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8/13更新)對於入門車種也跟著漲價的一點感慨

最近由於油電雙漲,不管是上網或是上班中
都可以聽到版友或是同事在談論汽油漲價的話題
很多汽車族也開始想要回頭以機車代步
當然有些人也會討論到現在機車比起以前的機車漲了將近一倍這個話題

其實個人淺見是:
機車有漲,可是漲幅沒有到一倍這麼誇張
機車可以漲,但是漲的不應該是入門車款

為什麼我這麼說呢?
因為台灣十幾年前的機車,同CC數下幾乎是一個廠牌一個型號
以125而言
光陽出的是豪邁
三陽出的是迪爵
三葉則是出風光、迅光、SV系列(車殼以外引擎都一樣)

在那個年代,景氣還沒有像現在這麼不好
機車在社會大眾的一般認知就是一台適合短程通勤的代步工具
出社會幾年以後,一般的上班族在經濟許可的環境下都會買一台汽車
在那個年代,汽車才是用來長途旅行的正常工具
會用機車來環島、長途旅行的,畢竟是少數


不過在通貨膨脹,生活成本日漸增加的這幾年
曾幾何時,在過去屬於標準配備的汽車,儼然成為中產階級的一種奢侈品
各家機車廠趁勢也在入門車款以外,各自推出了旗艦型的車種
三陽的戰梭、Jet Power以及New Fighter
光陽的超五、雷霆
三葉的GTR aero以及勁戰
PGO的地瓜
以及宏佳騰最近所推出的驚嘆

其實這些旗艦車種,在我的眼裡,代表的是車廠的進步
不盡然是技術面的進步(有些人認同技術有進步,不認同的人還是覺得國產車就是國慘車)
在企業經營的角度,能夠成功的作出有效的產品區隔,不管你認同與否,就是一種進步
在各家廠商推出的旗艦車款,除了能夠滿足通勤族的需求之外,也能夠進行長途旅行等進階任務
而且相較於入門車種,旗艦車款的確有其價值在

舉最簡單的例子,遇到不平的路段,一般的10吋胎可能會感覺到凹凸不平
但是12吋的輪胎或是雙避震的車種,騎起來感覺就當然相對舒適了許多
此外,還有車廂的大小、定位燈、液晶儀表板等等,不勝枚舉
代表機車除了代步工具以外,也可以是精品,也可以是藝術品

因此我們在討論機車的漲幅,應該是用現在的入門車種與過去的入門車種下去比才對
比如說現在的V2一台50000,過去的豪邁一台43000,這多出來的7000就是這幾年機車的漲幅
而不是用現在旗艦車種的價格,跟過去的機車價格下去比,這樣是有失公正的

不過我想表達的重點是
會買平價車種的,主要就都是社會上經濟比較弱勢的、或是沒有能力負擔汽車的人
如果經濟狀況比較好一點的人,或是對改車、玩車有興趣的人,鮮少會去買入門車種
他們有充裕的銀彈能夠做更多的選擇,就算旗艦車種沒賣那麼貴,他們也一樣會花錢對機車做改裝的
因此將入門車款漲價,等於就是變相向這些窮人、這些買不起汽車又需要代步工具的人
向這些人的口袋裡去掏錢,這令這些在經濟上原本就相對弱勢的族群情何以堪?


有些人異想天開的說,那我們不要買新車了,買二手車,這樣車商就會降價了
不過實際上這畢竟不是辦法,機車還是有一定的壽命,二手車更是充斥各種隱藏的問題


我今年將近30歲了,以前的同學也不乏已經結婚生子的人
有的人不是不想買車,而是被小孩的奶粉錢和房租、還沒繳清的助學貸款壓得喘不過氣來
所以沒辦法買車,就算想買一台好一點的機車,也會想要把錢省下來以備緊急開支
有些人買了二手車之後,發現車殼是新的,裡面零件幾乎都壞得差不多了
有的人為了買一台平價的機車,從去年考慮到今年,等到真正要買的時候發現又貴了3000
大家都感嘆生錯年代了,生長在這個不管要什麼都要多付出一點的年代
凱因斯的理論讓全世界的政府試圖藉由擴大公共支出來提振經濟
但是全球化的不景氣以及種種其他因素,使得"政府干預"理論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嚴重的副作用:通貨膨脹,卻一點一滴,以驚人的速度在啃食我們所生存的環境
這並不是誰的錯,也不是誰下台就可以解決的了的問題
只是感慨這個時代,就是這樣

而感慨之餘,我還是希望能夠讓那些在車廠內部工作、對價格制定有決策權的人
能夠看到這篇文章上一段用粗體所標示的文字,能夠聽到一些市井小民的心聲
在進行價格調整之前,以另外的角度下去做思考
也許這樣一來,就能減輕這個社會上很多人的一點點負擔


--------------------------------------------------
azip wrote:
不能這麼算吧
當時的頂極車種 4萬3
現在的頂極車種 7萬5
(恕刪)


也不能這樣說
因為當時的技術就是到那邊,要更好、更貴的東西他們也還沒設計完成
現今的頂級車種是車廠投入經費研究以及設計的成果
但是現今的陽春車種乃是由過去的車種小改而來
所以研究費用可以說早已攤提完成
應該以成本加上一點合理的利潤就可以賣了
而不是看到物價漲,明明成本沒增加那麼多的東西也跟著漲一下

這個社會有錢的人很多,買旗艦車種的大有人在
要漲價應該是對沒有經濟負擔的消費者漲價
而不是向窮人開刀

-------------------------------------------------------
8/13更新
最近暑假的促銷活動,讓部分車種又能夠以5萬初頭的親民價格買到
個人覺得不錯,至少對只想買台代步車來代步的人來說,陽春型的代步車總算回到合理的價格
不管這是不是單純為了暑假促銷所做的降價,不過對部分車廠降價的動作,我還是非常肯定的
2012-05-02 4:03 發佈

catch217 wrote:
最近由於油電雙漲,不...(恕刪)

文筆不錯 推一下

catch217 wrote:
而感慨之餘,我還是希望能夠讓那些在車廠內部工作、對價格制定有決策權的人
在進行價格調整之前,以另外的角度下去做思考
也許這樣一來,就能減輕這個社會上很多人的一點點負擔



catch217 wrote:
最近由於油電雙漲,不...(恕刪)


寫的很棒 真的

但問題是 台灣的三陽 光陽 山葉

有哪一家是吃素的?

更可悲的是 消費者的姑息 讓車商肆無忌憚溫水煮青蛙 所以真正受害者還是消費者本身不是?

要便宜的車 還是有 可是外型還是不怎麼討喜


catch217 wrote:
最近由於油電雙漲,不...(恕刪)


倒數第三段「我今年30歲了...」。
完全認同...因為我就是這樣=.=
豪邁 小盤大燈 v2 hs1大燈
豪邁 傳統式避震器 v2 油壓式避震器
豪邁 化油器 v2 噴射系統
豪邁 gy6引擎 v2 KDU引擎

同樣的 如果真的得比的話、也要用奔騰系列來比V2
但奔騰系列也都是五萬多、大燈還輸現在的V2..
其實什麼價位的車就都是這樣而以、並沒有比較貴..
但又要車種漂亮、又要動能好、又要配備到位..又要價錢便宜
不太可能吧..

不能這麼算吧

豪邁、迪爵當初上市時就不是通勤車種
而是各大廠的旗艦車種
看廣告就可以知道了

初代豪邁的主角 是當時體壇上極紅的『郭泰源』
這個版本的廣告 超帥的
是目前結合棒球意像的機車廣告裡最棒的
豪邁印象中當時也是本田給光陽的新引擎(在臺試用??)

豪邁大賣之後三陽只好推出同為gy6的迪爵對抗
當時迪爵的代言人是帥到不行的庹宗華
也是三陽的頂級車款

當時的頂極車種 4萬3
現在的頂極車種 7萬5

我只希望各廠能推出適用的通勤車
像v2最近又降價了49800元
不過v2的行李箱實在太糟了
全罩帽塞不下!!

奶瓶用腳洗 wrote:
豪邁 小盤大燈 ...(恕刪)


2000年那時候吧

G3買5萬多

這才算是同等級的比法...

照這樣看,V2反而是便宜了

基本上V2 G3是差不多的東西



如果要跟豪邁這種老東西比

2006年的時候大論發特價不到4萬..

隨後就停產了

這樣講更有差距感..




"需要"才是樓說的最低需求

"想要"是個人的虛榮

很多人對人車的需求就是""想要假裝需要""


不然解釋一下一天到晚喊貴的7萬多125為什麼會賣贏5萬的125?

這年頭賣越貴,消費者才會覺得貨真價實,尤其年輕人愛比心態,

所以,多半都是消費者養出來的廠商嚕。

sizryu wrote:
這年頭賣越貴,消費者...(恕刪)
其實很多年輕人都愛聽"錢聲",在那邊比你的多少錢???
某A問:你的雷霆王買多少???某B答:辦到好10多...,某A答:挖~有錢人,某A答:沒有啦~哈哈哈(得意樣)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