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購車的過程中也發生了小小的插曲,車行原本答應6/25當日就能牽到車,但似乎送車的時候寫錯店家位置,導致車輛送至車行的時間有所延誤,友人也因為其他事情必須處理而暫時無法留在家鄉,過了四天的折磨後終於見到她的小男友了!!
新一代的GT EVO外觀算是中規中矩,並沒有太突兀的設計(除了面積較為廣泛的車頭大燈),整體造型來說對於不同年齡層的駕駛朋友們都非常的合適,算是一部老少咸宜的車款(誤)。首先就以一張全車各角度實照來觀賞,欣賞各個不同角度的「GT125 EVO」
全車各角度視野欣賞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f748c9299f0d6aa785a38ab606478c75.png)
和前一代的GT 125比較,整體車身線條較為俐落,許多地方的線條都有稜有角,車身造型一點都不含糊,小弟本身認為造型上來說是優於前一代,整體外觀快速瀏覽完畢後,接著是車身上各細節的介紹。
引人注目的全新造型頭燈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83afc2d81f6fa5c7c7565fbb4bd1970d.jpg)
全新造型設計的車頭大燈,外界對於此造型的褒貶程度不一,小弟本身認為是蠻吸引人的一項造型,大範圍的頭燈面積下配置了35W的燈泡。
大燈實際開啟狀況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67af50a59f1387f96eae1d9500135f5e.jpg)
據友人描述大燈的亮度似乎並不足夠(ex:在地下室昏暗環境中),拍攝當天並沒有多餘的時間做夜間照明相關測試,僅就夜間肉眼觀察(這點當然是騎車從後照鏡觀察的

低調內斂的前斜板設計(偷拿一張下午在高美溼地拍的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d36fe0c4489af06904016d79707ae66b.jpg)
和前一代相較之下也有不小幅度的改變,前一代「深V形」的造型設計過於尖銳。反觀GT125 EVO的設計,中央的「深V形」也較為收歛,造型也顯得圓潤許多;而左右兩端方向燈處的車殼材質也與前斜板材質不同,對於視覺的營造也有不小的加分。
簡潔的車身彩繪貼紙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e9420a8106584cd4dca47c3634e77b79.jpg)
前斜板上並無太多的彩繪貼紙,僅一處印有GT EVO125的立體貼紙,而V形處中央有著SYM廠商的立體mark。(頓時讓我很困惑是該叫他GT125 EVO還是GT EVO125

辨識度極高的方向燈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8282adfe402d183bbe4209c144eb9bcd.jpg)
小弟個人蠻喜歡迴力標造型的方向燈,簡單卻又不失辨識度。大面積的三角形方向燈能使其他駕駛人更容易判讀車身動向。
全新造型LED尾燈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3a4c282d2f84baad581c8b54c6aa730d.jpg)
後方尾燈採用了近年來相當流行的LED模組,LED相較於傳統燈泡有著省電、壽命長、高亮度的優點,燈殼的設計則是配合車身有稜有角的設計,線條非常簡潔俐落。
按下煞車時尾燈警示效果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90844a13c27e136bc56a4e9f6dbaa55e.jpg)
即使是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尾燈的警示效果仍具有清晰的辨識度,能有助於後方駕駛人清晰掌握自身的煞車時機。
大面積後座扶手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7ab2764a306ed206d2a5727c516055e5.jpg)
中央面積相當大的扶手,再坐一個人上去肯定是沒問題的


原廠後照鏡整體造型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01d966eabc61a8d6f7174d9c4f948ec4.jpg)
造型略為瘦長的後照鏡,對於後方左右的視野較不易有死角,後照鏡與車身鎖緊螺帽處也很貼心的以防塵套蓋上。
簡單實用儀表板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4e87d7027acd5b43ed9514c686170d39.jpg)
儀錶板捨棄了絢麗的液晶電子顯示表,而是使用傳統的指針方式呈現,不過少了顯示時間的功能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左方是速率表,僅有一小塊液晶顯示里程數,而在指針下方則是機油更換指示燈和引擎壓力指示燈,最下方的按鈕功能是用來將里程數歸零。右方則是油量顯示表,小弟個人認為指針式的準確度優於電子式,對於油量的判讀上比較方便,故障率也較低。
左方把手總成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c483315247ab8b7f12edf26943a6d72a.jpg)
左方把手總成按鈕由上至下順序為:(1)遠近燈切換開關,向上開啟時能一直保持在遠燈的狀態,而下端印有PASSING的字樣,向下按壓再放開能以閃爍大燈的方式作為超車燈使用。(2)方向燈切換開關,傳統的使用設計。使用方式也就和一般機車沒什麼不同,向左向右切換,以及按壓開關取消方向燈閃爍。(3)喇叭警示按鈕,當路上有突發狀況時必須以喇叭做為警示,按鈕的位置操作也挺順手的。
右方把手總成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9f502bb34697d140da04d9285e84fe2e.jpg)
右方把手總成按鈕由上至下順序為:(1)坐墊開啟按鈕,小弟個人認為這算是一個蠻貼心的設計,雖然目前許多車種都將坐墊開關結合在電門開關裡,但有時後為了拿取物品而不小心將引擎熄火,若是這種情形在道路上發生勢必會有一定程度的風險。而坐墊開啟按鈕必須將電門開關打開後才能操作,若是不用通電就可按下按鈕打開座墊的話,等於是一台移動式提款機…(2)小燈、大燈操作開關,兩段式的操作開關也是相當傳統的設計。(3)引擎啟動按鈕
四合一中控鎖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e8eb9188c311927fe28d0fc2467f7f17.jpg)
中控鎖具備了:(1)油箱開啟功能。為了節省加油的時間,幾乎市面上所有車種都將此項功能整合在中控鎖,只要按照上頭所印的「PUSH」字樣,將鑰匙向下按壓並往逆時針方向轉動即可開啟油箱蓋。(2)車身龍頭鎖定功能。最基本的防盜功能,避免自己的愛車遭人隨意牽動,也包含了不將龍頭鎖定的功能 (3)電門開關。將鑰匙轉到最右方後即可發動車輛。(4)鑰匙保護蓋。於鑰匙孔的下方設有鑰匙孔保護開關旋鈕,將鑰匙後端相對應的卡榫配合後即能操作此開關,關閉鑰匙孔後除了能防止有心人士破壞,也能防止雨水和灰塵跑入鑰匙孔。
防跳脫置物掛鉤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77939f6b16c6dcbd9cc4ad77fcfdd9fe.jpg)
在手套箱的上端配有一個可折疊式置物掛勾,平時沒有使用時可以將掛勾折疊以避免外力撞擊導致掛勾斷裂。
掛鉤操作方式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ff1e352420d5208cbe9bf9b1a2f8f040.jpg)
掛鉤的操作方式其實非常簡單,輕輕的用手將上端的掛勾往右方撥開即可。這種防跳脫置物掛鉤對於日常生活中可說是非常便利及實用,不管是安全帽、飲料、便當、垃圾……等等,掛上去之後能防止物品自行逃亡至腳踏板或地面,相信有很多人會將喝到一半的飲料掛在上頭,而遇到地面不平的時候飲料就自行逃難去了。有了防跳脫設計就能避免物品從掛鉤中彈跳出來的窘境。
快速便利前置油箱蓋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089838ef1c5efecd2f299aafc9645a41.jpg)
相當有立體質感的油箱蓋,而圖形就是以SYM廠商的LOGO作為設計。爲了節省加油的時間,前置油箱蓋似乎已經列為標準配備。透過中控鎖就能以鑰匙直接將油箱蓋開啟,將車亮熄火後便能快速的完成加油動作。
油箱蓋開啟狀態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c4a8c076e64cf1f4b7e417326366fc97.jpg)
油箱蓋開啟後的狀態。開啟時的力道還蠻強勁的,而彈出的油箱蓋位於加油孔的正下方,多少能避免一些油漬滴到腳踏板上。
手套置物箱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88fcc7543fc39d00ec538d2a7f1496d5.jpg)
便利的手套置物箱。可以將手套、擦車布或是其他物品放在裡頭,手套箱也有一定的深度,能避免在騎車的過程中裡頭所放置的物品彈跳出來。
手套置物箱空間實測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5b0e4af7aaed1cf4dda3b1d0d9cf1673.jpg)
其實置物箱的空間非常有限,僅能放下一瓶700cc的礦泉水,若是強行再放一瓶礦泉水,下場大概是騎乘到一半東西就逃離手套置物箱了,一般飲料店的杯子若是要放進去的話則有些難度。
腳踏板上方置物掛鉤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ba876932ad4e2f8f4fa1652d34814eb8.jpg)
此組掛鉤位於腳踏板的上方,也就是剛好在座墊前端的正下方,掛鉤附有一個防脫舌片。小弟個人認為此組掛鉤的使用率並不高,可算是一組備而不用的設施,不過當你要替同事或同學買一堆便當時就用的上了…
腳踏板置物空間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f1011644625f9ec95705be35930cc19c.jpg)
寬闊的腳踏板置物空間,對於日常生活使用來說是非常足夠的,畢竟不太會使用機車去搬運非常大型的物品;原廠也很貼心的附上腳踏墊,能避免腳踏板塑膠材質的磨損,但缺點就是下雨過後必須清洗踏墊就是了。前方的斜板設計則是能應付身高較高的駕駛者,提供腳部較舒適的踩放位置,但是缺少壓花的樣式,止滑力或許較為不足。
便利實用飛旋踏板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3d2c08c97d1b51c23e50c926473f98b7.png)
和前代的設計有所不同,以往的設計是必須在紅圈處按壓飛旋踏板按鈕後,飛旋踏板才會自動彈出。而GT125 EVO本次的設計則是將按鈕取消,改由從黃色箭頭位置向內按壓後,飛旋踏板便會自動彈出,能避免在狹窄的停車空間中誤觸飛旋踏板按鈕,以降低飛旋踏板與其他車輛的碰撞而損壞的機率。
坐墊鑰匙孔開關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10d7e9d32441157f92e3ffe1e39063b7.jpg)
接著將視野往上移動,可以發現在車身的左側仍保有一個座墊鑰匙孔。先前有提到GT125 EVO的坐墊開關是設計在右方把手總成,為了避免電瓶失去作用而導致開關無法啟動時,能透過此處坐墊鑰匙孔來拿取車箱的物品。
車箱空間容量實測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141fc9446346e143a0ccc6889cce6215.jpg)
在廣告當中強調本車的重點之一:大容量車廂空間。原廠的規格標榜著30L的置物空間,但其實車廂並不會所有的空間都塞滿滿,車廂前端受到引擎本體的影響,突起的部份還蠻明顯的,而接下來連續幾張測試照片,便能讓各位朋友們實際了解GT125 EVO的車廂空間究竟有多大。
空間實測(一):全罩式安全帽
(圖一)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6dcaad129f68c5df6f5ef0178030a06c.jpg)
(圖二)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0ad96b15d8dc4505958d75a73b37cd48.jpg)
小弟實際拿自己的ZS-806全罩式安全帽作為測試,放下去後信心馬上大打折扣…

可以看到(圖一)中安全帽放進車廂後,安全帽頂端仍高出車廂不少,而(圖二)顯示關下座墊後,整個呈現完全無法閉合的狀態,看到這個縫隙就知道即使重壓也是關不起來的,座墊接合處可能還會強大外力而斷裂。若是對人身安全部品有要求的駕駛朋友們,您的帽子可能就無法放進車廂內了,小弟本身對於各個全罩式安全帽的尺寸及大小並不了解,僅於此用zs-806作為示範。
空間實測(二):3/4安全帽
(圖三)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292460c95bae4f89a9c1f9f6e48bd1b5.jpg)
(圖四)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d86ca6cc5963d0d3d5ce944ec76352bc.jpg)
接著以原廠所附贈的「法官帽」作為測試,原廠所附贈的安全帽帽體本身比較小,按(圖三)所示將安全帽放入車廂後仍有著寬闊的置物空間。因此能按(圖四)所示安安穩穩的將車廂坐墊蓋上,既不用按壓座墊也不必擔心會將安全帽刮花。
但若是依照國內其他品牌的3/4安全帽帽體,空間可能就會有所限制,礙於當天無法攜帶另一頂SOL 17s作為測試,這方面可能就要請各位自行斟酌是否能放下3/4安全帽。
空間實測(三):3/4安全帽+西瓜皮
(圖五)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9758d24aec6a1e79b11441be7b28c954.jpg)
(圖六)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16f10a5aeb2462257dec540ca9d712e1.jpg)
而最後一項測試就是要來觀察究竟能不能容納兩頂安全帽,不過這裡的測試僅以一頂西瓜皮與3/4安全帽作為測試,其他的組合就請各位朋友自行測試了。
如(圖五)所示,將一頂3/4安全帽放入車廂後,後端的空間要再容納一頂安全帽看似有些難度,但好加在還能放入一頂西瓜皮,而底部仍保有其他空間可放置大鎖、雨衣、隨車工具組等其他物品。最終也能以(圖六)所示,順利的將車廂坐墊蓋上。
車廂坐墊機構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9f5feb3e07dda1e0189a63483c7d8d4f.jpg)
原廠坐墊前端機構,並未設置座墊自動彈起及彈簧,在開啟座墊後必須將座墊前傾。若是在上坡位置開啟座墊時,必須以手支撐防止座墊突然落下夾傷使用者的手指。
防盜暗鎖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c98d392f9df86471e7caa72a500de4a3.jpg)
原廠在車廂內設計了一項防盜暗鎖,當開關為LOCK時車輛無法發動,不過偷兒若是無論如何都想把機車牽走時,這項防盜功能似乎也就無用武之地了。右下角的表格式原廠噴射引擎所對照的故障碼,提供噴射車種未來在檢測時,若是遇到相關的情況,能參照此組故障碼來修正。
原廠三段可調避震器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4548be9db3e01917a3db3c0e2938b089.jpg)
原廠的三段可調避震器,可對於不同的道路狀況進行調整,雖然感覺挺方便實用的,但相信其實很少人會常常去調整避震器的軟硬吧?小弟是首次接觸有可調式避震器的車款,對於其設定並不是很了解,詳細的調整狀況也不清楚

符合五期環保排氣管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6dac24c507652d07f478664e946912f7.jpg)
傳統造型的排氣尾管,整體造型並沒有太突兀的感覺,而排氣管上所安裝的防燙蓋板,面積足以覆蓋整個排氣管尾端,能避免使用者在遷移車輛時遭排氣管燙傷。尾端出口的設計趨近於水平狀態,不至於讓排出的廢氣噴至其他機車駕駛人或路人臉上。
前段貼心防燙設施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fcdbfb600be4c2e845b3e83d76396549.jpg)
雖然排氣管尾段能以防燙蓋板的方式遮蓋,但是排氣管中前段受到空間的限制,並無法在塞入防燙蓋板。不過原廠很貼心的在中前段的位置設置了一小段彎曲的鐵條,能防止小腿至腳踝的位置直接貼上排氣管。
俏麗擋水後土除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3d1d1e58505e59d9613132e46dab6451.jpg)
小弟個人認為原廠所設計的擋水土除效果有限,後方的擋水土除長度稍嫌短了點,而設計的角度又比較高,內部的輪拱擋水板長度似乎也是短了些,個人比較偏好SYM JET POWER或是 Yamaha GTR Aero的後土除,能達到真正擋水的效果。
前後輪規格及制動系統
(圖一)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c83544b37f1c57e666b5039aacaa78a9.jpg)
(圖二)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6c0b2b27e2a343e954222fe0934b18be.jpg)
(圖三)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49363cdcab344e93ffa1f60a87ace772.jpg)
由(圖一)所示,前輪的制動系統為鼓式煞車。選擇鼓式煞車的車款原因有兩點:(1)車價考量。(2)友人煞車習慣。通常車商在推出新款式的機車時,總是會推出價格較親民的版本,也就是前後制動系統都採用了鼓式煞車的設計,成本較前碟後鼓的制動系統便宜,基於車價的考量上便選購了鼓式煞車版本,而煞車習慣這點則是見仁見智了,這個部份每個人看法都不同,在此就不多加敘述了。
(圖二)所見的制動系統同樣為一般常見的鼓式煞車,不過小弟對於後輪的鼓式煞車一直有個疑問,時常到了下雨天後輪的鼓煞煞車力道就變得異常強勁,即使輕輕的按壓煞車拉桿,仍能感覺到煞車鎖死,不知其他駕駛朋友是否也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呢?
(圖三)所示後輪的規格為100/90-10,前輪規格亦是如此,目前國內機車較常用的輪胎尺寸,在換裝輪胎時也很容易找到合適的尺寸。不過原廠所配給的輪胎僅能說堪用(小弟本身騎車速度較快也愛殺彎),礙於新車的狀態下小弟並沒有放手去操,況且對車輛性能也不是非常熟悉,萬一有個差錯那可就慘啦!!若是對抓地性能有更高需求的朋友們,可能就要另尋抓地性能更好的輪胎了。
車身的各部份細節差不多介紹到這裡,若是有其他的疑問也歡迎各位做個交流。
性能測試方面小弟僅能以口頭敘述,礙於新車的磨合期,小弟騎乘時僅在一塊空地進行測試,並沒有所謂的激烈操駕;車輛發動時車身的振動非常小,排氣音浪也非常的悅耳,起步時的動力傳遞非常直接,沒有延遲的情況發生。前後避震器的回饋也相當良好,惟獨對於原廠所配給的輪胎沒什麼信心,下午於高美溼地周圍的空地試乘時,後輪甚至還滑了一下,讓小弟額頭瞬間冒出不少冷汗。
所有的介紹就到此告一段落,最後就放上幾張GT125 EVO的照片吧~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aeb3d4d25d945ec69cb7c77578cf4088.jpg)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417286248b0bd831ba8187c398136ad3.jpg)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2b32f1d905526b86be2c826eeb509501.jpg)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3b4897be924f6cc9930207ecc27afc76.jpg)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9747bfada47e0c5f233d60323350d334.jpg)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1bf91e66226ff769b4edf54243e8f6fb.jpg)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e2aba2afd150cf2aba921838a5df4163.jpg)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75edc8535bd40cdb54f02a522efb97fa.jpg)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497b59fbf531c815a10418070ecc3483.jpg)
![[開箱] 很搞剛的SYM GT125 EVO開箱分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207/mobile01-d9eb005e570ad4ae440aa44c99886c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