法發動,不過偷兒若是無論如何都想把機車牽走時,這項防盜功能似乎也就無用武之地了。


我現所騎的是8年前所牽的RV180EFi車款,
剛買不到半年就因這配備而讓我免去被偷之苦,
竊賊把我的龍頭鎖及大鎖破壞後本以為就可以直接啟動電門將車騎走,
就因此配備而讓那小偷是發動不了引擎,
所以我對車子有此配備而感到滿意!
它的防盜鎖按扭是整合在鑰匙上,
當我停好車後一按下去就啟動防盜功能,
我曾好奇的問過車行老板這防盜鎖的位置是裝在哪兒,
車行老闆不置可否的沒回答我,
我車騎了八年還是不知道...呵呵~~

不過我覺得將暗鎖改成明鎖後的意義就不大了,
只要把座墊翹開後還是可以把LOCK扳掉啊!
只是再拖延竊賊的偷車時間罷了!

當然~若是有計劃性的以大型貨車來偷的話...
不管是明鎖還是暗鎖都是沒用的,
但對於臨時起意或是想直接騎走的方式來說,
明鎖暗鎖就有所差別了~~
陸軍憲兵少尉 預官43期 何排
看到您這款車的平坦漂亮後扶手, 在看看我的09年新勁戰, 看看那成型後的"縮水"樣..........是趕工交零件嗎......

4期化油新勁戰一開始出來的後扶手就很漂亮... 怎麼後面既偷料(減去支撐肋, 改模具還銑的很醜)又成型瑕疵...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